渝中加快構建社會和諧示范區
昨日,渝中區委十屆十四次全委(擴大)會專題研究了民生工作,通過了《中共渝中區委關于做好當前民生工作的決定》。《決定》中指出,為貫徹落實市委三屆七次全委會精神,加快構建“社會和諧示范區”,到2012年,要辦好全區群眾最關心的10件惠民實事,讓居民生活得更幸福。
本版稿件由記者 陳筱瑩 采寫
1 每平方公里一個公園,每500米一處休閑綠地
基本消除危舊房
今年起,渝中區政府承諾打好危舊房“殲滅戰”,今年底前,將完成2008年以來的310萬平方米危舊房拆遷安置任務。到2012年,將完成全區零星危舊房拆遷,達到基本消除危舊房的目標。
同時,渝中將把廉租房保障標準提高到人均住房建筑面積13平方米,以改善2萬戶低收入住房困難群眾的居住條件,并對接落實全市公租房政策,引導符合條件的群眾申請公租房。
老舊居住區的物業管理范圍也將擴大,使物業管理覆蓋率達90%以上。對有意愿改造的住戶,實現水電“一戶一表”全覆蓋。分批改造、維修使用時間在10年以上的老舊電梯,化糞池、下水道堵塞24小時內修繕疏浚。
到2011年,渝中將完成28條、200萬平方米主干道環境綜合整治,在2012年年底前,新建、改造5個城市公園、提檔升級60個社區游園,使綠化覆蓋率達38%,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每年305天以上,實現“每平方公里一個公園、每500米一處休閑綠地”。
2 20個衛生項目免費服務,特殊人群定期免費體檢
完善社區醫療
今起至2012年,渝中將健全社區醫療服務網絡,圍繞打造“10分鐘社區衛生服務圈”,把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覆蓋率和標準化率都提升到100%。同時,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三甲醫院雙向轉診制度,暢通“小病在社區、大病上醫院”綠色通道。
為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渝中將拓展實施20個免費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80歲以上老人每季度、60歲以上老人每兩年、重度殘疾人和困難群眾每年免費開展1次健康體檢,為居民免費建立健康檔案,社區每月開展1次健康講座。
此外還將降低社區醫療服務費用,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行基本藥物“零利潤”銷售,控制次均處方價格。
3新建6個綜合文化中心,100場戲劇電影將進社區
健全文化服務
到2012年,渝中將圍繞打造“10分鐘文化服務圈”,建成區文圖兩館,新建6個地區綜合性文化中心,每個社區至少建立1個“唱讀講傳”活動基地、1個群眾文化活動場所、1個綠色網吧,并配置1套文化音像器材設備,培育1支優秀群眾文化隊伍。
為豐[FS:PAGE]富群眾文化生活,渝中將堅持開展“唱讀講傳”、“我們的節日”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打造半島藝術節等活動品牌,組織100場戲劇、100場電影進社區,讓社區圖書室藏書每2年輪換1次。
4人均體育場地1.2平方米以上,每年辦一次健身運動會
增強居民體質
為打造“10分鐘體育健身圈”,渝中將建100個社區乒乓球場、100個社區羽毛球場,維修更換3000件全民健身器材,建設3-5個常年開放的國民體質監測站。
同時,60%的機關、街道及社區都將配置室內健身器材,每個成熟小區都將有公共健身場所和體育設施,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以上。
在群眾健身活動方面,渝中每年將開展1次全民健身運動會,每個社區至少建立1個健身輔導站,擁有2支以上群眾健身隊伍,讓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居民比例超過50%。
5 撤并27所中小學,提供免費奶、愛心午餐
優化育人環境
今年起,渝中將加快校點布局調整,到2012年,撤并27所中小學,新建改建12所中小學,使標準化學校達80%。
為關愛學生成長,確保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渝中將全面實施免費中職教育。同時,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周發放5次免費學生奶,為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愛心午餐,并在每所中小學建立心理輔導室。
中小學、幼兒園實現“一校一警”全覆蓋,每校配備1名保衛干部、2名以上專職保安。
6 確保高校畢業生一年內100%初次就業
促進充分就業
在幫扶就業方面,渝中將對高校畢業生、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重點群體實行免費檔案管理、免費就業培訓、免費推薦崗位,確保高校畢業生一年內100%初次就業,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群眾“不挑不揀”48小時就業,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
同時創新“訂單、定點、定向”就業培訓模式,免費培訓1萬人次以上,培訓后就業率達80%以上。今年起,每年還將新增發展微型企業1000戶、新增就業崗位5000個,把全區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7 社保覆蓋率提至85%以上
強化社會保障
到2012年,渝中社會保險整體覆蓋率將達85%以上,60歲以上無養老保障的居民將全部納入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范圍,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報銷比例分別逐步提高到70%、50%以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渝中將實施“人生關懷”,即在居民出生、入學、婚育、重病、養老、臨終等人生中的重要節點,贈送“出生禮包”、“啟蒙禮包”、“勵志禮包”、“新婚禮包”、“百歲壽星禮包”等,同時加強托老所、敬[FS:PAGE]老院等養老設施和公辦喪葬服務中心建設。
同時,渝中還將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對低收入家庭及人員建立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廉租房等保障,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實施“陽光家園”計劃托養服務,并于每年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集中走訪慰問困難群眾。
8 “10分鐘暢通渝中”,增停車位8000個
完善交通網絡
為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渝中在服務好千廝門大橋、東水門大橋和軌道交通1、3、6號線建設的同時,還將新建7條區域連接干道、打通13條斷頭公路、提升19條道路等級、改造21個交通節點,實現“10分鐘暢通渝中”。
同時,新增交通信號燈、電子警察等交通管理設施,推進“綠波”信號聯控、人行過街系統完善、智能交通誘導,優化公交線路與站場設置,新增停車位8000個以上,全面取締違規占道停車場,整治車輛亂停亂放。
對于步行系統,渝中也將通過新建7條山城步道、整治已建步道的方式進一步完善。
9 兩年內基本消化現有歷史遺留信訪案
確保安全穩定
為確保安全穩定,今年起,渝中將配齊配強交巡警平臺警力,新安裝1.1萬個公共視頻,新設立210個陽光警務查詢監督終端。同時,實施信訪積案專項攻堅,力爭兩年內基本消化現有歷史遺留信訪積案。
此外,渝中將結合全市戶籍制度改革,解決在渝中有穩定職業和住所的農民工及其家屬、農村籍大中專學生戶口問題,加強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
10 機關干部每年到社區工作1周
深化“三項活動”
為使“三進三同”長效化,渝中規定,新提拔干部、后備干部、新進公務員都須到對口區縣鍛煉1個月,協助落實“萬元增收工程”,且全體機關干部每年至少到社區工作1周。
同時,要求區級領導、處級干部、普通干部每人分別聯系5戶、3戶和1戶貧困家庭,每年至少走訪看望4次、辦1件實事。全區處級以上干部每月定期開展的“領導干部社區工作日”也將繼續,機關干部堅持分期分批開展“周六社會服務”活動。
兩年內
件件有突破
事事見成效
渝中區區委書記劉強:
兩年內
件件有突破
事事見成效
昨日,渝中區區委書記劉強在會上表示,今年至2012年要辦的10項惠民實事,是一場民生攻堅戰,《決定》形成前,相關部門圍繞17個課題進行了專題調研,隨后又聽取了部門、街道、社區、人大代w表、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的意見建議,“我們要確保在兩年內,件件有突破、事事見成效。”
劉強說,歷屆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FS:PAGE]政協把渝中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首善之區”,為進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群眾最關心的不是說得有多好聽,而是在工作上干得怎么樣,能不能一項項、一件件落實落地,讓他們從中得到實惠。”劉強說,各級各部門一定要說了就行、立說立行、雷厲風行,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兌現我們的承諾。
除了承諾,他也坦言,現在部分干部講起民生頭頭是道,可一聽到群眾反映的問題,就感到困難大、矛盾多,避之不及,一拖就是一年甚至幾年、十幾年,遲遲不解決,最終形成了一些“老大難”問題。
劉強說,《決定》中的內容雖然不長,要做好、落實到位,卻必須下真工夫,“要舍得投入,在民生上花錢,再多也值得。”
劉強強調,做好民生工作的過程,就是服務群眾的過程,要把工作做在老百姓最期盼之處、最急需之處,避免“一頭冷、一頭熱”的現象,關鍵要把服務群眾與調動群眾、發動社會力量結合起來。
“今后,凡是在相關街道社區實施環境整治、小區綠化、交通建設等項目前,都要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他表示,每年要編制一本為民服務手冊,把惠民的政策、便民的渠道,送到千家萬戶。
“改善民生,既要重視困難群體,也要普惠全體群眾;既要關注自然人,也要關注納稅人;既要服務老百姓,也要服務企業單位。”劉強認為,企業和社會單位是否對渝中有認同感、親切感、歸屬感,直接關系到渝中發展,也影響著渝中民生。
他說,今后,“領導干部社區工作日”要在繼續走訪群眾的基礎上,開展走訪轄區企業、社會單位,掌握了解企業發展所需,幫助解決企業發展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