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產業逐步形成
華夏物聯網:上海世博會的召開,內嵌RFID(射頻識別)芯片門票的使用,是物聯網技術在現實中一次大規模應用,也讓人們感受到物聯網風潮來襲。
物聯網概念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傳統IT領域的延伸和集成。所謂物聯網,是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RFID、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構造一個“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如今物聯網產業被認為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成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國內許多企業紛紛搶灘物聯網,緊鑼密鼓地開建物聯網產業鏈。
美國權威咨詢機構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聯的業務,跟人與人通信的業務相比,將達到30比1,因此,“物聯網”被稱為是下一個萬億級的通信業務。對于中國制造產業來說,物聯網是一次很大的機遇。但我國的物聯網產業發展水平還相對落后,物聯網核心技術起步晚、產業發展基礎薄弱、應用基礎相對落后。目前,對于物聯網相關的核心知識產權,中國真正擁有的并不多,很多基礎核心技術大多來自于國外,例如芯片、傳感器等基礎硬件基本上是依賴進口,本土企業缺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物聯網產業與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在日本,物聯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家電、安防、公共交通等眾多領域。
從國外物聯網發展的經驗來看,盡管政府高度重視,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還是要以企業為主導和中心,從應用需求出發進行研發、推廣。目前,制約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因素有三方面,首先,行業標準缺失。建立物聯網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不僅具有戰略意義,也是處理物聯網發展中產生問題的依據。目前,國內不同行業的相關技術和產品沒有統一的標準,產品存在很大差異,無法實現真正的互聯互通。而真正有效的物聯網要有規模性,只有具備了規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發揮作用。各種標準為解決物聯網應用大規模產業化的矛盾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有利于產業鏈中各單位實現明確的分工,在統一的標準體系下推進物聯網的研究、開發、集成和應用。其次,缺乏相應的支撐技術和成本過高。比如,在物聯網的數據采集環節,中國缺乏相應的技術,造成過高成本,從而會制約整個行業的發展速度。第三,缺乏成熟的商業環境,企業需要來自市場需求的動力和良好的商業營運模式,而目前物聯網還未有清晰的商業模式,未得到使用者的認可。
總而言之,我國物聯網發展環境還需要繼續完善,標準的缺失與核心技術產品的產業化配套能力相對薄弱,制約了我國物聯網的大[FS:PAGE]規模應用。如果不能有效地解決諸如技術、成本、標準,以及商業模式等等問題,物聯網很難得到實際的推廣與應用。
相關文章
誰能成為物聯網產業領頭羊
物聯網的終極目標是形成覆蓋全球物互聯的理想狀態,但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克服眾多的難點,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將這些分散的局域網以統一的標準進行聯接。但要像互聯網那樣全球任意節點之間可以互聯互通,需要有一個互聯網那樣的聯通標準,而這些...
物聯網產業爆發前夜:值得期待的億萬級“風口”(上)
01產業鏈成熟,物聯網進入垂直行業突破階段過去的三十年,是互聯網得到極大發展的三十年。伴隨著互聯網的萌芽、發展、繁榮,誕生了一批偉大的互聯網公司。截至2019年底,全球市值最大的前十家公司有七家是互聯網公司:微軟、亞馬遜、...
年度盤點 | 2020年,物聯網產業十大企業
早在2020年5月,中國工信部辦公廳就發布《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希望推動2G/3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建立NB-IoT、4G和5G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目標到2020年底,NB-IoT網絡實現縣...
《中國物聯網產業全景圖譜報告2020》重磅發布
2009-2019是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第一個10年,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的重要節點,同時也成為中國物聯網下一個10年的起點。我們現在無法看到10年后的物聯網世界,但是,在這個10年的起步期,我們可以看到物聯網發展呈...
物聯網產業爆發前夜,2020投資正當時
進入2020年,物聯網市場再度因為5G規模化商用而引發了關注。實際上,自1999年首次提出物聯網概念以來,物聯網已經歷經20年的發展,但仍處于產業發展的初期,其原因很簡單:技術格局分散、產業集中度低,由此導致了應用分散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