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應用將會“延伸”至世界的角角落落
如果人類社會已進入物聯網時代,這場金融危機或許就可以避免,因為各種金融參數將被互聯,特定的模型會計算出金融市場的泡沫,并在它像氣球一樣被吹爆前發出預警。
如果城市早已被物聯網所覆蓋,像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一樣的災難或許就不會發生,因為我們可以在公共場所安裝許多靈敏的傳感器,讓危險品無所遁形。
如果醫療物聯網足夠先進,糖尿病人可以無創傷地完成血糖檢測,中醫的“望聞問切”可以交由機器代勞,不用開顱就能診斷病人腦內的腫瘤是惡性還是良性。
……昨晚舉行的第96期新民科學咖啡館氣氛熱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信息學院院長褚君浩,為本報讀者形象地“勾勒”了物聯網(theinternet of things)將給生活帶來的改變。
“眼睛”是核心部件
互聯網縮小了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人和人能隔十萬八千里對話,傳遞和交流文字、影音等信息。禇君浩介紹說,物聯網則能將“對話”拓展到萬事萬物間——小到家用電器,大到建筑,甚至空氣、土壤,都能安上傳感器,變得會“說話”,變得“智慧”。人也可與物體“對話”,智能化獲取、處理和應用各種事物當前的狀態信息,還能作出相應的決策。“甚至還可以利用數字模型,透過物聯網監控金融風險。”事實上,因為物聯網,人的視覺、聽覺、感覺和運動系統都將得以“延伸”至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其中的核心是“眼睛”——各類傳感器。禇君浩院士表示,要保持物聯網“四通八達”,“眼睛”要靈光。它看見的不僅僅是可見光,而是光、聲、熱、電、磁等各種物質運動形態的轉換,每一次轉換,就好比物體在“說話”。這些“眼睛”成的像不僅是圖像,還有熱像、譜像等多種觀察世界的維度。“這需要科學家為傳感器不斷提高像素,增加色彩,擴充波段,讓傳感器能在更多的環境溫度下工作,越來越智能化。”
申城已有“初體驗”
物聯網的概念,是這幾年紅火起來的。但嚴格意義上來說,物聯網技術不算新玩意,據禇君浩介紹,相關基礎研究在申城早已有之。“除了各類傳感器的研發,上海城市地貌、水、環境等數字城市的推進,都能成為物聯網發展的基礎。”上海市[FS:PAGE]民已有物聯網“初體驗”,高架道路上的電子情報板、浦東機場周邊的電子護欄、形形色色的電子標簽其實都是物聯網的初級應用。“比如,東海大橋橋墩已安裝壓力傳感器。一旦發生異常,傳感器會及時提醒控制中心——該檢修了。”
“我們不可能像構建某個局域網一樣,在某個時間點宣布上海建成物聯網了,不是這么回事。”禇君浩指出,物聯網的發展會是一個層層推進的過程,我們會先擁有一些物聯“局域網”,比如醫療、交通、環境監測等。當這樣的“局域網”數量越來越多,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和商業模式,物聯網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金融危機后,美國政府啟動“智慧地球”計劃,期望催生新的經濟模式。我國也提出“感知中國”計劃,加入大力發展物聯網的行列。禇君浩表示,在國內外,物聯網發展都處于初級階段。
相關文章
兩會物聯網|人大代表周云杰:修改疫苗管理法,應用物聯網技術保障疫苗安全
生物安全與每個家庭息息相關,不僅體現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全民抗“疫”上,也體現在疫苗接種安全等日常民生中。隨著科技進步,如何讓群眾享受到安心、便捷、高效的疫苗服務,成為老百姓比較關注的熱點問題。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
物聯網技術怎么影響全球工廠的格局?
工廠里充斥著自動化,這并不令人驚訝——在工廠里,即使是最小的生產率提高也有相當大的比例因素。隨著工業效率、節約成本措施和新技術的發現,工廠成為創新的試驗臺,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物聯網作為數字化轉型的下一階段,在工廠自動化中有...
物聯網技術如何讓冷鏈物流飛上枝頭變鳳凰?
隨著這次疫情帶來的生鮮電商的再次爆棚、冷鏈物流再次走到幕前,迎來大好趨勢。巨頭們紛紛再次戰略布局,看似一片大好的趨勢下,冷鏈物流的斷鏈等問題依然存在。且高質量的生活需求一直是人類步履不停地向前走的終極目標,因此,為了讓用戶...
果蔬冷鏈物流中怎樣加入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控
圖片源于網絡果蔬冷鏈物流的目的是保證果蔬從田間到消費者手中品質良好,但流通中,經常出現各環節銜接斷裂,造成果蔬冷鏈物流成本較高、品質難保證、職責劃分不清等現象。物聯網技術應用在果蔬冷鏈物流中,可以實現監管部門、果蔬冷鏈物流...
物聯網技術在傳統農業轉型中面臨哪些難題?
在智慧農業建設與農業物聯網發展過程中,雖然相關的優勢與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但是不可否認在實際推進環節仍然面臨著許多的難題,例如在普及物聯網技術與設備時的成本問題、農業大數據的安全問題、農業物聯網的標準規范問題等,這些都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