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建首個物聯網產業基地
華夏物聯網訊 東莞物聯網產業基地剛剛成為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首批基地。在這官方的戰略布局下面,物聯網能給東莞人帶來什么?現有的“網”究竟有多大?
東莞龍昌玩具董事總經理梁鐘銘說,未來,物聯網的應用能將我們生活中所有事物包括在內。例如,我們攜帶的酒店會員卡上有RFID,微小的芯片上記載了我們的口味、食物偏好、住宿偏好等。當我們進入酒店時,酒店通過感應器立即知道應當給我們安排什么樣的房間、上什么樣的菜。
聽上去不錯,對吧?
當然,梁鐘銘描述的生活,離我們還有些距離。已經成為現實的例子也有,比如沙田鎮搞起的遠程抄表。抄表員不用去到你家,水表、電表、煤氣表的數據,直接通過數據RFID射頻技術發送到網絡上,傳輸到相關部門的數據庫里。業主也可以登錄到網站,查看這個月的用水用電情況。
東莞有些高端樓盤,早在兩年前就搞起了社區智能化,這也與物聯網有關。夏天在回家的路上,可以先用手機遙控把家里的空調打開,以便一回家就能感受到清涼。上班時,一個按鈕就能啟動紅外對射、電子眼等安防設施,你可以放心出門。
可見,我們已經生活在物聯網中了,只是我們還沒意識到而已。
生活中的物聯網常平車位網,計時交費都方便
如果不是經常開車去常平辦事,張濤也沒想到自己會被物聯網“網”住。
去年8月,張濤到常平鎮中心,與往常一樣,將車停在路邊。當時,他發現車位中間的地面上有個方形凸起,他沒太留意。過了半小時,他回到車上,一個收費員過來向他收取超時停車費用,并且推薦張濤撥打一個號碼,這樣每次停車的費用都能通過手機自動扣除。
張濤心里犯嘀咕:停個車,交個費,還搞會員制、撥電話這么麻煩,直接給現金不就行了嗎?因為首次成為會員能送體驗費,他便辦了一張卡。
如今,張濤已經使用智能繳費一年多了。他說,剛開始是覺得有點別扭,但后來也慢慢適應了。畢竟進進出出繳費,一個免費電話都能搞掂,而且比較精準。
提供這種智能收費服務的是東莞帕馬智能停車有限公司,該公司也是率先在全國車位聯網的公司。
張濤是怎樣被物聯網“網”住的呢?
原來,張濤在車位上看到那個方形凸起的東西就是無線車位傳感器。在常平鎮新區鎮政府規劃的路邊停車收費路段,每個車位都安裝上了這種傳感器,它使用地磁感應的方式來探測車位。車主停車后,撥打“服務號碼+車位編碼”,即可成功入“[FS:PAGE]網”,后臺將對車主的停車時間進行精準計算。在車主離開時,不需要再撥號。只要車一離開,車位檢測器就會探測到,馬上會發短信到用戶的手機上,告知停車時間、計費數額和賬戶余額。
帕馬公司總經理劉陶忠說:“除了智能收費,還有防盜的功能。如果你還沒有回到車上,卻收到確認計費的短信,很可能是你的車被陌生人開走了。這個短信,就有了警示車主的功能。”
劉陶忠希望以南城為試點,再推廣到全市。首先要把南城街道轄區約5000個車位都統到一個網里。如果這成為現實,只要你開車出門,都可以通過專門的軟件或熱線電話,查詢你所去目的地的車位情況,并進行預約。
他說,這個網里的車位也有免費的。只是把免費和收費的車位都統起來一起管理,實現提前預約,就可以減少擁堵,智能繳費。
生產中的物聯網玩具帖上“身份證”
要在東莞鋪開物聯網,生產環節是重要的應用的環節。
當一架電控飛機被貼上RFID標簽,這架電控飛機的前世今生都將被這張小小的標簽記錄下來。龍昌玩具董事總經理梁鐘銘想要做的,就是在他的玩具、物料上都貼上這樣的標簽,這樣帶給他的是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他說,龍昌公司已經使用物聯網升級了自動貨倉管理系統。如果龍昌的所有物料從一進廠開始,就貼上RFID標簽,全自動操作的叉車就可以通過讀寫器識別物料,按照倉儲員的需要搬出相應的物資。
生產系統的物聯網與我們的生活似乎沒多大關系,但如果我們穿的衣服也植入一個RFID標簽呢?
東莞依時利科技有限公司RFID事業部正在與惠州真維斯和虎門鎮一些服裝企業合作。該部門總經理楊淑港說,這個標簽可以水洗,穿衣服的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它可能在領子里面,可以折彎。每個標簽就代表一件衣服,具有防偽功能。把一箱、一車的衣服推過去,后臺計算機瞬間就能把這一箱或一車衣服的信息都采集過來。例如,你推過去2000件耐克運動服,系統可以自動為你記錄某年某月某日有多少衣服。
東莞的物聯網技術也成功地應用到了省外的生產企業。江蘇良帥制衣廠是江蘇知名企業,該廠今年6月用上了東莞依時利科技公司的RFID固定資產改造引進物聯網系統。
該設備名字聽起來有點拗口,實際上就是在公司重要的固定資產上貼上RFID標簽,實現對固定資產的全天候監控。良帥制衣廠人事專員金暉說,公司每月進行資產清查時,通過物聯網的后方計算機信息整合,可以自動生成資產管理清單。這種方式取代[FS:PAGE]了以往的人工清點整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物流中的物聯網貨物放在碼頭狀態一清二楚
不僅是生活、生產環節,物聯網在物流環節的應用也逐漸出現。
這其中,虎門港的智能港及物聯網應用工程建設項目受到各界關注。官方確定虎門港發展物聯網的目標是,以物聯網建設為發展方向,RFID技術及其應用為基礎,以虎門港為依托,以港口物流智能化為目標,擬在3年至5年內推進虎門港物聯網建設,實現港口物流的智能化管理,建立高水平、高智能化的港口物聯網。
該項目的參與者楊淑港說,使用信息化手段,是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楊淑港闡述了對智能港的兩點設想:
第一,可以在虎門港從頭至尾對貨物進行全過程、全透明的監控,讓你知道你的貨物現在在哪里,有沒有出什么狀態。例如運海鮮的冷藏柜,客戶可以及時知道貨物的運輸情況。
第二,提高運輸速度。速度是物流的關鍵,水果和海鮮每過一天的折損率是5%,口感就不好了。如果虎門港的運輸速度能比別的港口快一兩天,就提高競爭力了。集裝箱不是企業的,是企業租來的,一天租金幾百元。虎門港如果能幫企業快一天,就能為企業節省很多錢,港口就增加了吸引力。
楊淑港所描述的智能港,被各界物流人士看好,業界有消息傳出,說東莞物流協會在牽頭做物聯網的事情,常平鎮智慧物流項目已經在年初開始籌備。
該項目參與者、東莞華中科大研究院總監王瑜輝說,按照現在設想,智慧物流包括多個層面,其中一個是將質檢、海關等部門統在一個平臺,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另一個層面則是通過物聯網技術,對物品運輸環節進行實時的監控,提高物流服務的質量。
也可以這樣說,常平智慧物流要創造的是這樣一番景象,可能連一個新鮮蘋果都成為物聯網的網中之物。它能通過物流保質保鮮地到達,這些都離不開智慧物流的呵護。
相關文章
廣東移動5G+智慧地鐵長啥樣?
隨著5G融入百業、服務大眾,廣東移動聯合合作伙伴推出5G+智慧地鐵項目,以5G技術和人工智能賦能傳統交通行業,實現交通安全和調度管理的可視化、智能化,記者日前在廣州地鐵的廣州塔站嗅到這一5G技術與交通領域深度融合發展的味道...
廣東衛健委提出要用云計算、IoT等技術健全完善醫院信息系統功能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印發《廣東省促進粵東西北地區市級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提出,要提升信息化支撐能力。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新技術,健全完善醫院信息系統...
廣東1800億打響新基建“第一槍”,河南、陜西工業互聯網投資迎頭趕上
新基建對于工業互聯網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認真梳理這一輪新基建的投資邏輯,可以更好的把握工業互聯網的戰略性發展之路。本周,廣東舉辦的首批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云簽約”與“云揭牌”活動,開啟了新基建起跑的“第一棒”。...
廣東產廢單位門禁系統
"廣東產廢單位的門禁系統通過智能管控人員物資流動,有效提升安全性與運營效率。從電子識別到聯動報警,這套系統為高風險區域筑起防護網,同時簡化管理流程、降低人為失誤,是現代化產廢企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
廣東:“新基建”投入逾500億元
■廣東省新聞辦疫情防控發布會3月3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通報我省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重點介紹我省促進信息服務和消費的相關情況。“新型信息基礎建設,是以5G和數據中心為中心的。”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楊鵬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