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telematics產業發展分析
華夏物聯網:美國是較早推行telematics產業發展的國家之一,早在1997年,通用公司就已經推行了on-star業務,on-star把摩托羅拉無線通信模塊,車輛定位技術及服務中心綜合為一體。國外telematics系統已被廣泛應用,且該產業發展成熟度較高,以美國、歐洲和日本為典型區域進行分析。
美國
美國是較早推行telematics產業發展的國家之一,早在1997年,通用公司就已經推行了on-star業務,on-star把摩托羅拉無線通信模 塊,車輛定位技術及服務中心綜合為一體,為汽車提供全方位的通信服務。而福特公司也適時推出了wingcast車載互聯網服務,與on-star展開競 爭。2010年以來,美國的telematics產業進入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階段,其中原因大體可分為三個方面:
(一)硬件價格大幅下降
在規模化生產和相關機構補貼的情況下,telematics系統的價格大幅下降到大部分用戶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這為telematics大規模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需求增加
由于美國推行telematics的時間較早,其產業已經邁過了市場認知這一階段,大部分消費者對telematics已經比較認同;另外,目前北美市場上出現的新車型更加突出了信息需求,從而使得telematics系統已經成為了車輛的必要部分,導致需求增加,進一步促進了產業的發展。
(三)服務內容完善
目前,美國市場的telematics系統已經可以全方位的為汽車用戶提供服務,服務內容包括信息服務、安全監視、汽車診斷、即時通訊、多媒體娛樂等各個方面。
由于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telematics在美國的快速發展也可為世界范圍內telematics產業的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歐洲
歐洲的telematics產業呈現出和美國不同的特點,以項目促發展是歐洲telematics產業的一個顯著特點。在服務項目上,歐洲的 telematics把交通信息和交通安全作為主攻方向,其中,最著名的當屬e-Call(緊急救援服務)的功能。目前,歐洲大陸汽車年產量接近1400 萬輛,有將近2億輛汽車在歐洲大陸行駛,與之相對的是基礎設施已經不能維持道路安全的基本要求,基于這種情況,歐洲推出了e-Safety項目,該項目涉 及各國政府、車廠、汽車零組件廠、電信業者、科技廠商、服務提供者、金融保險業者、研究機構等各[FS:PAGE]個方面,為的是讓汽車更智慧化,進一步提升行車安全。由于 參與這一項目的歐洲國家較多,因此可以全面的帶動歐系車telematics產業的發展。也正是參與這一項目的國家較多,因此,在推廣 Telematics服務時面臨到多文化、多語言的發展瓶頸,只能在某些區域實施,新車配載Telematics設備的比例屬于緩慢成長的趨勢。
日本
日本telematics產業發展呈現出發展快,功能性強的特點。在市場規模方面,目前,在日本使用G-Book服務的用戶大約為300萬,并以每年50 萬的速度在增長。另外,日本的telematics產業發展更加突出功能性特點,由于日本道路路況復雜,因此,導航功能就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日系車的 導航功能的較好,如TOYOTA的“Monet”提供實時的路況、交通狀況、新聞、天氣、西餐廳、加油站、醫院、停車場等信息,并可以收發E-mail。
以上分別介紹了美國、歐洲和日本的telematics產業發展狀況。從中可以看出,這些國家和地區的telematics產業發展都有著各自鮮明的特點:美國全方位信息提供、歐洲項目帶動、以及日本突出功能性,都成為各自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和以上國家相比,中國的telematics產業剛剛起步,能享受到telematics服務的車型還主要集中于高檔車。由于telematics產業是 一個融合了汽車制造、信息科學和通訊技術等多領域技術的產業,思閱認為其產業的發展需要產業鏈上包括硬件、軟件及服務提供商等多方面的共同支持,國內的 telematics產業相關企業應積極借鑒國外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實現我國telematics產業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