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智能管道 中電信M2M平臺開通
中國電信憑借M2M平臺在無錫測試上線,將實現現有網絡在物聯網業務中從管道向智能管道的跨越,成為真正的物聯網運營商。
近日獲悉,歷時數年,突破諸多網絡難題,并被中國電信看做是布局物聯網領域的極重要一環的中國電信M2M平臺試點工程已于近日完工,并在無錫測試上線,將來中國電信各省的物聯網業務都將逐步接入到這一平臺之上。
憑借這一平臺,中國電信將實現現有網絡在物聯網業務中從管道向智能管道的跨越,并成為真正的物聯網運營商。
成為物聯網運營者
中國電信M2M平臺于2007年底開始建設,建設目標是解決M2M終端的端到端的數據采集、管理與數據轉發等問題;該平臺的研發和建設等工作由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負責。
經過三年打造,近日,中國電信M2M平臺試點工程宣告完工,并在無錫測試上線。該平臺開發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中國電信M2M平臺已經具備了商用的條件,各地物聯網業務將陸續接入到這一平臺之上,中國電信總部也將在近期內確定具體的運營模式。
成為真正的物聯網運營商,而不是簡單的網絡通道提供商,是開拓M2M業務多年的電信運營商的夙愿,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就是要打造一個物聯網管理平臺,并成為這一平臺的運營者。
在很早之前,中國電信就將M2M平臺的打造提到其整個物聯網戰略落腳點地位之上。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張繼平曾表示,中國電信將著重做好物聯網平臺的建設工作。“中國電信將建設M2M平臺和標準,加快研究、制定和發布中國電信M2M技術規范和管理規范,最終形成完整的物聯網應用平臺。”他說。
據記者了解,中國電信M2M平臺目前已經申請了10余項國家專利,包括平臺的設計思想、架構等項目;同時在此平臺的基礎上,中國電信已確立了物聯網業務的企業標準,包括終端通信、平臺設備和服務協議等。基于以上標準,中國電信已經開始生產相關設備。
此外,中國電信還正在推動M2M無線標準模塊的開發。“開發完成后,將為傳感網終端廠家以低成本進入互聯網奠定基礎。”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人士表示,通過這一模塊,可以直接將傳感網連接到互聯網之上。
而未來,各行業各種應用的物聯網終端,可通過固定網絡或無線寬帶兩種方式接入中國電信M2M平臺。“M2M平臺之上是運營支撐系統,用戶的管理服務將與計費系統連接起來。”上述人士介紹。
構建智能管道
如何在物聯網時代不做單純的管道是三大電信運營商都極為關注的命題。
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都曾表示,從技術上講,傳統的通信網絡并不是十分適合M2M及物聯網業務的開[FS:PAGE]展,因此要發展物聯網,運營商就必須對現有的網絡做較大的改造和改進,以提高網絡的支撐能力,改善用戶的體驗,并實現業務的運營,使得其成為智能的通道。
而從管道到智能管道的過程,難度較高,沒有慣例可循,因為各國運營商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不僅僅是中國運營商,海外運營商也是如此。例如,法國電信目前正在這一領域進行研究。
“在現有的M2M業務中,運營商的作用僅僅是為行業或公眾用戶提供號碼和數據資費套餐,仍然只是‘通道’角色,對價值鏈影響較小。”中國電信廣州研究院戴國平也表示,其瓶頸即在于運營商無法管理終端和數據,他認為M2M平臺的使用將改變這一狀況。
事實上,這恰恰是中國電信依靠M2M平臺管理和運營物聯網業務的價值之所在,其將使得中國電信的網絡由管道變為智能管道。
據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人士介紹,中國電信歷時數年打造的M2M平臺將實現兩個核心功能,一是實現對終端的遠程監測和控制,一是實現對業務數據的轉發。
他描述道,前一功能將幫助運營商及其客戶管理各種物聯網M2M終端。“M2M應用廣泛應用于政企行業的各種場景中,很多情況下M2M終端無人值守,如在野外、在水下等,通過M2M平臺將實現對這些終端的遠程監測,不用現場維護。”
另一方面,業務數據轉發功能可實現對數據流的管理和備份等功能。據了解,M2M業務的數據流有兩種傳遞模式:一是從M2M應用的前段終端直接傳遞到用戶的應用平臺之上,這一種模式不需要M2M平臺起到作用。
另一種是從M2M應用的前段終端將數據傳送到中國電信的M2M平臺之上,再由M2M平臺轉發到用戶的后端應用平臺,此種模式平臺將發揮作用。
走到了第三步
M2M平臺的測試上線意味著中國電信的物聯網戰略走到了第三步。
在全網終端管理平臺尚未部署的情況下,中國電信的第一步計劃是以較為成熟的應用快速落地部署物聯網業務。中國電信副總工程師靳東濱表示,“即以應用為基礎點來推動整個物聯網市場的布局。”
目前,依靠強大的固移融合能力,以及多年來在政企行業信息化領域的積累,中國電信的物聯網業務體系,正呈現出由點到面,由單個明星產品發展成為產品群及整體解決方案的趨勢。
據記者了解,中國電信已經在交通、醫療、環保、物流、水利等領域推出一系列物聯網產品,形成了十數個大的主題,幾十個單項的物聯網應用,涉及工業、農業、交通、物流、電力、水利、環保、醫療、保險等十多個重要行業。
中電信這些數量繁多的單個物聯網應用均為現網業務,其領先之處并[FS:PAGE]不在于技術之上,而是其各種業務已經形成了某種關聯。中電信已具備了一定的“造夢”能力,即可將這些單個業務打包,或將成熟解決方案拆分成單個業務之后,再根據需求進行打包。打包、拆分、再打包的模式,將為中電信的政企及個人用戶們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物聯網之“夢”。
去年11月,中國電信在無錫建立了物聯網基地,包括一個物聯網應用推廣中心,一個物聯網基礎實驗室;今年,M2M平臺也在無錫上線。這宣告中電信物聯網戰略第二步完成,即加快推進終端標準化,降低終端生產成本,建設開放的M2M管理平臺,并提升M2M業務的附加值,建設標準化的行業應用。
而在中國電信的規劃中,其第三階段的目標是,在業務規模足夠大的情況下,與行業管理部門一起,探討使用獨立號段、獨立載頻單獨為M2M應用提供服務的可能性。
在第三個階段,中國電信將探討引入公用M2M終端接入網絡的可能性,這樣,網絡中的每一個M2M通信終端都可以為多個用戶的傳感器網絡所共享,并將最終形成一個電信級的“物聯網”。
事實上,在此階段中國電信面臨著諸多挑戰,首要挑戰則來自產業鏈。“經過一年多物聯網推進的實驗,我們發現物聯網不是某一個企業和幾個企業能做起來的產業,它應該是在產業鏈,甚至是產業鏈以外關心物聯網發展的所有企業合作的結果。”靳東濱說。
目前,中國電信雖然制定了相應的企業標準,但產業鏈是否能夠跟進依然存疑。一方面,一些應用由大客戶主導,如智能電網;另一方面,中小廠商對運營商仍處于觀望態勢。
鏈接
中電信物聯網“三步走”
·以較為成熟的應用快速落地部署物聯網業務;
·無錫建立物聯網基地,包括一個物聯網應用推廣中心,一個物聯網基礎實驗室和一個M2M平臺;
·引入公用M2M終端接入網絡的可能性,最終形成電信級的物聯網。
相關文章
從M2M到物聯網運營商面臨三道關
首先,國內三大運營商現有的M2M產品尚未成熟,只在GRPS遠程監控、遠程控制等領域形成了具體產品,而這些產品也沒有形成體系化,大部分僅具有感應和傳輸功能,并不具備物聯網智能化處理的要求。因此,統一產品標準和數據接口,重點扶持相...
同方與中國移動合作開通M2M物聯網應用
中國移動將以南方基地為依托,以"電子商務、終端創新、移動互聯、手機郵箱、應用下載、物聯網"為六大創新方向。中國移動已在31個省(區、市)開通M2M物聯網應用。
M2M:物聯網現階段突破點
近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與江蘇蘇州市政府簽訂了“感知中國”應用中心——蘇州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以“無線城市”為主體,重點開展TD與物聯網融合的應用開發和推廣。
中移動物聯網M2M終端產品達300萬臺
中國移動高層4月28日透露,中國移動在物聯網領域產業化已經取得初步成效,M2M(機器到機器)終端數已經達到300萬臺,年增長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