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醫療,離現實有多遠?
[ 導讀 ] 不必東奔西跑、不必早起排號、也不必懷揣病歷卡,只消走進離家最近的那家社區醫院,調閱出自己的電子病歷,立刻就可享受到自己心儀的“三甲”醫院專家的遠程診療。在人大代表袁欣的腦海中,這是未來上海實現“智能醫療”后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場景。
不必東奔西跑、不必早起排號、也不必懷揣病歷卡,只消走進離家最近的那家社區醫院,調閱出自己的電子病歷,立刻就可享受到自己心儀的“三甲”醫院專家的遠程診療。在人大代表袁欣的腦海中,這是未來上海實現“智能醫療”后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場景。
然而,這樣的智能醫療距離現實還有不短的距離;而阻隔其實現的卻不是技術。
“智慧城市”需要智能醫療
此次人代會上,市人大代表、上海貝爾掌門人袁欣遞交了一份《關于大力推動上海智能醫療產業發展的建議》:“智能醫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延伸了傳統醫療的覆蓋能力,節省了傳統醫療方式的時間和空間成本,能有效緩解老齡化帶給整個社會醫療系統的巨大負擔。同時,它作為全社會泛在網的一個子系統,也是未來智慧城市的有機構成。”
在袁欣看來,上海的產業發展正處于轉型關鍵期,服務業和信息產業亟待升級,選擇智能醫療領域作為切入點,可以達到兩者有機結合、共同發展的效果:“智能醫療服務模式創新,用戶基礎群大,一旦成功實施,必會促進服務產業升級,而物聯網、云計算這些高科技信息技術在民生領域的實踐,也會反作用促進智能醫療領域健康、有序發展,而且從市場資源、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源方面上考量,上海也擁有在國內率先實現現代化智能醫療的條件和環境。”
“智能化”缺的并非技術
通過多年的調查研究,袁欣發現,要開展智能醫療,上海缺的并非技術:“我10年前去泰國考察時,那里的醫院已經電子聯網了。現在上海很多醫院也有所謂的智能醫療,但那些資源共享大多停留在院內,醫院與醫院之間存在著‘信息壁壘’。病患在一家醫院拍的片子,即使醫院名氣再響,拿到別家醫院,照樣要重拍一張。這樣的資源浪費普遍存在,就是因為相關利益關系沒有協調好。”
袁欣建議由政府牽頭建立起一個各關聯要素方聯動的平臺:“這一平臺可針對智能醫療各關聯方進行常態化調研和分析,構建溝通渠道,理清利害關聯,形成智能醫療產業總體規劃目標和思路。”
袁欣認為,在建立智能醫療系統中運營商的作用也應該得到足夠重視:“可以通過運營商平臺整合現有醫療[FS:PAGE]信息平臺,努力調動國內外核心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積極性,為智能醫療平臺投入更多技術研發力量。”
先開張小范圍智能醫療網
對于智能醫療的前景,第九人民醫院院長、人大代表張志愿同樣看好,但多年身處醫療工作第一線的他坦言,要想在近階段發展智能醫療,時機恐怕還不夠成熟:“智能醫療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在考慮患者利益的基礎上還需要協調醫療機構間的利益沖突,籌劃建立統一的技術平臺。在現階段的醫療體制下,大多數醫院還是各自為政,‘以藥養醫’的問題普遍存在,如果啟動智能醫療,老百姓不再舍近求遠地看病,那肯定會對醫院的經濟效益產生影響。”
在張志愿看來,推行“智能醫療”,實現醫療資源共享,必須建立在全方位的醫療體制改革基礎之上:“現在的‘醫聯工程’就是智能醫療的一種探索,但是從其目前提供的功能上看還比較局限。”張志愿建議,不妨在一、兩個區縣先行試點:“先建立小范圍的智能醫療網絡,待時機成熟再慢慢鋪開。”
然而,這樣的智能醫療距離現實還有不短的距離;而阻隔其實現的卻不是技術。
“智慧城市”需要智能醫療
此次人代會上,市人大代表、上海貝爾掌門人袁欣遞交了一份《關于大力推動上海智能醫療產業發展的建議》:“智能醫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延伸了傳統醫療的覆蓋能力,節省了傳統醫療方式的時間和空間成本,能有效緩解老齡化帶給整個社會醫療系統的巨大負擔。同時,它作為全社會泛在網的一個子系統,也是未來智慧城市的有機構成。”
在袁欣看來,上海的產業發展正處于轉型關鍵期,服務業和信息產業亟待升級,選擇智能醫療領域作為切入點,可以達到兩者有機結合、共同發展的效果:“智能醫療服務模式創新,用戶基礎群大,一旦成功實施,必會促進服務產業升級,而物聯網、云計算這些高科技信息技術在民生領域的實踐,也會反作用促進智能醫療領域健康、有序發展,而且從市場資源、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源方面上考量,上海也擁有在國內率先實現現代化智能醫療的條件和環境。”
“智能化”缺的并非技術
通過多年的調查研究,袁欣發現,要開展智能醫療,上海缺的并非技術:“我10年前去泰國考察時,那里的醫院已經電子聯網了。現在上海很多醫院也有所謂的智能醫療,但那些資源共享大多停留在院內,醫院與醫院之間存在著‘信息壁壘’。病患在一家醫院拍的片子,即使醫院名氣再響,拿到別家醫院,照樣要重拍一張。這樣的資源浪費普遍存在,就是因為相關利益關系沒有協調好。”
袁欣建議由政府牽頭建立起一個各關聯要素方聯動的平臺:“這一平臺可針對智能醫療各關聯方進行常態化調研和分析,構建溝通渠道,理清利害關聯,形成智能醫療產業總體規劃目標和思路。”
袁欣認為,在建立智能醫療系統中運營商的作用也應該得到足夠重視:“可以通過運營商平臺整合現有醫療[FS:PAGE]信息平臺,努力調動國內外核心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積極性,為智能醫療平臺投入更多技術研發力量。”
先開張小范圍智能醫療網
對于智能醫療的前景,第九人民醫院院長、人大代表張志愿同樣看好,但多年身處醫療工作第一線的他坦言,要想在近階段發展智能醫療,時機恐怕還不夠成熟:“智能醫療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在考慮患者利益的基礎上還需要協調醫療機構間的利益沖突,籌劃建立統一的技術平臺。在現階段的醫療體制下,大多數醫院還是各自為政,‘以藥養醫’的問題普遍存在,如果啟動智能醫療,老百姓不再舍近求遠地看病,那肯定會對醫院的經濟效益產生影響。”
在張志愿看來,推行“智能醫療”,實現醫療資源共享,必須建立在全方位的醫療體制改革基礎之上:“現在的‘醫聯工程’就是智能醫療的一種探索,但是從其目前提供的功能上看還比較局限。”張志愿建議,不妨在一、兩個區縣先行試點:“先建立小范圍的智能醫療網絡,待時機成熟再慢慢鋪開。”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炒作與現實:制造業中的工業物聯網到底發生了什么?
閱讀任何主要科技媒體,您都會發現大型制造商在工業4.0項目上投入巨資的故事。圖片來源://pixabay.com/images/id-4395768/閱讀任何主要科技媒體,您都會發現大型制造商在工業4.0項目上...
07月29日 15:47物聯之家網
這十大科技趨勢,曾存在于幻想,即將成為現實
2020年的發展趨向應當要以智能化主導:并且這種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緊密聯系,十大高新科技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1,機器人將逐漸替代人工服務,人們的發展趨勢毫無疑問要以方便,省勁,節省成本主導,因此懶是人們發展的臺階,因此...
04月03日 15:05中物聯
物聯網產品進入現實世界的6大問題
完成物聯網開發只是物聯網產品之旅的開始。物聯網產品進入現實世界時將面臨許多問題。對于許多物聯網項目來說,剛起步是最困難的。根據思科一項調查顯示,多達60%的物聯網項目在概念驗證階段就停滯不前。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一旦物聯網開...
04月27日 14:40物聯之家網
智能醫療與物聯網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年度報告,預計到2050年,全球年齡在65歲及以上的人口總數將為16億,占世界人口的近17%。中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4.87億,占我國總人口的三成半左右。此外,預計全球人均壽命將增加近8年,從2015...
02月20日 15:48青島博士后創新創業園
從實驗室到田埂的天塹 :肯德基3D打印雞肉的現實壁障
“315晚會”曝光漢堡王之后,網友們紛紛表示不敢再吃漢堡了。洋快餐品牌的標準化支撐體系,一直是餐食品質的保障,也成為中式餐飲學習的目標。如今標準形同虛設,自然免不了殃及池魚。快樂肥宅水失去“官配”怎么行?最近肯德基就與俄羅...
08月11日 15:06腦極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