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加端物聯網醫學”基地落戶省人民醫院
“云加端物聯網醫學”基地日前落戶省人民醫院。
所謂“物聯網醫學”,是把多種傳感器嵌入和裝備到醫療行業的設備中,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醫院、病人與醫療設備的整合。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馬利軍說,患者只需拿一個比手機還小的儀器,一呼一吸之間,肺功能強弱信號即從家里傳送到醫院。醫生就會根據這些數據,隨時監控病情變化,并告訴患者是否增減藥量。這就是“物聯網”技術和現代醫學的“完美結合”。目前,醫院配置100臺無線傳感肺功能儀,成立“云加端物聯網醫學”基地。該基地將成為繼上海后國內第二家運用物聯網技術的醫療機構。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組成攻關小組,研制成功便攜式遠程監測肺功能儀,使患者在家里就可完成肺功能及氣道炎癥的監測。該院白春學教授首倡的“物聯網醫學”理念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近日,省人民醫院聘請白春學教授為該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特聘教授。白春學表示,“物聯網醫學”技術的運用,能夠對疾病早發現、早預警、早治療。
近日,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在上海成立,鄭大一附院張連峰教授當選為副主任委員,是我省唯一的一位副主任委員。
據了解,災難醫學概念最早提出于1955年,是研究在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所造成的災害性損傷條件下,實施緊急醫學救治、疾病防治和衛生保障等,是全球性的社會醫學問題。災難醫學拓展了災難現場緊急救援的范圍,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災難醫學學科的建立與災難醫學事業的起步。
張連峰教授是鄭大一附院消化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省肝病學會副主任委員,市消化學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臨床一線工作,擅長胃、腸、肝、膽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對重癥胰腺炎和重癥肝病的治療有獨到之處,善于分析和處理疑難雜癥。
日前,河南省醫院協會病案管理專業委員會成立。鄭大一附院副院長張水軍當選為主任委員。長期以來,鄭大一附院高度重視病案管理工作,早在2008年12月就率先成立了病案管理科,是我省第一家單獨成立病案科室的醫院。2010年10月,該院病案科副主任余曉紅被增補為中國醫院協會病案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該院[FS:PAGE]先后兩次承辦了中國醫院協會病案管理專業委員會的國際疾病分類和手術操作分類的培訓和認證工作。
相關文章
國內首個物聯網醫學的診治模式在滬建成
國內首個呼吸病防治聯盟“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日前在上海舉行“聯動云加端”醫學啟動會。會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學首次公布了“聯動云加端”物聯網醫學的全新診治模式。
首倡“物聯網醫學”及早預警治療
今天上午,第七屆上海國際呼吸病大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揭幕。會上,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學教授首倡的“物聯網醫學”引起廣泛關注,它將現有“病發后到醫院”的被動治療模式改為 “及早預警和及早主動治療”的現代醫學模式,...
“物聯網醫學”將成發展趨勢
華夏物聯網訊:慢性肺病患者需定期隨訪,如在家里安裝肺功能監測儀,每天將數據傳給醫生,醫生通過數據判斷給出防治意見,可大大節省就醫的成本。昨天,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辦的 “第七屆上海國際呼吸病研討會”上,專家表示:這種全新的...
物聯網醫學對傳統醫療模式的顛覆點在哪里?
移動互聯網的爆發、IT技術的迅猛進步,不僅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豐富了信息傳遞的途徑,更為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帶來了廣闊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