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交將迎來爆發式發展
智能公交行業在我國“十五”期間的十個智能交通建設示范城市中,就被提到了重點建設的位置中。經過10年左右的發展,整體建設步伐較慢。近年來,隨著我國公交優先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出臺,智能公交行業得到快速的發展。無論從產品類型、解決方案還是行業企業數量都得到了豐富。今日(6月8日),Tranbbs記者在參加RFID技術在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中的應用及發展論壇時,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副司長洪曉楓在“十二五”智能交通發展戰略思考的演講中透漏,“實現全國大眾城市公交使用者,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其熟悉的方式,獲取所需要出行計劃和實時出行信息,提高公交吸引力和分擔率,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便利人們出行”已經成為交通運輸部下一階段工作發展思路和目標導向。“十二五"期間智能公交的發展令人關注。近日,Tranbbs就目前智能公交行業發展的現狀、未來的趨勢等問題連續采訪了行業熱點企業,浙江銀江電子、海信網絡科技、廈門藍斯公司和中興智能交通,下面是記者對中興智能交通技術研究院院長賈琳的專訪。
Tranbbs記者:中興智能交通2000年成立,至今的發展歷程?
賈琳:中興智能交通系統(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是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交通領域的專業子公司,主要致力于智能交通信號控制和車牌識別這方面的開發,到2002年我們開始轉向于高速公路市場,主要是以代理中興通訊的通訊產品,包括我們自研的移動電子警察這些產品為主。在2002年我們實現了第一個轉型,實現了真正的第一桶金。到2005年我們在高速公路市場上,做到了國內前兩名。在高速公路的通信行業我們跟華為是并駕的,是壟斷的。同時,電子警察方面我們也做了一些項目,主要是面向軍隊,包括一些小城市的交警。在2005年底2006年初,我們公司戰略轉型成立了中興智能交通技術研究院,同時把業務面向了軌道交通的鐵路市場。從2006年開始,致力于自主研發,包括高清電子警察、高清卡口、射頻識別,城市交通綜合管理平臺。2007年我們又開發了公交的調度平臺,城市軌道交通車地通訊系統和車輛定位系統。2008年,我們做了編解碼器,車載主機。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Tranbbs記者:賈總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曾經說過:自2006年公司開始戰略轉型,重新制定公司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將企業發展成為智能交通領域的旗艦型企業作為企業的愿景,形成城市公共交通、高速公路交通、軌道交通及智能交通技術研究[FS:PAGE]院“三駕馬車加一個驅動器”基本企業經營框架體系。就目前階段看,哪個領域是主要業務領域,企業發展重點。
賈琳:中興智能交通技術研究院是整個公司的所有產品的研發機構,不包括工程和投標,主要包括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我們的產品有五條產品線。
在監控產品線上,主要是做公路的視頻編解碼器;
在射頻識別產品線上,我們有軌道交通的列車定位的產品,還有車次號識別的產品;
在無線通訊產品線上,我們主要有城市軌道交通車地無線通信產品,這個是我們主打的;
在智能公交產品線上,我們主要有車載主機、信號機、客流統計器,包括智能調度平臺;
在車牌識別產品線上,我們主要有高清電子警察、高清卡口、視頻事件檢測、城市交通綜合管理平臺。
這些產品都是帶生產的,不是由我們自己的工廠生產,而是由我們提供樣機委托加工的。因為我們背靠中興通訊,有一定的資金支持給我們,所以公司的產品很多。
Tranbbs記者:成為旗艦型企業需要做哪些工作?
賈琳:我們立志于做成旗艦型企業需要做的工作,首先我認為應該加強研發的隊伍,產品的研發的實力,新產品要完善,性能要提高,擴大營銷的渠道(包括多種銷售商模式),關鍵是要拓展市場,主要是以點帶面的這樣的方式去全面拓寬。目前公司的研發部包括產品中心和研發中心共有45人。市場中心10幾個人是單列出來的,主要用于大項目的集成解決方案,包括市場行業分析報告,商務,市場項目管理。
Tranbbs記者:中興在智能公交領域的主要產品和服務是什么?哪些產品或服務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賈琳:中興在智能公交領域的主要產品,比較核心的一個就是智能公交調度平臺、智能公交的車載終端和客流統計。車載終端主要是有GPS功能、語音播報、路上存貯,視頻的本地存貯,上傳、還有傳感功能,就是加傳感器,用于環保的。因為我們現在有個理念,就是現在公交車車輛多了其實還是有一定的污染的,它同時還可以作為一個環境檢測的移動節點。比如說某個區域內環境污染指數達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就要限制這個區域內的車輛數量,以此來控制這個區域環境的污染度。我們這個車是做交通和環保相關的,因為我們公司致力于智能交通物聯網,而物聯網肯定是要跨行業的。
Tranbbs記者:中興智能公交的主要業績有哪些?
賈琳:我們公司的智能公交產品和服務的主要業績,一個是參與編寫了《巴士快速交通技[FS:PAGE]術指南》,研究巴士快速交通的技術與運營規劃和車輛導航技術,此課題的研究結果可以為規劃和建設巴士快速交通線路的城市提供指導性的文本;二是昆明的實驗局和江蘇的地區的BRT。關于昆明的實驗局,早在2008年8月,昆明市計劃對人民路準BRT進行智能化改造,并敦促有關部門,包括公交集團、設計院等單位進行了論證、調研和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公交集團對公交智能化調度有了更加深入和詳細的了解,認識到了公交智能化對提高企業營運效率,改善城市環境具有極為積極的作用,并開始著手準備全集團的公交智能化改造。公交集團計劃從10月份開始到年底進行公交智能化的試驗,選取多條具有一般性的線路,由中興智能在公交集團選取的線路上進行了產品的測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關于江蘇地區的BRT我們提供了智能化調度的核心設備,包括車載設備和調度平臺,軟件硬件加上服務器。
Tranbbs記者:您認為目前我國智能公交行業處于怎樣的發展階段?智能公交在城市智能交通領域的地位是怎樣的?
賈琳:我認為1998年之前整個公交只起到了一個運載人的作用,到2005年的時候國家出臺了政策,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由此開始整個公交的改造,包括實時調度也好,檢測也好,甚至是到2008年以后特別是成都公交、昆明公交出現了一些事故,再加上公共交通一直存在扒竊等現象,提出了要做監控,對整個公交產業來講也是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特別是現在私家車與日俱增,道路非常受限制,那么必須要發展公共交通,更多地要提高它的運力,安全和質量、舒適度。
城市智能交通從理論上可以劃分為三塊:一個是城市交通信息化,包括誘導屏,交通誘導和綜合平臺;還有一個是浮動車、公交車的智能化;再一個就是平安城市。可以說公共交通是整個城市交通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涉及到整個城市的一個便民工程。
Tranbbs記者:您認為目前智能公交行業發展存在哪些問題?哪些因素是影響這個行業發展的關鍵。
賈琳:我認為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公交的項目運作周期比較長,不確定因素比較多。本來應該是各個城市都來優先發展公交,但是經濟危機爆發了,特別是中國投了4萬億搞基礎設施建設,各個城市都提出了建地鐵,這樣對公交的沖擊確實不小。很多比如已經申報并且已經批復的公交項目都停滯了,都去做地鐵。因為公交做一個項目,比如說10個億,而地鐵可能是100億,那么這個中間的空間就非常的大。很多政府,只要有錢都愿意去做[FS:PAGE]地鐵而不會去做公交。我認為這個是發展中存在的一個問題。
第二,對公交道路資源的利用率不夠高,也是跟智能化系統不高有關,可能有一些站臺人多,而車卻很少;有些站臺車輛空駛現象非常嚴重,我認為從技術上,智能化還不夠完善,還有很大的空間。現在只是提到了調度和監控,其實還有很多空間,包括車載里面的視頻監控、乘客服務,包括有些舒適度,空氣的質量等,因為國外在這方面做了很大的工作。現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客流統計,統計數據很不準確,這也是一個問題。
第三,建設投資問題。公交普遍虧損,投資如果由公交企業來,資金上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政府投資,政策上也不明朗沒有支持。那么公交事業的建設投資問題怎么解決呢?公交集團一般隸屬于各個市的市政公用局旗下的這么一個公司。市政公用局相當于一個城市的建委。建委是有資金的,每年投入的公交費用是有的,但是可能不足,比如說建BRT,涉及到買很多東西,一個BRT智能系統項目要四千萬,而它可能一年才有兩千萬。那么有一些部分,比如說電子站牌、自動售檢票這些可以先暫緩實施,等資金到位后再逐步實施,所以投資方面不是問題。現在逐步出現的問題是公交使用人員的抵觸問題,由于工作習慣需要一定的改變,同時視頻監控也會造成工作人員的反感,所以在推廣上具有一定的阻力。
我覺得從政策上講,不確定因素就是周期太長、審批時間太長、運作實施起來流程比較多。從技術上還有很多的空間可以去完善。應該說這兩年公交的發展略有放緩,因為2007、2008年特別是快速公交很多城市都批了,但是2009年實施的比較少,地鐵的沖擊是一個主因。實際上從整個公交發展來看還是比較迅猛的,據我們調研了解,某一個省份的二級城市,它整個今年的公共交通,包括物流車、出租車、長途車等投資了2.4億,用于改造車輛、購買新的車輛以及監控的建設,整個城市的形象工程的建設共2.4個億,像這樣的城市還是有很多。2.4個億的投資里面智能公交智能化上面的投資占大部分。當然了浮動車里面出租車、公交車、長途車也應該算是公共交通的。車輛的購買只是用了很少的一部分,主要的還是用于智能化改造上面,包括上調度、車載終端,包括移動電視、監控錄像、實時上傳等。而像蘇州、昆山這些城市都是當時批了要做,后來卻沒有做的。比如常州,原來它可能規劃7條快速公交線路,可能因為建地鐵,它只建了3條。今年城市有所轉變,因為地鐵建設耗資大[FS:PAGE],建設時間長,轉過來有一些地鐵項目又不批了。像常州就沒有批地鐵建設,它就選擇了快速公交建設。我認為在未來兩三年之內,快速公交建設會有一個快速的發展。一般是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城鄉結合部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一般都是用長途車,路邊安全性和運行效率都很低,而快速公交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也是城市大公交發展的一個趨勢。
綜述來講,我認為影響這個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在于,第一是政府的導向;第二技術的引進,就是他們對技術的理解和運用;第三,公交企業本身的因素。
Tranbbs記者:目前智能公交市場企業格局是怎樣的?有沒有壟斷性企業?
賈琳:智能公交市場企業格局從公共交通這個產業里面來說,設備供應商不下千家,就是做GPS的廠家,做系統集成的很多,包括做LED屏的;但是有調度平臺的廠家我知道的很少,有青島海信,北京中興智能,杭州銀江,北航天華、鄭州天邁。總的來說,海信在中國是走在前列的,肯定是第一位的,銀江和中興都在加緊,目前就是這樣的一個格局。如果是壟斷性企業就是指海信了。
中興在這個行業里一直都是比較低調的,因為我們背后有中興通訊支持,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來走路線,因為中興通訊和運營商的關系不錯,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運營商這個平臺來運作。城市交警項目和高速公路項目,都是靠著我們自己的力量。由于我們公司集成資質的問題,還是希望以代銷渠道為主,會以集成和設備供應商并舉。2005年開始我們在城市智能交通方面,每年的收益就有上億。主要是有一些大的項目支撐,包括一些產品的渠道。還有一些電子警察卡口產品,因為這個產品不光能用在城市交通上,在高速公路上也可以用,我們在這一塊做的比較多(比如陜西、河南、麗江等),我們在高速公路上有很深的資源。
Tranbbs記者:針對中興智能公交的主要產品和服務,分別介紹一下這個產品或服務的技術發展現狀,未來發展趨勢?
賈琳:中興在硬件上,就是車載設備方面。把物聯網的里面,有環保的元素,我想這個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我比較了解其他商家的產品。海信的433MHz的車載設備,他的功能就是有一個RFID的功能做到了車載設備里面。但是目前能跟TD網絡兼容,能夠傳視頻實時圖像的,只有我們公司能做,車載設備,包括我們的調度平臺都可以做的,另外我們還加了傳感功能,目前我們已經在開發系列產品。我們的車載設備針對公交、出租、長途都有。比如車載實時視頻。本地儲存也好[FS:PAGE],實時視頻流也好這是一代,再下面我們會像數字高清廣播(DMB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加進來,包括收看車載電視、MP3的下載,向公交信息服務方面發展。
3G技術上,我們的3G技術是用的中興的模塊,我們有比較成熟的技術在跟中國移動物聯網上合作上是頂級的合作商。目前只有鹽城的項目用3G來實現了BRT公交車輛的實時視頻傳輸系統
Tranbbs記者:您怎么看未來三至五年,我國智能公交發展的市場前景,原因是什么?
賈琳:未來三至五年,中國智能公交肯定是一個爆炸性的發展,現在國內整個公共交通車輛18.8萬輛,出租車也有幾十萬輛,都面臨的一個智能化改造的問題,包括它現在已經上的一些系統,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成本的不斷降低,未來幾年肯定是一個爆炸性的發展。因為,現在包括北京在內的道路資源確實特別有限,那么限制私家車的措施,除了收購之外就是快速發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運載能力。公交分為兩塊,一個是常規公交,另一個是快速公交,其作用是城市道路干線運輸的,可以解決城鄉結合部或者新舊城區之間的道路資源不足的問題。所以城市規劃上就會有一個全城市范圍的規劃。
相關文章
交技發展:穩健發展的智能交通集成商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產品銷售等業務,其中公司近三年的業務收入中約90%來自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并在該細分市場上擁有約6%以上的市場份額,常年處于行業的第一梯隊;公...
上海交技公司的智能交通系統集成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業務。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智能交通系統項目的解決方案和集成服務。
蘇州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全國推廣
3月15日起,我市市區實施部分道路機動車“禁左”規定,不少市民對于回家繞行的煩惱不無感慨。祝辰介紹說,這套系統在北美幾個主要城市已經應用,“紐約市采用該原理的系統后,道路通行量提高3倍、通行速度增加2倍,每年可減少200萬小時...
智能交通領域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圖)
視頻分析與識別(video analyzing and recognition)技術指的是使用計算機從視頻中通過計算算法軟件進行運算和分析,提取視頻中的有用信息,完成這一信息提取和理解的一項技術,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計算機對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