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創科技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隨著2012年全國兩會的召開,食品安全問題也將再次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地溝油”余溫仍在,茶葉“農殘超標”又粉墨登場, 果凍、老酸奶“工業明膠”事件話題正濃,“問題蜜餞”又成焦點,……這一連串事件不斷挑戰著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
造成這一切的根源是我國目前食品安全管理手段依然薄弱,而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食品從源頭到終端的質量安全監管正在逐步發揮著巨大作用。
“用物聯網電子監管技術,賦予每一件藥品、食品一個獨一無二的20位電子身份證號碼,實現一件一碼,全程追溯和召回。信息對稱了,假冒偽劣產品還能存活下去嗎?”一位全國政協委員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說。
這套系統真的有效么?帶著種種疑問,筆者來到中國供應鏈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的領軍企業——北京愛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據公司董事長謝朝暉介紹,質量追溯系統的應用原理是生產企業采用自動識別技術和軟件技術,在生產過程中,以一維條碼、二維條碼或電子標簽等為載體,為每一個獨立產品建立一個“身份證”,并將全部產品的身份信息采集到數據管理平臺,就可以精準地實現產品的追蹤、追溯、召回。
愛創科技一直專注于中國供應鏈產品質量追溯系統開發和應用實踐,該公司己完成了藥品電子監管首家試點單位的藥品生產線電子監管改造工作,是行業的先發者,并在藥品電子監管市場占有50%以上市場份額。
當前中國,各地區、各行業發展不均衡,保證整個鏈條不脫節,還需要各部門、各行業的緊密配合。但不可否認的是,市場對建立這一系統的要求已越來越強烈。
同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也表示,以前當出現問題后,需要采取人海戰術,花很長時間才基本上控制問題產品,現在借助電子監管網絡,可以在10分鐘內查清數量和流向,為快速控制問題產品提供保障。
地方政府已經開始行動。在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會議上,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志寬指出,北京年內將完善科技支撐體系,強化食品安全技術保障。工商部門將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追溯平臺,奶粉追溯平臺是本次建設的重點。占中國農產品出口四分之一、出口量連續八年位居全國第一的山東省,也正積極構建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若想從“源頭”到“結尾”根治各類食品問題,就必須做到全程全面監管,確保各監管環節無縫銜接,從而把握每一道質量關,阻截違法犯罪份子偽造、仿造的一切通路,對其產品身份設定唯一性,讓其無空可鉆。
在產品出廠[FS:PAGE]后,消費者可通過先關渠道第一時間對產品生產全流程進行查看,確保食用產品的安全性!而應用一套完備的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是確保食品安全的基礎,也是重新建立老百姓對食品消費信心的必要環節。今后愛創將給行業帶來哪些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
深圳構建食品安全體系 用物聯網“處理”地溝油
深圳市政協委員趙杰的提案劍指食品安全,建議我市建立有效的食品流通過程物聯網監控體系,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
十二五中國將推進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
以物聯網技術助推食品安全監管
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成因紛繁復雜,除了管理體制機制方面外,人們普遍認為,食品安全監管的科技含量低是不容忽視的因素。如何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從而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山東省科技情報研究所自2011年就組織開...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安全局領導現場考察和點評RFID供港蔬菜溯源項目
12月17日上午,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俞太尉局長來到番禺區供港蔬菜企業——區泰記農副產品(廣州)有限公司,就廣東檢驗檢疫局信息中心與番禺檢驗檢疫局合作的RFID供港蔬菜溯源項目進行了現場考察和點評,對該項工作給予了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