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復先:“數字校園”到“智慧校園”的“補課”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教育信息化建設一直以來備受重視。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興起,高校紛紛開始建設“智慧校園”。賽迪網記者邀請了中國信息化專家高復先教授特別撰文。正文如下:
問題:十年前興起的“數字校園”建設,有些高校并沒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如今又要搞“智慧校園”建設,是可持續發展嗎?“智慧校園”建設,說到底,是要建設一批智能化或智慧的應用系統,如智慧教職員管理系統、智慧學生管理系統、智慧教學系統、智慧科研系統和智慧后勤系統等等,它們與數字化系統是什么關系?或者說,跳過數字化應用系統,能建立起智慧化應用系統嗎?
回答:相信大多數高校信息化主管領導、信息中心負責人、IT骨干和教職員工學生的回答都是一致的——不是可持續發展;是承上啟下的關系;是不可能的。
舉例:某高校的教師管理、學生管理、課程管理、教室/實驗室管理等四個應用系統,在“數字校園”建設的十年間,一直以四個“信息孤島”在運行使用,因為是不同的開發商提供的軟件,沒有統一的數據標準,沒有校方的統籌協調,自然是各自自成系統,數據自采自用。學校信息中心也曾做過整合的努力,但因方法不當,投入不夠,沒有實效。這一“頭痛”問題,會隨著“智慧校園”建設而解決嗎?
正確思路:選擇科學實用的方法,搞好數字化“補課”,即在有效地整合這四個應用系統、消除“信息孤島”的基礎上進行智慧化建設。
什么是科學實用的方法呢?
不要再做這四個孤立應用系統之間的數據接口了,不要再用數據接口技術或變相的數據接口技術來實現這四個孤立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了。因為,在高校信息化應用中,教師、學生、課程、教室/實驗室的關系極為緊密,各種應用程序將不斷地增多和更新,特別是在采用更先進的信息感知、傳輸、處理部件和技術之后,這種變化會更為顯著,靠做數據接口就做不完、跟不上。最簡單、最便捷、也是最科學的辦法,就是統一數據標準,建立穩定的數據結構,讓所有應用程序都直接存取(寫-讀)共享的數據庫。這就是所謂的主題數據庫(如下圖所示)。

圖. 主題數據庫支持的教務管理系統的主要子系統開發和運行
&[FS:PAGE]nbsp; 我們這里講的“主題數據庫”和有些人講的“主數據”是不一樣的。我們強調數據環境的改造或優化提升,不是對四個應用系統已有數據堆積的抽取、轉換或交換,而是從數據源頭按統一的數據標準采集,傳輸到各主題數據庫進行集中管理和使用;這就要求搞好數據流分析,理順數據流關系,實現對數據庫的共建共用,而共建共用的過程就是信息共享的過程。
必要的討論:高校信息化建設中應用系統的開發和集成,是校領導、信息化負責人和師生員工都十分關心的。在“數字校園”建設上是如此,在“智慧校園”建設上更是如此。因此,需要討論有哪些數字應用系統需要做好“補課”,采取什么方法來“補課”較為有效。
相關文章
建設智慧校園 服務大學發展
作為最早成立信息化辦公室的中國高校之一,華東師范大學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將以信息化支撐學校各項事業發展和創新作為學校創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重要保證,學校信息化工作卓有成效,亮點不斷。
武漢智慧校園功能升級 電子學生證開始應用
孩子校園出入時間,能精確到秒即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消費,哪怕是買瓶水,家長也能隨時知道。武漢建設智慧城市有了校園實踐,昨日,市二中副校長任能祥展示了“智慧校園”的便利。
亞教網素質教育云助力數字校園升級為智慧校園
亞教網素質教育云助力數字校園升級為智慧校園,亞教素質教育云平臺以其先進的平臺構建技術和理念為中國中小學校提供了一套校園信息化建設升級方案,幫助學校由數字校園升級為智慧校園。
浙江移動助力嘉興教育信息化 試點智慧校園項目
繼智慧交通、智慧旅游之后,智慧校園也在嘉興市應運而生。中職學校校園信息化建設暨智慧校園項目推進會在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舉行。這也意味著,嘉興市校園信息化建設又邁出了一大步,未來嘉興校園或將迎來“智慧時代”。
福州市與中國電信簽訂“智慧校園”合作框架協議
近日,福州市教育局與中國電信福州分公司舉行“智慧校園”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福州市教育局局長、中國電信福州分公司總經理、五區分管教育相關領導出席簽約儀式。會上,福州市教育局、中國電信福州分公司領導分別在《“智慧校園”戰略合作框架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