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智能交管”不給力
[ 導讀 ] 當全世界的眼球鎖定于倫敦奧運賽場上的精彩瞬間時,倫敦城“尷尬”的一面也沒能逃過人們的視線。蜂擁而來的海量游客使奧運會期間的倫敦“氣喘吁吁”。
路面交通堵塞,地鐵中途冒煙,纜車空中懸停……
當全世界的眼球鎖定于倫敦奧運賽場上的精彩瞬間時,倫敦城“尷尬”的一面也沒能逃過人們的視線。蜂擁而來的海量游客使奧運會期間的倫敦“氣喘吁吁”。
據倫敦官方統計,奧運會之前,整個倫敦交通系統可承擔每日1200萬人次的客運量,隨著奧運會的到來,每日客流量已經達到1500萬人次。
由于奧運賽場幾乎遍布倫敦東南西北各區,往返于各賽場之間的大量游客使原本已經相當擁堵的倫敦交通雪上加霜。
事實上,為解決巨大的客流量所帶來的問題,在奧運會之前,倫敦交通局已斥資65億英鎊改善交通運輸能力,包括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ITMS),改造世界最古老的地鐵系統,建造48公里長的奧運專用車道,在奧運村附近啟動英國第一個城市纜車系統等。
據了解,ITMS系統能夠利用路面感應器、衛星等高科技手段實時獲取道路交通數據,經過計算機分析后,對路面交通進行有效分流和引導,最大限度地保證路面交通暢通。
奧運會期間,倫敦交管局除了及時通報實時交通擁堵點外,還在每天上午將次日可能出現的交通擁堵點通過短信、電子郵件等方式送到千家萬戶。
而耗資4400萬英鎊的纜車系統則連接了倫敦東部泰晤士河南岸的北格林威治競技場與北岸的埃克塞爾展覽中心這兩個奧運會重要比賽場館。該系統總長1100米,能同時對開34輛纜車,每小時向同一方向可最多運送2500人,乘客可以在5分鐘之內穿梭于兩岸之間。
此外,倫敦政府還鼓勵當地人在運動會期間選擇在家辦公,并鼓勵游客去比賽場所時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盡管倫敦作出了種種努力,但是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依然用“滅頂之災”來形容當地的交通狀況:7月31日,倫敦地鐵冒煙導致大量乘客滯留;8月3日晚,一輛滿載記者的奧運雙層大巴在奧體公園附近撞死一名28歲的男青年……
事實上,從1896年第一場現代意義上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雅典舉辦開始,交通問題一直是決定奧運賽事能否成功舉辦的關鍵一環。
&nb[FS:PAGE]sp; 1996年,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夏奧會可能是奧林匹克史上最有資格被稱為“交通災難”的一屆公交車司機迷路、運動員差點遲到錯過比賽。自此,國際奧委會不得不把交通以及其他運輸保障能力列為奧運會備選城市的重要考察項目。
2000年,悉尼奧運會首次引入“奧運專用車道”,以保證為奧林匹克家族的運動員和相關人員提供安全可靠的交通保障。此后,2004年雅典奧運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都沿用了這一做法。北京更是在距離奧運會開幕式19天前就啟用奧運專用通道。
然而,奧運通道在英國似乎并不受歡迎。當奧運交通計劃公布以后,當地工作人員認為這樣的安排忽視了他們的需求。因為奧運期間違規使用奧運專用車道的司機將面臨130英鎊的罰款。
為此,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表示,由于大多數觀眾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比賽場地,奧組委將關閉部分專用通道,避免交通堵塞。
悉尼大學運輸與物流學院主任戴維·海舍爾則表示,倫敦與悉尼兩個城市間有許多相似之處,倫敦本可以借鑒悉尼奧運會的經驗:把更多的私家車、小汽車“趕”下馬路,最大限度地使用公交、地鐵等公共運輸系統。
當全世界的眼球鎖定于倫敦奧運賽場上的精彩瞬間時,倫敦城“尷尬”的一面也沒能逃過人們的視線。蜂擁而來的海量游客使奧運會期間的倫敦“氣喘吁吁”。
據倫敦官方統計,奧運會之前,整個倫敦交通系統可承擔每日1200萬人次的客運量,隨著奧運會的到來,每日客流量已經達到1500萬人次。
由于奧運賽場幾乎遍布倫敦東南西北各區,往返于各賽場之間的大量游客使原本已經相當擁堵的倫敦交通雪上加霜。
事實上,為解決巨大的客流量所帶來的問題,在奧運會之前,倫敦交通局已斥資65億英鎊改善交通運輸能力,包括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ITMS),改造世界最古老的地鐵系統,建造48公里長的奧運專用車道,在奧運村附近啟動英國第一個城市纜車系統等。
據了解,ITMS系統能夠利用路面感應器、衛星等高科技手段實時獲取道路交通數據,經過計算機分析后,對路面交通進行有效分流和引導,最大限度地保證路面交通暢通。
奧運會期間,倫敦交管局除了及時通報實時交通擁堵點外,還在每天上午將次日可能出現的交通擁堵點通過短信、電子郵件等方式送到千家萬戶。
而耗資4400萬英鎊的纜車系統則連接了倫敦東部泰晤士河南岸的北格林威治競技場與北岸的埃克塞爾展覽中心這兩個奧運會重要比賽場館。該系統總長1100米,能同時對開34輛纜車,每小時向同一方向可最多運送2500人,乘客可以在5分鐘之內穿梭于兩岸之間。
此外,倫敦政府還鼓勵當地人在運動會期間選擇在家辦公,并鼓勵游客去比賽場所時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盡管倫敦作出了種種努力,但是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依然用“滅頂之災”來形容當地的交通狀況:7月31日,倫敦地鐵冒煙導致大量乘客滯留;8月3日晚,一輛滿載記者的奧運雙層大巴在奧體公園附近撞死一名28歲的男青年……
事實上,從1896年第一場現代意義上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雅典舉辦開始,交通問題一直是決定奧運賽事能否成功舉辦的關鍵一環。
&nb[FS:PAGE]sp; 1996年,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夏奧會可能是奧林匹克史上最有資格被稱為“交通災難”的一屆公交車司機迷路、運動員差點遲到錯過比賽。自此,國際奧委會不得不把交通以及其他運輸保障能力列為奧運會備選城市的重要考察項目。
2000年,悉尼奧運會首次引入“奧運專用車道”,以保證為奧林匹克家族的運動員和相關人員提供安全可靠的交通保障。此后,2004年雅典奧運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都沿用了這一做法。北京更是在距離奧運會開幕式19天前就啟用奧運專用通道。
然而,奧運通道在英國似乎并不受歡迎。當奧運交通計劃公布以后,當地工作人員認為這樣的安排忽視了他們的需求。因為奧運期間違規使用奧運專用車道的司機將面臨130英鎊的罰款。
為此,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表示,由于大多數觀眾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比賽場地,奧組委將關閉部分專用通道,避免交通堵塞。
悉尼大學運輸與物流學院主任戴維·海舍爾則表示,倫敦與悉尼兩個城市間有許多相似之處,倫敦本可以借鑒悉尼奧運會的經驗:把更多的私家車、小汽車“趕”下馬路,最大限度地使用公交、地鐵等公共運輸系統。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倫敦奧運會上自動化技術應用大揭秘
倫敦奧運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為了確保倫敦奧運會的順利進行,英國政府投入了數十億美元資金。奧運會能否圓滿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力、通訊、數據處理等技術基礎設施的正常運營。盡管,為了安全穩妥和確保可靠性,2012倫敦奧運會項目...
08月03日 22:51互聯網
揭秘倫敦奧運會中的云計算
2012倫敦奧運會開幕式雖然不像北京奧運那樣美輪美奐,但是對于人文和技術的應用卻讓人印象深刻,傳統文化和最新科技通過創意得以交匯融合,甚至當你走在奧利匹克體育場,你的腳步可能同時就帶來閃爍的電能。
08月22日 22:43國脈物聯網
倫敦建成智能交通網 地鐵與纜車無縫對接
1863年1月全球首條地鐵在倫敦誕生開始,地鐵便在世界各大城市被復制,經過150年歲月,如今的倫敦地鐵已經不是世界上里程數最長,站點數最多,規模最大的地鐵。但是,倫敦地鐵讓倫敦成為了世界上最有立體感的交通樞紐大都市。
12月27日 18:27大河報
盤點倫敦奧運會中安防監控與物聯網技術
本屆倫敦奧運會自7月27日開幕到8月12日閉幕,歷時十多天,在這段時間里,大家的眼球都被吸引著,連公交車和地鐵上都聽到有人在談論奧運會,名副其實的全民奧運了。對于歷屆奧運會來講,安防監控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倫敦奧運會更是有過之...
08月16日 15:28慧聰安防網
智慧倫敦或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的范本
2012年,注定是倫敦不平凡的一年。倫敦將作為主辦城市,向全世界展示一個煥然一新的英國。數字科技悄然復興了整個城市,現代化的信息與科技觸角蔓延至城市的每個角落:交通,公共場館、公共服務、政府事務、文化、教育、科研。
09月04日 13:08國脈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