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打通泉城“經脈”
自今年開展泉城“治堵”工作以來,濟南市交通管理部門通過科學的論證調研,采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對多處城區交通擁堵“重災區”進行“智慧交通”改造,成功打通了城市道路“經脈”。
“會思考”的
智能控制信號燈
順河高架南口的玉函路與馬鞍山路交匯處一度嚴重“梗阻”,一早一晚上下班高峰時段,順河高架經常“上得去,下不來”。濟南交警部門經實地調研勘察和流量測試得出的數據顯示,高架路下橋車輛是橋下車輛的近兩倍,兩股車流都存在著左轉或右轉的問題,與直行車流的交織導致通行效率低。
今年2月,濟南交警支隊市中大隊在順河高架南口進行了實驗,將中心護欄向東側偏移2米,增加了一排左轉車道;在下橋口處開辟了調頭口,提前引導車流;調整路口信號配時,實現南北錯時放行。經過反復論證和數據分析,7月初正式對該路口實施“智慧交通”改造。
據介紹,交警部門在全市第一次設置了“車流感應交織區”,即在南郊賓館小橋路口至順河高架下橋口鋪設了4處地磁流量檢測器,根據檢測器斷面的流量監測實現與智能控制信號燈之間的數據交換、自動調節。同時,設立全市首個“會思考”的智能控制信號燈,根據4個斷面的地磁流量檢測器檢測到不同方向來車的排隊情況,信號燈會自動調節放行或延長放行時間,給交織區的車輛一個清空時間。
記者了解到,自從進行“智慧交通”改造后,該路段擁堵報警下降27%,道路通行率提高20%,高峰時段持續時間減少15分鐘,“治堵”成效明顯。
“綠波”“紅波”協調
暢通大動脈
緯二路、英雄山路、103省道是相互連接、貫穿濟南市南北中軸線上的一條交通大動脈。據濟南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曹鳳陽介紹,目前這條交通“大動脈”早高峰由南向北流量較大,晚高峰由北往南流量較大。
根據交通流量特點,濟南交警支隊對緯二路、英雄山路、103省道沿線32處信號燈路口的路口間距、路口流量、路口間的通行時間等交通信息進行采集,研究了早晚高峰、平峰等6套路口信號配時方案,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交通信號優化配時措施。
在交通高峰期,交警部門采取了控制入市車輛、疏散出市車輛的信號控制策略,通過“相位差”和“綠信比”兩個信號控制參數的調整,實現進市方向“紅波”控制,即車輛相對多遇紅燈信號,綠燈通行時間相對較短;相反,出市方向“綠波”控制,即車輛多遇綠燈信號、綠燈通行時間相對較長,達到了進市車輛較慢出市車輛較快,減少市區交通總量緩解交通擁堵的目的。
根據交警部門統計的數據,自從采取紅波綠波[FS:PAGE]協調控制的信號配時方案后,該路段交通高峰期通行能力分別提高了10%、18%、9%;而在交通平峰期更為明顯,分別提高了15%、28%、30%。天橋南頭、經四緯二、八一立交南頭、英雄山路二七南路路口、英雄山路二環南路路口等5個交通節點的交通狀況得到了明顯改觀。
可變車道
緩解交通“潮汐”
根據交通高峰期和平峰期的車流量不同,機動車道可以變換導向,向前方或者側方分流,這無疑將對緩解具體節點的擁堵起到一定作用。近日,濟南市首條“可變車道”現身經十路。
據交警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經十路與環山路口是交通“潮汐”現象較為典型的路口。所謂交通“潮汐”,即每天早晨進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而晚上則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更是加重了擁堵現象。針對該情況,在交通導流改造中采取可變車道的方式進行交通組織,即早高峰進城車輛多時,增加進城方向車道數,減少出城方向車道數;晚高峰出城車輛多時,增加出城方向車道數,減少進城方向車道數。
記者在經十路環山路口看到,這條長約35米的可變車道路面顏色是綠色,上邊標著“可變車道”。同時,在信號燈旁邊也用綠色的標識牌標志著“可變車道”,供過往司機辨認。東口護欄開口處,則是一處長條形的電子顯示屏指示由東往南的左轉彎車輛何時可進入可變車道。
記者看到,當由東往西的直行和左轉信號燈都變為紅色時,此時顯示屏上顯示的字為“允許左轉車輛進入左側可變車道”,左轉車輛進入該車道等候,當左轉放行時,車輛直接在此左轉。但是當放行東西方向的直行車輛時,顯示屏上的字變為“禁止左轉車輛進入左側可變車道”,此時這段可變車道為由西往東的直行車道。此外,這條可變車道的開口處還設有一個可以調頭的標識,調頭車輛可在此調頭。
在可變車道啟用后的這段時間中,由于交通標識清晰明顯,過往司機經過時只需看交通標識就可清晰地知道這條可變車道如何使用,大大提高了該路口的通行能力。
相關文章
不要以為海信只有彩電 智慧交通新賽道正提速
“當你在一個建筑物過多的大城市里建設時,就不得不用一把剁肉的斧子為自己開路。”這是現在紐約的締造者,曾經紐約市建設部長羅伯特·摩西的形容。由此可見一座城市改造的艱難程度。尤其是在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如何...
助建智慧交通 車路協同發展廣受認可
世界充滿了種種奇妙的變化與現象。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汽車已經從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漸轉變為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多國立足本國實際,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戰略規劃。我國作為經濟體量巨大的發展中國家之一,積極營造良好的發...
中國未來城市智慧交通
瑞典國家公路管理局(SNRA)和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在 2006年初宣布試征“道路堵塞稅”,希望減少交通堵塞,提高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為了使收費系統行之有效,必須尋找一種用于識別車輛并進行計費和收費的方法。在 IBM...
2024智慧交通市場規模將達1300億美元
智能交通市場包括新聞廣播、娛樂、緊急通信服務等細分市場,預計未來幾年全球乘客信息系統市場趨勢將顯著增長。據報道,到2024年,全球智能交通市場的全球乘客信息系統預計將以2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近年來,智能技術在運輸領域的...
5G賦能智慧交通 車聯網將走向歷史新階段
日前,第二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未來交通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展覽會以“交通新時代產業大格局”為主題,重點展示國內外綜合交通產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中國移動相關專家在會上表示,5G是汽車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