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共享共用 “智慧闵行”描画高效便捷蓝图--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政府管理共享共用 “智慧閔行”描畫高效便捷藍圖

專家觀點
東方網
2012-09-04
[ 導讀 ] 智慧城市像什么?各類信息技術應用,是各部門爭相上馬各自為政,最終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還是互聯互通,構建高效便捷的信息網絡?政府管理,是像鐵路警察,各管一段,還是共享共用,形成1+1>2的合力?

  智慧城市像什么?各類信息技術應用,是各部門爭相上馬各自為政,最終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還是互聯互通,構建高效便捷的信息網絡?政府管理,是像鐵路警察,各管一段,還是共享共用,形成1+1>2的合力?

  閔行是上海市“無線城市”建設及TD網絡建設與應用的試點示范區,至6月已累計完成信息管線集約化建設1140溝公里,寬帶網絡接入能力實現全覆蓋,建成3G基站860余座。記者采訪發現,“智慧閔行”建設,從一開始便與IBM公司合作為智慧城市進行了基本框架“頂層設計”,并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統一規劃了七大領域的47個重點建設項目。

  “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感知民生、互聯信息、智能管理、共享共用",實現政府的精細化管理、精準化服務,這才是"智慧閔行"的精髓所在。”閔行區委書記孫潮說。

  感知民生,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閔行“歐風花都”小區的居民肖安莉沒有想到,退休以后反倒開啟了全然不同的數字生活

  早上,肖安莉打開電視,通過IPTV里的智慧閔行社區頻道,先看看天氣情況,提醒先生和女兒及時加減衣物,再查查周邊路況,告知家人駕車走哪條路最快。家人上班上學后,她繼續“問計”IPTV:周邊菜市場的菜價什么行情;買米、送水之類的,就點擊“在線管家”,讓最近的超市送貨上門;有個頭痛腦熱的,IPTV操作界面上還提供社區醫院預約掛號服務,到點再去也不遲。“哎呀,現在生活真是太方便、太精彩啦!”肖安莉說。

  “歐風花都”小區所在的古美路街道,正是上海智慧社區建設試點街道。“智慧閔行的建設,必須以居民的需求為導向,對各類新技術開展有特色的典型性應用和創新性應用,最終目的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的水平,惠及百姓。”閔行區區長莫負春說,“智慧閔行”建設應該體現出現代化的理念、智慧化的服務和標準化的規范。

  別看只是在家用電視遙控器輕點了幾下按鈕,背后卻是一個涉及公共服務、城市管理、社區治理、政務辦公四大領域的智慧社區一體化平臺。這個平臺對于信息進行收集匯聚、交叉處理,包含有“我的醫療”、“健康導航”、“居家服務”、“數字教育”、“公用事業”等13個板塊,它們與閔行區政府各委辦局的電子政務系統相連,將政府的各個服務系統通過IPTV延伸到居民家中。

  肖安莉最近患過一次急性咽炎,她通過IPTV智慧閔行社區頻道在社區醫院掛號、就診,回家一看,包括就診時間地點、主治醫生、診斷結果、處方結果等就診詳情,都被清清楚楚地錄入了自己的“電子健康檔案”,隨時可[FS:PAGE]以查閱。小小一份“電子健康檔案”,折射出的卻是閔行區公共衛生服務理念的轉變。

  閔行區為社區居民發放健康卡,為醫務人員建立績效卡,記錄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管理的全過程信息,做居民健康的“守門人”。目前已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186.7萬份,還建立了區域影像診斷中心、心電圖診斷中心、B超診斷中心和綜合會診中心,將社區影像片、心電圖全部上傳會診中心復核診斷,并探索電子健康檔案在全市醫療機構共享共用。“我們希望通過對居民個性化的健康管理,使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從"發病管理"向"發現管理"轉變,從"單純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加疾病管理"轉變。”閔行區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說。

  智能管理,改善城區宜居環境

  閔行區莘莊城區和滬閔路七莘路一線,一直是早晚高峰交通擁堵路段。去年底,閔行區交通信息化一期工程建成,進出莘莊城區的5個方向,豎起了5塊可變信息標志,用綠、黃、紅三色提示駕駛員前方路況。

  35條“綠波走廊”在莘莊城區和滬閔路七莘路一線形成,擁堵狀況馬上有改善,這些路段車速平均提高了5%—8%,高峰時段主要交叉口排隊等待時間減少,節能減排的效果也十分明顯。

  讓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區宜居、宜業環境,一直是“智慧閔行”建設中的重頭戲。“信息化技術固然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但也要防止一些部門在缺乏總體考慮和深入論證情況下,盲目爭上項目,造成新的資源浪費。”閔行區副區長蔡小慶說,如何整合資源,讓有限的政府管理資源服務更多的百姓,才是智慧城市建設中應當優先考慮的問題。

  閔行區首創的城市綜合管理“大聯動”機制,就是信息化助力城市管理的生動案例。

  閔行區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區級城市綜合管理和應急聯動中心,先后整合了公安110指揮中心、城管網格中心、民生熱線等,將52個職能部門分管的社區警務網、治安巡訪網、圖像視頻網、城管執法網、市政服務網等多張原先各自為政的網絡,合并為一張城市綜合管理“大網”。

  盡管“大網”下面還有13個街鎮“中網”,以及由街面巡管網格和社區巡管網格組成的“小網”,可對市民來說,與百姓生活和城市管理有關的投訴、舉報或建議,只要撥打一個電話962000,在“大聯動”機制下,什么問題該找哪個部門,業務受理、派發、協調和處置,迅速實現內部流轉。

  “大聯動”也讓各個部門從推諉扯皮變為相互補臺。以前,市民通過熱線電話反映的問題逾期難以辦結,往往就是卡在了“三不管”環節,自從閔行區啟動“大聯動[FS:PAGE]”后,對市民來電的辦結率建立了嚴格的跟蹤機制,防止962000將處理來電任務派到相關部門后又石沉大海。有些“三不管”問題,由閔行城市綜合管理和應急聯動中心牽頭協調相關部門“聯合出擊”,最終迎刃而解。

  信息共享,創新優化社會管理

  食品安全無小事。今年,閔行區內的盒飯生產企業,多了一道“緊箍咒”。閔行區食藥監分局開發的食品安全實時監控信息平臺覆蓋到了區內35家盒飯生產企業。通過安裝在企業端的監控平臺,食藥監部門可以隨時掌握盒飯加工企業的原料采購渠道、菜譜及配菜加工操作環節,實時監管。這些信息可以實現政府部門間的共享,一旦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可對問題產品實行追溯。

  信息系統的建設,通常投入不菲,在閔行區,不允許硬件上的“重復建設”,通過政府部門間的信息共享,致力于創新優化社會管理,實現從以政府自我為中心、部門職能為邊界,向以服務對象為中心、需求為導向的轉變。

  網上行政審批平臺的建立,一開始曾經令很多部門感覺“不適應”,可是隨著平臺的開通運行,各方漸漸嘗到了甜頭。2010年11月,閔行區網上行政審批平臺成功與市工商、稅務、質監條線系統打通后,解決了工商、質監、稅務三部門審批材料二次錄入的問題。據測算,條線打通后,工商業務人員減少了25%的輸入量,質監業務人員減少了75%的輸入量,稅務業務人員減少了60%的輸入量。

  “信息共享機制,帶來的不僅是工作量上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傳統的政府管理模式,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閔行區工商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網上行政審批平臺上線前,內資企業設立的平均審批時間為6.6個工作日,平臺上線后,平均審批時間縮短到了5.3個工作日。

  “智慧閔行”建設中,一個更為高效便捷的藍圖已經勾畫。“到2015年,閔行區將基本形成一個中心、兩大公共庫、三個面向、四大支柱為主體的"智慧閔行"基本框架”。閔行區科委主任費霞說,一個中心,是指智慧中心,用來“集成”展現城市核心信息,方便各管理部門從整體上對全區動態進行把控。兩大公共庫,分別是指基本信息庫和決策咨詢庫。三個面向,是指“智慧閔行”的建設,將面向政府、面向企業、面向居民。此外,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則是撐起“智慧閔行”的四大支柱。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