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發明防盜鎖讓電動車自動報警
李強為有效防止電動車被盜,滕王閣派出所的民警搞起了科研,他們以多年偵破案件的經驗,成功研制出電動車智能防盜鎖。
民警李強告訴記者,滕王閣派出所轄區居民樓房眾多,居民小區居住密度大。轄區居民的電動車被盜案時常發生。轄區有電動車總數約1300輛,僅今年一至四月份,轄區內電動車被盜案件就有54起。為此,派出所領導突發奇想——是否可以研制一種智能化的防盜鎖。
“物聯網”引入
智能防盜鎖系統
說干就干,去年6月份,老民警和懂得電子技術的年輕民警組成科研小組,各自提出想法。他們決定從平時破案的技偵手法入手,結合現有的防空設施,使智能鎖能第一時間和民警“對話”。
有了這一初步輪廓后,民警們又找到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尋求技術支持,最終想到叫“智慧地球”的“物聯網”。它是一種物物相聯的智能化網絡,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傳感器等信息傳感設備;也就是把嵌入可識別智能芯片的物品與物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網絡。考慮到這一設備目前還沒有被運用到這一領域,民警們決定將“物聯網”引入智能防盜鎖系統。
安裝可識別智能芯片
異常移動“通知”門衛
市局網安支隊和滕王閣派出所的民警一起研究和探討有效的防治途徑——能否在電動車和車鑰匙上嵌入可識別智能芯片,一旦電動車沒用配套鑰匙時被移動,其上面嵌入的可識別智能芯片發出的信號就能與接收裝置形成一個回路,從而了解到電動車的動向。
這一構想確立后,市局網安支隊又立即與有關商家就如何利用物聯網技術為小區電動車安裝防盜項目進行了相關研究和探索:即在小區業主的電動車和車鑰匙上安裝可識別智能芯片(報警裝置),并在小區大門設置報警信號接收系統,以達到電動車與小區大門設置的報警信號接收系統形成回路,一旦電動車沒有用配套鑰匙打開駛出小區,門禁系統接收到電動車發出的信號后會自動報警,可以使小區門衛第一時間發現電動車的異常移動,第一時間進行控制,防范電動車被盜案件的發生。
研發成功免費在轄區試點
去年12月,滕王閣派出所在轄區一個封閉式小區進行了試點,免費為小區部分居民的電動車和小區大門安裝了報警裝置。試點一段時間后,效果十分明顯,小區內電動車被盜案件由先前的時有發生轉變為零案發。
李強介紹說,去年12月在兩個小區安裝完成電子防盜系統后,沒有發生電動車盜竊案,實現了試點建設小區的電動車被盜案件零發案[FS:PAGE]率。之后,又在轄區四個小區進行了免費試點安裝,目前已經完成了試點小區共130輛電動車的智能電子“鑰匙”的安裝建設工作,效果明顯。
智能防盜系統
實現與民警“對話”
李強告訴記者,目前派出所正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建設公共封閉式停車場并建設防盜裝置,在道路、巷子等路面設置一些固定信號接收探頭以及便攜式手提信號接收設備。為了讓該系統更加智能化,他們正會同相關部門探索人防與技防相結合。每個建設小區值班室均有派出所所長、教導員和治安分管副所長的手機號碼,保證24小時可以隨時聯系得上,一旦發現可疑情況,值班員可以直接撥打電話報警。
當只有“母標簽”(電動車上可識別智能芯片)而沒有“子標簽”(車鑰匙上可識別智能芯片),或者是被盜的電動車通過探頭監測的范圍時,報警裝置將會自動觸發,系統會將報警內容通過短信息的方式發送到派出所領導的手機上,報警短信包含電動車品牌特征,民警可在趕赴現場的同時在路上發現目標。并且,派出所專門配備了一輛大馬力的電動車作為快捷專用交通工具,派專職治安隊民警每天定期對每個電動車防盜小區巡查三次以上,在治安卡點配置手持式防盜讀卡器。
相關文章
試點“智慧城市” 電梯故障病人危險自動報警
不用抄表工,家里用的氣就能自動記錄并傳輸出去;不用回家,通過手機就能提前打開家中空調制冷;一進入商圈,手機就能獲得商家打折信息……
家庭防盜自動報警系統設計
隨著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及數據采集與處理技術的日益成熟,包括各種傳感器向溫度、濕度、紅外或者煙霧傳感器的大面積使用,給家庭防盜系統的設計提供了便利。
煙臺:智能交通系統數據共享 遇套牌車自動報警
車輛套牌是交警部門嚴查的交通違法行為之一。以前,交警只能憑借經驗查套牌車。有了“智能交通系統”之后,套牌車幾乎沒有出路,只要出行就能被逮到。
濟南將試點安裝監測傳感器 燃氣泄漏能自動報警
記者了解到,在去年的基礎上,省城將繼續大力推進數字市政建設。今年計劃通過試點區域傳感器的安裝,讓物聯網支持下的數字市政初步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