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混凝土質量也用上了物聯網技術
最近,全國建設工程質量監管信息化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廣州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廣州應用物聯網技術等信息化手段,在混凝土檢測試件中植入的電子芯片,成功解決建設工程質量監管人手不足的難題。
出席會議的廣東省住建廳巡視員李新建表示,現階段建設工程質量監管工作存在工程量大、人手少、社會誠信體系不夠完善的難題。廣東目前接近4萬個在建項目,報監面積達4.7億平方米,專職質監人員不到4000人,這相當于1個專職質監人員須監管10個工地、100萬平方米左右的監管面積。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破解難題已是刻不容緩。
廣州通過不斷努力,積極探索,應用物聯網技術等信息化手段成功解決了這一燃眉之急。廣州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管的“三大系統”目前已在全市推廣應用,混凝土質量監管系統已在廣州市保障房項目中使用,其效果明顯。目前廣州市市管保障房的混凝土強度基本高出設計強度要求的一個等級以上;而在使用該系統以前,混凝土強度等級只能基本滿足設計要求甚至出現低于設計要求的情況。
據介紹,混凝土檢測試件中植入的電子芯片成本非常低,廣州制定了電子芯片的標準,選定了6家廠家生產,電子芯片成本控制在不到2元錢。這個成本對整個項目節約的成本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廣州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副站長聶策明在會上重點介紹了建設工程質量監管信息系統、工程質量檢測監管信息系統和混凝土質量追蹤與動態監管系統的功能特點、管理關鍵技術和應用情況與效果,與會者反響強烈,尤其對混凝土質量追蹤與動態監管系統感興趣,表示將推廣應用。
出席會議的廣東省住建廳巡視員李新建表示,現階段建設工程質量監管工作存在工程量大、人手少、社會誠信體系不夠完善的難題。廣東目前接近4萬個在建項目,報監面積達4.7億平方米,專職質監人員不到4000人,這相當于1個專職質監人員須監管10個工地、100萬平方米左右的監管面積。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破解難題已是刻不容緩。
廣州通過不斷努力,積極探索,應用物聯網技術等信息化手段成功解決了這一燃眉之急。廣州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管的“三大系統”目前已在全市推廣應用,混凝土質量監管系統已在廣州市保障房項目中使用,其效果明顯。目前廣州市市管保障房的混凝土強度基本高出設計強度要求的一個等級以上;而在使用該系統以前,混凝土強度等級只能基本滿足設計要求甚至出現低于設計要求的情況。
據介紹,混凝土檢測試件中植入的電子芯片成本非常低,廣州制定了電子芯片的標準,選定了6家廠家生產,電子芯片成本控制在不到2元錢。這個成本對整個項目節約的成本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廣州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副站長聶策明在會上重點介紹了建設工程質量監管信息系統、工程質量檢測監管信息系統和混凝土質量追蹤與動態監管系統的功能特點、管理關鍵技術和應用情況與效果,與會者反響強烈,尤其對混凝土質量追蹤與動態監管系統感興趣,表示將推廣應用。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