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全面布局手機支付
手機支付的市場爭奪戰正日漸白熱化。近日,中國電信各省公司以不同形式先后推出“翼支付”業務,全面布局手機支付。
據國脈物聯網了解,中國電信手機支付業務目前由集團號百負責開發運營,各省電信及號百公司負責業務推廣落地。據集團號百支付積分中心相關人士透露,中國電信的手機支付分為自有賬戶和非自有賬戶兩種模式。目前中國電信正主推自有賬戶模式。
今年3月3日,“翼支付”官方主頁正式上線,這是中國電信自有賬戶模式下的全國統一門戶,此舉也標志著中國電信正式加入手機支付業務的角逐。記者在“翼支付”官方主頁上看到,中國電信“翼支付”業務提供遠程和現場兩種支付方式。若開通遠程支付,用戶只需用手機號在網站注冊便可開通手機支付賬戶(也稱聯機賬戶)遠程購物。
而在業界最為關注的現場支付方面,中國電信選擇了帶有RFID功能的專用UIM卡,用戶只需到當地營業廳更換UIM卡,便可開通手機錢包(也稱脫機賬戶),進行現場刷“機”消費。
不過據相關人士解釋,目前中國電信在現場支付的技術路徑選擇上,采取的是兼容并包的態度。業內一直處于探討階段的13.56MHz SIM-PASS和2.4GHz RF-UIM技術,甚至NFC技術中國電信一直都在嘗試。
對此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省電信客服。結果顯示:浙江、上海、北京、安徽等省目前采用的是RF-UIM卡技術,四川采用的是定制手機,而湖南電信客服代表告訴記者“貼片、換卡和定制手機均可以,視各地情況而定”。
“中國電信是積極的嘗試者。”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只能各省結合實際分別摸索,總結經驗。
手機支付產業鏈中,商戶是重要一環。中國電信在商戶的選擇上亦體現了開放合作的態度。在“翼支付”主頁上,記者看到中國電信選擇了北京資和信、上海杉德、杭州商盟等第三方服務公司。據悉,這些公司均在當地有著多年的電子消費卡運營經驗,市場份額都在30%以上。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在4月中國移動入股浦發銀行后,中國電信與銀聯就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電信總經理王曉初曾表示,銀行在業務合作上均持開放態度,根本沒有必要收購銀行股份開展手機支付。王曉初的話可謂中國電信戰略方向的生動注腳。
相關文章
山西移動推出手機支付業務
何謂幸福生活?對于省城市民樊銘而言,就是交罰款不用排隊;交水費不用出門;買電影票不需要在大廳等候……實現這一愿望,僅僅需要一部開通手機支付的智能手機。“試想一下,出門不用帶鼓鼓囊囊的錢包;買東西不需要準備零零散散的鈔票,親們,...
NFC手機支付如何確保安全性? 技術上需完善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基于NFC技術的手機支付被廣泛應用。NFC手機支付越來越快地影響人類的生活方式,它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同時也對安全帶來了挑戰。
電信翼支付,打造手機支付新時代
上街還帶錢包?弱爆啦!埋單還刷銀行卡?Out啦!買東西還用找零?落伍啦!加油還在用儲值卡?太遜啦!使用翼支付,不用帶錢包、不用找零錢,只需一部天翼手機,就可以刷遍天下。
國內手機支付或將迎來井噴:運營商趕搭末班車
NFC手機支付模式解析
NFC技術作為一種近距離通信,在移動支付領域發揮了重大作用。NFC手機支付作為NFC近場支付模式應用,要有銀行卡、NFC智能終端、NFC技術及受理終端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