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頻建智慧旅游平臺 專家告誡勿入誤區
記者日前從安徽黃山市旅委了解到,“智慧黃山”精品旅游信息化項目——旅游指揮調度中心已開工建設。“智慧黃山”主要由旅游綜合服務平臺和旅游電子商務平臺構成,該平臺以電子商務為依托,可實現大黃山地區景點票務、住房和旅游線路等的網上預訂、網上交易和網上結算等功能,還具有360度虛擬全景漫游功能,游客可通過該平臺享受個性化服務。
日前,在四川都江堰召開的全國智慧旅游建設現場會上,國家旅游局提出,爭取在10年內初步實現“智慧旅游”的總體目標。目前,“智慧旅游”正在成為全國多地旅游規劃的重點建設內容。
“智慧黃山”不只是形式上的智慧
今年,全國各地、各景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智慧旅游景區建設工作,如北京推進A級旅游景區無線上網工作、河北啟動了全省智慧景區試點建設、江蘇南京實施智慧景區工程、安徽黃山景區開展“智慧黃山”示范應用項目建設、四川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建成統一的數據處理和智能指揮中心等。“智慧旅游”在提升景區管理與服務水平、提升景區品牌影響力、提升游客滿意度方面的作用已經開始顯現。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雖然國外很少使用“智慧旅游”一詞,但與其相關的項目開發較早,如歐盟在2001年就創辦了“創建用戶友好的個性化移動旅游服務”項目、美國于2006年就在賓夕法尼亞州波科諾山的度假區引入了射頻識別手腕帶系統等。
不過,旅游專家指出,雖然目前很多國內旅游企業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一些旅游企業也嘗試在線商務運營和營銷,部分景區嘗試發行電子門票,但總體來看,信息技術在傳統旅游企業和管理部門中的運用還不普遍。通過手機、電子屏、互聯網等終端體驗“智慧旅游”的游客仍不多,“智慧旅游”有待進一步發展和推廣。
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黃慧敏表示,“智慧黃山”不是形式上的智慧,它將實現游客隨時隨地可獲取全過程、個性化的服務,增強游客的感受,并通過寬帶移動網絡實現任何地點、任何人可以共享旅游感受。黃慧敏還表示,智慧精品旅游將成為旅游產業新的增長點,全面提升黃山旅游文化形象,使黃山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國際旅游城市,成為國際游客入境首選的目的地之一,并為黃山市實現年接待游客總量、旅游總收入、旅游創匯的發展目標提供強有力支撐。
隨時隨地獲取旅游信息
&nbs[FS:PAGE]p; 千島湖旅委的余登輝告訴記者,千島湖為實現智慧旅游專門打造了千島湖旅游中央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包括旅游信息數據中心和數據交換系統,是整個“智慧旅游”建設的信息基礎。旅游企業可以通過旅游云服務平臺集中上傳數據,也可以通過旅委提供的數據交換標準和接口,與各自現有系統實現數據同步和交換。
同時,千島湖的無線互聯網基礎建設為游客隨時隨地上網獲取目的地旅游信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尤其方便商務游客通過自己的智能手機獲取旅游信息服務。覆蓋區域以游客集聚的碼頭、咨詢中心、廣場、景點、酒店、休閑游船、餐館、茶樓以及鄉村旅游特色村、自駕騎行營地等場所為主。旅游企業也可以實時、精準地開展移動營銷及推廣宣傳,并與旅游者進行實時互動、反饋,借助良好的網絡口碑實現品牌和產品的廣泛傳播。
余登輝還告訴記者,他們同步創建的電子地圖是游客導航、導游、導覽的基礎,也是景區管理的基礎。通過旅游電子地圖,游客可以自己安排旅游線路,在地圖上獲取景區、酒店、餐館、碼頭、車站、農家樂、便民生活場所等全縣旅游資源的精確位置,同時還可以提升旅游行業管理的效率。針對游客集中游覽對景區造成擁堵的現象,千島湖旅委還專門建設了統一的旅游接待指揮中心,通過匯集各交通道口的車流量信息、風景區的游客量信息以及湖區游船艇的運力情況信息,通過游客動態監測系統的分析,制定有效的疏導方案,并把相關引導信息通過LCD/LED屏、手機、互動信息屏、數字電視等渠道發布告知游客,實現疏導和指揮。
頂多只能算是“智能旅游”
中國旅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魏小安認為,現在的“智慧旅游”實際上還沒有達到所設想的深度,更多的只是基于互聯網的技術應用,只具有工具性意義。“狹義的‘智慧旅游’,就是以互聯網為基礎,以新技術為手段,以細分化為目標,形成為旅游者全面服務的網絡,就是物聯網絡和信息網絡的結合。我們習慣從宏觀的認識角度看問題,反應到‘智慧旅游’就是強調喊概念口號,但很少思考這真是消費者需要的產品嗎?”魏小安在2012智慧旅游高峰論壇上說,這不是“智慧旅游”的智慧所在,頂多只能算作是“智能旅游”,而“智能旅游”是人們在操作層面和工具層面上都可以達到的。“相反,我們真正應該做的始終是以客戶為中心,把細節做到極致,如果在細節上不能完善,或者說在細節方面不能不斷完善和深化,我們就跟不上這個時代。”魏[FS:PAGE]小安表示。
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劉威凱也在論壇上告誡業內人士,在做“智慧旅游”規劃的時候,只有把人才引進來,才能將旅游業發展成為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智慧旅游’對游客來講,服務要智能便利;對旅游業態來講,要協同發展;對旅游行業管理來講,監管要精細。另外,旅游業的信息化發展也非常重要,它所營造的旅游公共服務環境會比政府主導的公共服務環境更好。”劉威凱深有感觸地說。
相關文章
重慶將推出多項“智慧旅游”服務
5月18日消息,在中國旅游日來臨之際,重慶市將推出手機App、街景地圖虛擬旅游體驗和多項讓利惠民措施,讓更多游客體驗到新技術與旅游結合帶來的便利。
中國電信與旅游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推智慧旅游
5月15日,國家旅游局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關于共同推進智慧旅游發展的合作協議在京簽署。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曉初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三亞智慧旅游年 旅游信息獲取方式更智能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旅游者對旅游信息獲取方式要求更智能、更科技、更人性、更自助。30日,記者從三亞市相關部門獲悉,外國游客在三亞旅游時遇到語言不通,只需通過電腦就可以實現多語種翻譯機幫忙。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旅游中的應用
建立智慧旅游平臺 做游客出行“智囊團”
昨日,洛陽市市長李柳身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過去五年的工作做出回顧,其中提到,5年來,牡丹文化節升格為國家級節會,洛陽市被評為“中國牡丹花都”,新增 5A級旅游景區4家,成為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