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一部手機玩轉洛陽
來洛旅游,游客如果想選擇游覽的最佳線路,想購買景區的門票,想品嘗洛陽的特色美食……只要一部智能手機就能搞定。這些不是幻想,而是我市正在一步步打造的“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究竟神奇在哪兒?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洛陽做了些什么,還需要做什么?記者進行了調查。
智慧旅游
名城建設的重要基石
去年4月,我市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全國首批18家智慧旅游城市試點城市之一,洛陽的“智慧旅游”走在了全國前列。
什么是智慧旅游?市旅游局智慧旅游辦公室副主任薛國芳介紹,智慧旅游又叫智能旅游,實質上就是利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借助便攜的終端上網設備,讓游客能夠及時了解旅游資源、旅游經濟、旅游活動等方面的信息,從而達到對各類旅游信息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
對于游客來說,智慧旅游主要包括導航、導游、導覽和導購四個基本功能。為了讓大家更加清楚地了解“智慧旅游”,薛國芳通過一些具體的應用場景,為大家展望“智慧旅游”的未來前景:
不久的將來,省外的劉先生準備周末和朋友自駕到洛陽旅游。他先通過網絡在線預訂平臺,查詢并購買優惠的景區電子門票、預訂餐館和酒店。來洛途中,他通過手機了解了洛陽的風土人情、旅游產品等。到達景區后,他用手機在景區入口的電子門票系統刷一下,即獲得門禁認證直接進入景區。劉先生租用了一個景區自助導覽終端,隨意游覽景區的各個角落;同時,他根據電子地圖的指示,了解自己所處位置,不用擔心迷路或是錯過重要的景點。游覽結束后,劉先生便可到預訂的餐館、酒店用餐和住宿。
市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市正加快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通過實施一批技術含量高、關聯帶動強的智慧旅游公益項目,建設好智慧景區、智慧酒店、智慧娛樂等智慧旅游業態,能夠有效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快我市旅游業的國際化進程,夯實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基礎。
智慧旅游
未來三年內逐步完成
我市將如何建設智慧旅游城市?市旅游部門編制的《洛陽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方案》,詳細繪制了這一藍本。根據方案,我市將從今年起至2015年年底,逐步完成智慧旅游城市建設。
打造智慧旅游城市,首先要做好信息化。按照方案,我市要建設一個智慧旅游綜合數據中心,集中采集來自全市景區、飯店、旅行社等各類旅游企業的旅游服務數據,按統一的標準存儲、統一的交換標準通過各種平臺進行發布[FS:PAGE],最終實現旅游信息的智慧化。
目前,我市已與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其在通信、網絡、旅游信息化行業應用方面的優勢,為打造智慧旅游綜合數據中心及其他智慧旅游項目提供技術及資金支持。
智慧旅游綜合數據中心建成后,如何讓其存儲的各種旅游信息服務游客?根據方案,我市將通過城市無線寬帶網、有線寬帶網和物聯網的建設,為游客打造一座無縫全覆蓋的“網絡城”。
如今,選擇自駕出游的人越來越多。選擇自駕游的人,最頭疼的就是在陌生地方的吃住和景區講解問題。根據方案,我市將開發一個洛陽旅游移動客戶端,這一客戶端將包括蘋果、安卓等多種操作系統版本,供游客下載。游客用手機下載洛陽旅游移動客戶端后,就可以在上面輕松獲取旅游信息資訊、導游服務、在線旅游服務預訂以及導覽、導航服務。
外出旅游,誰都不愿意帶著大量現金給自己“添累贅”。然而,目前很多國內景區都沒有配備可以直接刷卡的銀行POS機。洛陽建成智慧旅游城市后,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根據方案,我市將在全市安裝300臺旅游信息查詢預訂終端,實現游客中心、交通集散地、3星級以上酒店、3A級以上景區、較大規模社區服務中心全覆蓋。該終端是一種多媒體觸摸屏系統,不但可以提供實時的公共旅游信息查詢、游覽指引、交通引導、旅游商務預訂等服務,還可以像銀行POS機一樣,讓游客刷卡消費。
智慧旅游
洛陽有基礎和條件
洛陽信息化程度高,旅游資源豐富,城市內涵深厚,旅游開發力強,具備建設智慧旅游城市的基礎和條件。從2011年起,我市已經在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目前,我市在景區管理、旅游營銷、電子商務等方面已初具“智慧”。
涵蓋“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洛陽旅游網已于2011年正式上線,為游客提供全面的洛陽旅游資訊指南。登錄該網站,除了能了解洛陽的文化底蘊和自然風光外,還可預訂旅游項目,下載旅游軟件,上傳意見反饋和旅游投訴。
以洛陽旅游網為依托,去年牡丹文化節期間,我市開展了電子商務業務,實現了旅游景區門票、酒店、旅游線路、特產商品的在線預訂。
我市一些景點還有全球眼監控系統,實現對景區門頭、景區熱點區域的人流及突發事件的電子化視頻監控和集中監控管理。
我市的微博營銷也走在全國前列,“洛陽市旅游局”官方微博粉絲數量已累計超過70萬,且粉絲數量每天都在增加。
智慧旅游
洛陽還需做什么
旅游業內人士指出,從傳[FS:PAGE]統旅游到智慧旅游,對洛陽旅游管理者和經營者來說,意味著一場深刻的變革。當前,我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只有依托“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主體、市場運作”這一模式,才能一步步實現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目標。
我市旅游企業雖整體規模不小,但以中小企業居多,具有完整產業鏈的旅游集團少,旅游資源分散、市場競爭力弱、旅游企業信息化發展動力不足。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門應負責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公共信息服務、市場營銷等全局性工作,制定相關政策,組織企業參與等。
智慧旅游需要多系統、多部門合作。各方利益不同,其觀點也不同,因此,推進智慧旅游工作,不能局限在旅游系統內,需要整合文物、園林、林業、公安、交通等各相關部門資源,各部門協同合作,形成全市智慧旅游發展一盤棋。
智慧旅游項目信息技術含量高,基礎投資大,我市旅游企業普遍為中小企業,一步到位開展智慧旅游業態建設難度大。因此,應選擇有條件、有需求的企業作為試點單位,在政策、資金、技術方面給予支持,通過一定時間的建設發展,推出一批有形象、有特色、有效益的智慧旅游樣板單位,樹立智慧旅游業態標桿。
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建設資金投入量巨大。相關部門應采取市場化原則,通過出臺智慧旅游產業發展政策,引導和扶持社會企業進行智慧旅游產業投資與運營,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形成智慧旅游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及可持續發展。
相關文章
重慶將推出多項“智慧旅游”服務
5月18日消息,在中國旅游日來臨之際,重慶市將推出手機App、街景地圖虛擬旅游體驗和多項讓利惠民措施,讓更多游客體驗到新技術與旅游結合帶來的便利。
中國電信與旅游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推智慧旅游
5月15日,國家旅游局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關于共同推進智慧旅游發展的合作協議在京簽署。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曉初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三亞智慧旅游年 旅游信息獲取方式更智能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旅游者對旅游信息獲取方式要求更智能、更科技、更人性、更自助。30日,記者從三亞市相關部門獲悉,外國游客在三亞旅游時遇到語言不通,只需通過電腦就可以實現多語種翻譯機幫忙。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旅游中的應用
建立智慧旅游平臺 做游客出行“智囊團”
昨日,洛陽市市長李柳身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過去五年的工作做出回顧,其中提到,5年來,牡丹文化節升格為國家級節會,洛陽市被評為“中國牡丹花都”,新增 5A級旅游景區4家,成為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