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成就未來 智能交通大聯網不可阻擋
監控大聯網大勢所趨
由公安部牽頭在開展建設城市報警和監控系統的基礎上提出了“3111工程”,2005年第一批試點工程確定了22個“3111工程”的試點城市,2006年第二批試點工程啟動了66個地市以及下屬419個市、縣和街區。與此同時,還相繼啟動了三批科技強警工程建設。視頻監控系統工程進入到了一個空前的建設浪潮,各級政府、部門在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的指導思想下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到平安城市的建設之中。交警部門作為平安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建設主體單位,也積極進行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出入口等要點的交通監控建設。智能交通大聯網是大勢所趨。
1、是打破條塊分割、統一建設的需要
監控系統在縱向上的條塊化建設大大限制了系統的作用,如在同一監控點,可能會同時出現公安部門的治安監控攝像機、交警部門道路監控攝像機、城管部門的城管監控攝像機等,有些情況下,不同部門的攝像機甚至監控范圍都相一致。這樣的建設對監控管理造成了很大不便,對人力資源、設備、資金都是一種極大大浪費。導致這種重復建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未聯網情況下缺乏統一規劃,從而無法形成至下而上的統一管理,各個部門之間都是獨立建設的系統,無法進行有效的協調合作。這種建設方式只注重了縱向發展而忽略了橫向協作,使得監控效果大打折扣。交通監控大聯網有利于打破這種條塊分割的限制,最終形成一人建設、多人使用,一點觸發、多點聯動的協同統一的系統。
2、是智能交通聯網應用的需要
交通監控系統主要完成對道路通行狀況的監控。大多數交通監控中心、分中心僅僅通過道路沿線布設的數量不多的監控攝像機來監視道路運行情況,難以對公路的通行能力及運行指標進行定量的分析與評價,從而不能發布有關交通誘導及控制信息,使得監控系統的功能未得到很好的發揮。交通監控大聯網有利于交通監控與卡口、交通違法、“六合一”平臺、交通誘導、指揮調度及其他子系統的整合與聯動,有利于采用多種技術手段進行交通綜合信息的發布。
3、是交管與公安部門聯動的需要
公安情報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大情報”觀將公安情報的功能由服務實戰擴展至公安工作的各個領域,其中包括交通管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交通運輸管理和服務水平不高的問題日益突顯。將交通管理情報融入公安的綜合情報信息平臺中,將公安情報應用范圍擴大到重點駕駛員、車輛、運輸單位、重大交通事故預警、路上警力分配、交管部門決策[FS:PAGE]等方面。在情報收集過程中,交通管理過程中對駕駛人和車輛的信息都可以作為情報源,盜竊機動車、違規機動車、路口攝像、車輛駕駛員等等都可以提供情報,這些情報的價值對于一些刑事偵查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交管信息是公安“大情報”必不可少的環節,要與其他警種進行情報資源交換、共享與合作。在當前未聯網情況下,交通管理與情報研判處于不同的網絡,不同的系統中,公安部門在刑事案件偵破過程中,需要根據案件線索片段,到相應的交管系統中進行信息檢索,并將大量的檢索結果數據、圖片、視頻等信息通過硬件介質導出后,再導入情報研判平臺進行分析,在發生大案、要案時,需要花費大量的警力和時間,資源消耗巨大,同時由于這種工作效率低,往往錯過了最佳破案時機。
車聯網是重點發展方向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高速發展,汽車工業作為支柱產業在不斷高速發展中。汽車已經變成普通商品進入尋常百姓人家。實際任何事物發展過快都一把雙刃劍,巨大車流已經給人民群眾正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國家一方面在還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公路、公交交通),同時也逐步提高現在的交通智能化水平。
從技術的角度來說,車聯網總共分為兩個技術部分,即以車載應用為主的RFID技術,以及交通管理為主的ITS智能交通管理技術。但從車聯網體系構架圖看(如圖),在除了上述車載應用為主的RFID技術(感知層)和TS智能交通管理技術(應用層)之外,還有通信技術(網絡層)。首先我們來說RFID(感知層),熟悉RFID的朋友大多都清楚,RFID的最大特點在于它的無觸識別能力。
從而可以使物體在快速經過時,即使不停留也能夠實現對物體的統計和管理。這對于交通管理來說,無疑是最方便也是最可靠的。其次對于ITS(應用層)來說,恐怕大家可能就不如RFID了解的那么多了。這是智能交通技術的簡稱。它是將當前最先進的傳感技術、通訊技術、數據處理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以及信息發布技術等有機的整合到現有的交通管控體系當中。
而對于車輛的個體來說,車聯網技術的引入,不但可以使車輛在通行的過程中變得更加順暢,同時就車輛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和車輛的信息交流水平也是一個極大的提升。這里既包括車輛數據之間的交流,同時也包括人員之間的交流。在這樣的技術支撐下,無論是車輛的安全管理能力,還是車況管理能力,或者是車輛在互動性,娛樂性的應用上,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補充。正是在這種一靜一動兩個模式[FS:PAGE],再加上穩定高效通信網絡共同的作用下,使交通管理在穩妥中即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交通一體化造就快速發展趨勢
智能交通這個詞,我們已提到過了很多次,關于它的建設不同人士有著不同的理解,不過,共同的一點是,在之后的城市建設當中,它都將被納入正式建設當中。交通一體化所需的個人條件其實已經具備:私人汽車、公共交通(公交與長途車)、租車以及越來越常見的電動汽車。但是,市場上這些交通方式通常都存在于封閉的交通系統中。這些交通系統幾乎相互獨立,用戶因此不能快速方便地在各種交通方式之間轉換,(市場)缺乏交通一體化這種理念
所有城市都非常需要發展這一領域,尤其是最大的30個城市。每天約有18萬人進入這30個城市,對城市交通系統而言,是一個重大挑戰。優化出行方式,不僅有益于環境,同時也會改善這些大城市的生活質量。此外,每年還會節省2660億美元,這些花費是交通不暢產生的額外費用。
對于智能交通的傳播而言,要注意到許多條件其實已經成熟。首先便是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現在,全球市場上的智能手機已超過10億,用戶因此可以隨時隨地獲得重要的實時信息。專家預測,智能手機的數量在未來兩年將增加一倍。
除此之外,智能交通的建設過程當中必將會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有關報告顯示,車聯網市場2013年預計將達到218.2億美元。從而帶動一大批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相關文章
交技發展:穩健發展的智能交通集成商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產品銷售等業務,其中公司近三年的業務收入中約90%來自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并在該細分市場上擁有約6%以上的市場份額,常年處于行業的第一梯隊;公...
上海交技公司的智能交通系統集成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業務。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智能交通系統項目的解決方案和集成服務。
蘇州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全國推廣
3月15日起,我市市區實施部分道路機動車“禁左”規定,不少市民對于回家繞行的煩惱不無感慨。祝辰介紹說,這套系統在北美幾個主要城市已經應用,“紐約市采用該原理的系統后,道路通行量提高3倍、通行速度增加2倍,每年可減少200萬小時...
智能交通領域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圖)
視頻分析與識別(video analyzing and recognition)技術指的是使用計算機從視頻中通過計算算法軟件進行運算和分析,提取視頻中的有用信息,完成這一信息提取和理解的一項技術,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計算機對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