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嵌入式又一增長契機
我國高速公路的總里程目前已經與美國相當,我國汽車保有量2015年將達到1.5億輛,2020年要達到2億輛;而美國現在已有2億輛汽車。相比之下,我國的交通擁堵情況比美國要嚴重得多。
從車輛死亡人數來看,我國2007年到2011年中,有35萬人不幸在車禍當中死亡。
在我國一二線城市,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等的排放,80%的一氧化碳是來自汽車的尾氣,60%~90%的碳氫化合物也來自汽車尾氣。
怎樣緩解上述壓力?光靠尾號限行、“斑馬行動”等是沒有辦法滿足需求的,最主要的或者根本的解決是要有智能交通,特別是智能交通的架構。英特爾公司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節近日表示。
智能交通包括幾個不同的層面,有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實現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今后,智能交通實現端到端以后,就由原來單一的系統慢慢過度到一個云架構為基礎的系統,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智能交通,得和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等融合在一起。在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中,很多層面會用大量傳感器和處理芯片。
智能交通需要大量計算芯片
多年來,業界有一個疑問:芯片里集成越來越多的晶體管,市場會有那么大的需求嗎?“實際上,這么多年來,我們在應用摩爾定律的時候,是在不停地提高芯片的處理能力,并極大地減少功耗、降低成本。”黃節說,摩爾定律促使芯片有三個方面的改進,性能的提高,功耗的下降,體積減小、整體價格下降。而這三個要素是智能交通所必須的。
英特爾是最先實現22納米技術的廠商,2014年下一代14納米FinFET技術將會出來。22納米和14納米難度是很大的。例如,頭發絲的寬度是9萬個納米,細菌的大小是2000個納米,一個硅原子是0.24納米,4個硅原子就是一個納米。未來柵極會比12納米更小,加工的工差在幾個納米,已經做到工差在分子和原子級的。
英特爾為智能交通提供的芯片有三大系列:酷睿、凌動和至強;再往上走有軟件和服務,構成了英特爾整體的解決方案。
智能交通僅靠英特爾一家是做不起來的,因此,需要芯片廠商和合作伙伴“合作開放,攜手共贏”,提供產業鏈的支持。[FS:PAGE]例如,今年6月18日,英特爾與深圳盛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3年二者將組成聯合團隊,先期圍繞自動售檢票(AFC)和商用車管理項目展開合作,逐步擴展到其他的智能交通領域。
相關文章
交技發展:穩健發展的智能交通集成商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產品銷售等業務,其中公司近三年的業務收入中約90%來自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并在該細分市場上擁有約6%以上的市場份額,常年處于行業的第一梯隊;公...
上海交技公司的智能交通系統集成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業務。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智能交通系統項目的解決方案和集成服務。
蘇州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全國推廣
3月15日起,我市市區實施部分道路機動車“禁左”規定,不少市民對于回家繞行的煩惱不無感慨。祝辰介紹說,這套系統在北美幾個主要城市已經應用,“紐約市采用該原理的系統后,道路通行量提高3倍、通行速度增加2倍,每年可減少200萬小時...
智能交通領域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圖)
視頻分析與識別(video analyzing and recognition)技術指的是使用計算機從視頻中通過計算算法軟件進行運算和分析,提取視頻中的有用信息,完成這一信息提取和理解的一項技術,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計算機對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