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呼叫中心會衍生出嶄新的商業模式
技術的發展和變革,往往是跟市場的需求交織在一起,共同的發展,如果這兩點割裂開來,往往成為互相的“無水之源”和“無本之木”,技術是條件,市場則是動力。
呼叫中心20年的飛速發展,已經貼上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標簽,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從業務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經濟及生產領域重要的組成部分。
未來呼叫中心的發展趨勢怎樣?我相信每一個從業者都會描繪出各自的樣子。我相信未來的呼叫中心的還會有進一步的發展,并且會有嶄新的商業模式出來。
下面我先簡單的從幾個技術維度來談談未來呼叫中心的發展趨勢。
1、客戶接觸渠道上,從傳統的呼叫中心,到多媒體中心,再到聯絡中心和互動中心,呼叫中心可以說涵蓋所有的聯絡渠道,以后每個活躍和知名的社區網絡,都會有呼叫中心的渠道和觸角,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同時,物聯網會成為以后的一個重要渠道。
2、從呼叫中心數據庫類型和結構上看,傳統的數據庫正在逐漸向數據倉庫過度,同時,非結構化數據會逐漸進入到呼叫中心,大數據的模型會出現。
3、從數據挖掘和商業智能上看,在線分析不是少數數據分析員的專利工作了,普通的座席員會逐漸掌握常規的數據挖掘和分析的方法,并且會大量衍生出各種基于CRM的數據挖掘和商業智能的在線分析工具。
4、云計算會普及,大量的數據和應用會構架在云上,客戶端越來越“瘦”,以突出呼叫中心的綠色節能,同時,會促成大量的移動座席員和分布式座席員。
5、 語音識別技術大量普及,會逐漸取代傳統的IVR,同時,語義識別技術會慢慢興起。
6、 基于語音和面部識別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呼叫中心的在線認證在線支付會變得越來越簡單和智能。
當然還會有很多新技術應用到呼叫中心上來。在此不再贅述。
其實,我最想談的是,未來的呼叫中心,一定會衍生出許多嶄新的商業模式出來,這些嶄新的商業模式,會極大地推動呼叫中心的發展和業界生態圈的變化。
1、傳統的呼叫中心基本上是B2B或者是B2C,隨著新的社交網絡的出現,O2O的商業模式漸顯,那么傳統的呼叫中心會出現大量的C2C的分支,也就是說,以后每個人都會很容易構架自己的個人呼叫中心。個人呼叫中心不同于現在的微博、微信平臺,而是結合所有的接觸渠道,并且把專業的呼叫中心的管理、業務應用、統計報表等涵蓋進來。這會是一個很廣大的市場空間,尤其是對云呼叫中心的運營商來說,前景很大。
2、隨著人力成本越來越高,人工智能技術會取代以往簡單業務的呼叫中心座席員,座席員會處理更高級和復雜的業務,那么座席員的權限會進一步提高,在線處理和服務能力也會進一步加強。同時,隨著物聯網和可穿戴智能設備的普及,M2M的交互會在呼叫中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許多呼叫中心會先是M2M的交互,最后才是客戶和座席員的真人互動。基于M2M,也會衍生出大量的嶄新的商業模式出來,諸如醫療、健身、人機互動游戲、真人互動游戲、互動定位等等。
3、隨著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呼叫中心從專職人員,會逐漸普及到全員的泛全員座席員,這樣極大地提高全員的效率和服務水平及管理水平。
4、隨著云計算和全員座席員的興起,以及大城市的發展瓶頸,交通擁堵及勞動力的短缺,大集中式的呼叫中心不再出現,分布式座席會越來越多。基于大集中呼叫中心的相關精益化管理,會逐漸退出市場,或成為小眾產品。同時以呼叫量等KPI考核指標將不再延用,取而代之的是成交率和服務滿意率。
5、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中老年座席員和兼職座席員會大量出現,同時真正意義上的家庭座席員也會大量出現,相關的人力資源管理會是一個熱點。
下面我就未來的商業模式,做進一步分析說明。
1、C2C呼叫中心業務產生
現代呼叫中心,基于B2B、 B2C模式,可以說發揮到了極致,無論是客服咨詢、售后服務、在線業務受理、主動營銷,到現在的以及社會社會化社交網絡的互動等等,都是以大中小型商務活動為基礎,而隨著社會的商業模式的轉型、社交化網絡的發展,O2O的模式漸漸凸顯,全面皆商的可能會出現,同時社交娛樂的越來越豐富,以個人為主體的呼叫中心業務功能會出現,也就是說C2C模式的呼叫中心出現。
這是基于現代網絡帶寬的發達,4G及WIFI和新的局域網技術的普及,大量的融合數據和業務可自由地在4G和WIFI下傳輸,為專業的呼叫中心走向民用和消費級產品提供了線路的保證,同時隨著云計算瘦客戶端的應用,以及智能手機設備的越來越高端,在智能設備上運行呼叫中心業務、個人CRM、以及互動社區社交娛樂,成為了可能。
對云呼叫中心運營商來說,如何從專業級呼叫中心走向消費級和個人級呼叫中心,提供了一片廣闊的發展空間。
相信未來幾年,會出現類似“淘寶平臺”的呼叫中心運營平臺。
2、M2M交互,成為呼叫中心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點可從以下三點進行分析
(1) 從節約人力資源的角度考慮,大量的重復的工作,交與客戶自助和人機交互來完成。
(2) 從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和普及上看,也為人機交互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3)隨著可穿戴智能設備的普及,物聯網的無處不在,這些智能設備的數據可隨時傳輸到云端,各種業務和數據會分文別類的存儲到各自的數據中心,而相關的業務處理中心也會大量建設和投入使用,各種自動處理的進程會啟動,M2M的交互產生。只有當M2M過程中出現數據異常超出某些閥值,那么進入到人人交互階段。這在醫療、監控、運動等方面或者行業,會出現新的商業模式。類似的還有智能車聯網領域。
同時,相關的社交、娛樂、游戲等業務應用會出現,這也是一個嶄新的商業模式,也有無限發展和想象的空間。
3、全員呼叫中心座席員,成為可能
呼叫中心不再為客服人員所專用,隨著客戶對服務要求日益提升,可定制化和專用化產品和服務的大量出現,客戶需要第一時間知道自己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的狀態,那么整個產品的生產鏈和物流鏈,客戶都有實時在線掌握的可能。同時,為了提供全員的管理和整體的協同通訊和辦公,那么整個企業或者機構,都會逐漸建立在一個整體協作的呼叫中心平臺上。
現在的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也為這些提供了可能。這樣內部來看,全面提升管理,從外部來看,服務和響應更加及時。
4、分布式座席大量涌現
有很多的原因,來重新促使企業和機構來進行分布式座席的布局,也會產生出基于分布式的嶄新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
(1) 大城市的弊病,交通的擁擠,無法進行勞動密集型呼叫中心的建設;
(2) 勞動力的短缺,在一個地方也無法招募到大量的座席員;
(3) 企業和機構的全員座席化,這些人員的分布式,也成就了分布式呼叫中心;
(4) 云計算普及,通訊線路的高帶寬,為分布式座席成為了可能。
5、 中國人口的老齡化,促使傳統的呼叫中心必須轉變,也會出現新的商業模式。
中國從1990年開始,新生人口每年在1000萬左右,從最新的新生兒童的入學率和中學入學率來看,似乎還要略低于這個數字。隨著1990人口后進入就業階段,雖然目前就業率不很樂觀,但是,從長期來看,勞動力的短缺已是必然。而現在的30歲以上的人口,過幾年會成為中老年人口。
人口紅利已經過去,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挑戰。從呼叫中心產業看,我從如下進行幾點分析。
(1)呼叫中心是一個勞動密集的產業,目前社會各行各業對呼叫中心的需求仍然會處在一種高需求階段,這個行業還會高速發展。而年輕人的短缺,造成呼叫中心人力資源的嚴重空缺。同時,這些90后,基本上是“獨一代”后者是“獨二代”,現在社會的誘惑也很大,這些年輕人對呼叫中心這個相對枯燥的行業也很容易產生厭倦心理,造成大量的流失率。而中老年人,處在二次就業階段,同時對職業的要求和素養相對較高,只要稍加培訓,很容易上手,同時,呼叫中心座席員的職業特點,也適合中老年人;
(2)從國家人才戰略的層面看,也會優先把年輕人安排在一線和重體力的工作崗位,而把呼叫中心這樣的二線部門,逐漸留給中老年人。我相信,中老年人也會珍惜這樣的機會;
(3)國家目前大量的中老年人和殘疾人,以及中產階級的家庭主婦,會是兼職和家庭座席的主力。相信會有大量的適合家庭辦公和座席的工作和商業模式出現。
(4)人口的老齡化,會出現大量服務于老年人的服務業產業,這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機會,而老年人服務于老年人,尤其是在呼叫中心這個行業,老年人座席員是很有優勢,因為有相同相似的經歷和感受,更容易互動。
基于此,呼叫中心行業要未雨綢繆,在座席員的培訓、人力資源管理、績效考評上要進行必要的調整,以適合中老年和家庭座席員的要求。
作者簡介:
王立新,15年呼叫中心從業經歷,見證了中國呼叫中心的發展。曾在業界新太科技,Avaya、Aspect、GN、訊鳥等知名公司任職,參與了國內早期電信運營商呼叫中心、郵政、航空、金融保險等行業呼叫中心的建設。現在是深藍淺藍顧問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合伙人,關注點有云計算和呼叫中心的新商業模式設計規劃。
相關文章
從M2M到物聯網運營商面臨三道關
首先,國內三大運營商現有的M2M產品尚未成熟,只在GRPS遠程監控、遠程控制等領域形成了具體產品,而這些產品也沒有形成體系化,大部分僅具有感應和傳輸功能,并不具備物聯網智能化處理的要求。因此,統一產品標準和數據接口,重點扶持相...
同方與中國移動合作開通M2M物聯網應用
中國移動將以南方基地為依托,以"電子商務、終端創新、移動互聯、手機郵箱、應用下載、物聯網"為六大創新方向。中國移動已在31個省(區、市)開通M2M物聯網應用。
M2M:物聯網現階段突破點
近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與江蘇蘇州市政府簽訂了“感知中國”應用中心——蘇州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以“無線城市”為主體,重點開展TD與物聯網融合的應用開發和推廣。
中移動物聯網M2M終端產品達300萬臺
中國移動高層4月28日透露,中國移動在物聯網領域產業化已經取得初步成效,M2M(機器到機器)終端數已經達到300萬臺,年增長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