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強力打造大數據時代智能基因
行業資深專家羅清啟表示:“現在智能的概念非常混亂,不過從發展脈絡來看,還是可以看出幾個階段,以互聯網電視為代表的第一代智能電視,以內容推送,信息選擇為代表的第二代智能電視,比如樂視,再往下走,可能就是第三代,能夠與冰箱、空調、PC、手機等互聯互通互控的,參與多終端交互、連接、協同的電視。是否擁有全線的黑白家電產品,是否具備軟件+硬件+服務的智能基因,將決定家電企業在大數據、物聯網時代的命運。目前看來,長虹初步具備這些基礎,其多終端協同的智能終端產品在‘越來越’的升級進化過程中,將帶給產品形態、屬性、體驗、商業模式等新變化,最有可能獲得這個時代的第一桶金。”
7月8日,長虹和中科院聲學所聯合宣布中國首款復合型智能語音芯片研發成功。這意味長虹已具備國內領先的定義智能終端產品能力。
早在2004年,長虹董事長趙勇就提出了長虹發展三坐標戰略,并提出了包括軟件設計、芯片設計、工業設計、工程技術、變頻技術和可靠性技術六大核心技術能力。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長虹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中的芯片研究和開發,都取得顯著成果。
長虹多年精心、系統地戰略布局,強力打造終端“硬件+軟件+服務”的差異化智能基因,在大數據時代建立家電行業典范的信息化企業,將其智能基因發揮最大效力,開啟了家電行業的大數據時代。尤其是硬件部分中的智能芯片在未來終端上的應用,以及對未來數據的挖掘、分析與應用,意義都非常大。
芯片領域布局很關鍵
2005年長虹組建的芯片公司虹微成立,目前虹微公司已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創新企業,工信部集成電路企業認定。先后承擔了國家重大項目,一個是國家863項目,移動多媒體SOC,“十一五”核高基的重大專項,UCPS“十二五”高清顯示芯片,承擔金額較大。
虹微公司承擔著很多國家項目研發,國家一直希望中國的IC企業能夠承擔起中國IC設計制造的產業鏈的責任,不要再讓芯片控制在國外手里。
我國政府非常重視和支持國有芯片設計產業發展,通過很多專項,包括專項資金等支持相關企業,虹微公司的研究項目和國家產業戰略相當吻合。
芯片行業是個利潤率相對非常高的行業,國外芯片企業毛利率一般控制在50%以上,臺灣的芯片公司可以控制在35%—40%,大陸芯片公司可以控制在20%—30%。之前越來越多的消費電子行業芯片首先是從國外向臺灣轉移,后來手機芯片從臺灣向大陸轉移,中國大陸芯片企業的機會很大。
從2009年虹微開始研發[FS:PAGE]芯片,此類芯片就從每片10美金以上降到了7.5美金,到2012年虹微芯片即將推出,芯片價格就立馬調整到5.8美金,當時虹微公司的芯片成本在3美金左右。虹微自主研發的芯片成本競爭力很明顯,有效地控制了國外廠商漫天要價的局面。
長虹集團在芯片領域的戰略布局,對國家、行業、企業的意義都很大,對其系列芯片在終端的應用,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的挖掘、研究和應用作用也很大。
據了解,虹微公司主要以研制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電視芯片為主要目標,以音視頻技術、SoC技術為方向,建立了集成電路設計相關軟、硬件實驗室及信息管理系統,力求在移動多媒體領域和數字電視領域成為國內一流的芯片設計企業,在音視頻SoC芯片設計及相關軟件開發、信道解調及信源編解碼、視頻增強、數字內容保護等主要技術領域,已掌握成熟技術及相關開發流程,相關產品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創新芯片包括智能電視SoC芯片-Beethoven、等離子顯示控制芯片-PDC、高品質電視圖像顯示處理芯片、變頻控制MCU芯片和智能語音處理芯片等。
目前,智能語音處理芯片是國內首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語音處理芯片,實現6米距離內的直接遠講,識別率超過90%,今年7月流片; 10月實現小批量應用,主要應用在智能電視、空調等;2014年廣泛用于智能電視、空調、冰箱等,并逐步推廣至智能家居、玩具、汽車電子等市場。
智能語音芯片已成功應用
7月8日,長虹和中科院聲學所聯合宣布中國首款復合型智能語音芯片研發成功。這意味長虹已具備國內領先的定義智能終端產品能力。
智能芯片技術總監陳勇介紹,這款智能語音芯片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通過與中科院聲學所的深度合作,攻克語音增強這一技術難題,并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將有力推動我國語音智能產業發展。成功實現遠距離話音采集,并支持非特定人、非特定詞匯的識別,即將應用于長虹旗下包括電視、空調、廚衛、小家電等全線智能終端產品。
中科院聲學所研究員付強介紹說,雖然語音是最自然便捷的人機交互方式,但是目前的語音智能產品由于難以遠距離識別、易受干擾導致識別率不高等問題,仍影響著語音交互方式的普及。“這款芯片突出優勢在于語音識別的基礎上,融合了多方面的語音增強功能,能夠實現遠距離話音采集,并支持超低功耗喚醒,從而大大提高了語音遠講操控和交互的識別率,為消費者帶來良好的體驗感。”
即使用戶有不同的口音、使用不同的方言,這款芯片在應用于智能家電終端后仍可通過自學習模式[FS:PAGE],自動處理消費者語音操控習慣,記錄口音并自動適應,提高識別準確度。
目前,該智能語音芯片的第一版已預裝到即將上市的長虹智能空調產品上,同時,該芯片正緊鑼密鼓地準備裝機于長虹旗下黑、白電等全線智能終端產品。預計明年四川長虹的智能電視有50%將預裝遠講語音操控功能,智能空調將100%預裝語音操控功能,長虹旗下的智能終端產品將全面具備“智能芯”,公司產品全面向高端智能化轉型。
IC事業部產品總監何云鵬表示,終端智能家電產品上預裝智能語音芯片并不會增加太多制造成本,不過卻將形成長虹重要的產品差異化競爭優勢,提升產品附加值。除了智能家電外,智能語音芯片將在未來普遍應用于智能家居、玩具、汽車電子等領域,芯片需求量在未來3—4年呈快速上升趨勢,到2016年市場容量將達到3000萬片。
“由于高集成、高效能、低功耗,相對于國外同類產品具備競爭優勢”,行業資深人士羅清啟表示,作為智能基因的關鍵要素,智能語音芯片不僅本身是產業價值鏈高端的價值金礦,還將會給長虹旗下黑白融合的終端帶來競爭優勢和市場機遇。
芯片是大數據的有力支撐
長虹在大數據時代,將自己建立成為家電行業典范的信息化企業,將其前端布局芯片領域的智能基因和創新基因優勢發揮最大,開啟家電行業的大數據時代。
在大數據時代,芯片將成為重要的基礎和有效支撐。芯片技術水平將直接影響到企業在大數據時代所能發揮的作用。
IC事業部產品總經理袁軍認為,“大數據本身是一個概念,大數據是一個收集、整理、挖掘和應用的過程。芯片本身起不到整理、挖掘的作用,它更多是在收集”。
收集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來自于主芯片,對于數字電視SOC主芯片。在日常應用中,比如上網,網頁點擊的視頻、發送的微博等等,這些收集是不經過傳感器,直接在應用過程中所收集到的,包括淘寶上的個人喜好等等,這些都是大數據。還有一個大數據是來自于傳感器,用戶的聲音、相貌、體態、動作,基于傳感器這一塊,這是需要對芯片進行處理,在語音這一塊,還是需要外部芯片來做增強、識別、處理完之后,經過主芯片收集過去,還包括圖象,現在我們收集的是二維照片,將來可能收集到的是三維的,如何進行三維圖象的收集,這些都是傳感器需要做的工作。傳感器這一塊芯片非常重要。而且未來的大數據不光來自于電視,還包括空調等產品。空調將來能收集家里的濕度和溫度,甚至室內空氣污染指數,包括玩具、家具等都可以收集得到。
袁[FS:PAGE]軍還表示:“針對大數據,芯片本身并不會過多進行整理和挖掘,但是怎樣能為后臺提供更清晰、更真實的數據尤為關鍵。面向企業大數據,即信息化長虹目前已經運行得非常不錯,再與智能終端和虹信公司高端信息化軟件基礎有力結合,長虹將是家電業中最有機會把大數據市場做大的企業。”
芯片對于大數據的收集環節至關重要。隨著研發水平的提高,不排除未來可以通過更高科技的芯片技術,實現對大數據的整理、挖掘、分析和應用。長虹打造的智能基因構件的平臺,“硬件+軟件+服務”板塊的有效結合,定能在大數據時代占據重要位置。
行業資深專家羅清啟表示:“現在智能的概念非常混亂,不過從發展脈絡來看,還是可以看出幾個階段,以互聯網電視為代表的第一代智能電視,以內容推送,信息選擇為代表的第二代智能電視,比如樂視,再往下走,可能就是第三代,能夠與冰箱、空調、PC、手機等互聯互通互控的,參與多終端交互、連接、協同的電視。是否擁有全線的黑白家電產品,是否具備軟件+硬件+服務的智能基因,將決定家電企業在大數據、物聯網時代的命運。目前看來,長虹初步具備這些基礎,其多終端協同的智能終端產品在‘越來越’的升級進化過程中,將帶給產品形態、屬性、體驗、商業模式等新變化,最有可能獲得這個時代的第一桶金。”
相關文章
大數據指導零售運營 重慶3年內將打造100個智慧菜市場
“今年內,中心城區各區都將高質量打造一個標準化智慧化示范菜市場。”重慶商務委市場體系建設處副處長葉創表示,鼓勵和支持各市場主體,積極探索開展智慧菜市場建設,力爭在未來三年內建成標準化、智慧化菜市場100家以上。隨著新技能解鎖、...
大數據等構成的人體信息物聯網將改變未來醫療模式
一條項鏈可以實時監測人體心肺功能、一個戒指可以監測呼吸脈搏等指標、一副眼鏡可以監測精神疾病患者狀況……記者20日從成都舉行的2021第二屆四川康復治療及產業論壇上獲悉,由大數據、云計算、有限傳輸與無線傳輸相結合構成的人體信息物...
依托大數據物聯網 開展防汛工作
記者從白云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為確保轄區安全度汛,該局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開展職責范圍內防汛搶險的應急綜合調度、指揮、協調工作,以有效應對汛期突發事件、緊急或特殊情況。該局以白云區“數字城管”系統平臺為基礎,依托...
治理PM2.5推行智能型環保 云計算大數據首當其沖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家電商會會長、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接受采訪時一句:“北京昨天的霧霾還很重,今天天氣很好,北京的天氣比較講政治。”的玩笑逗樂了在場所有記者。
大數據和分析解決方案如何在數字時代徹底改變業務?
如今的技術在不斷地發展。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還是重型自動機械,技術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然而,很多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據、各種規模和類型企業的信息,以及解釋這些數據和信息的高級分析技術。由于大數據在推動組織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