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能幫景區做些什么?

自從IBM的CEO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來,什么行業都想要套上一個“智慧”的頭銜,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電力等等,不一而足,智慧旅游當然是這個“智慧+”序列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實呢,所謂的智慧+,無非就是技術進步以后,使得所在的行業可以更加便捷有效地服務于我們的生活。相較于“智慧+”,我更偏愛尼葛洛龐帝在1995年就提出的“數字化生存”這一說法。95年,雅虎才剛剛創辦,丁磊還在寧波電信局工作呢,恐怕連尼葛洛龐帝本人也沒有想到,數字化會發展到今天的局面。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統統都是數字化的一部分。
旅游行業是一個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 “沒有旅行的生活,只能叫生存”,這樣的行業,是最先要被數字化的。
在PC時代,攜程是第一家用“數字化+呼叫中心”模式武裝自己并對傳統的“旅行社+酒店、機票”模式進行挑戰的公司,回頭來看,不得不佩服攜程的切口相當明智,因為酒店和機票是當時最容易數字化的領域,同時因為PC端的信息不能實時傳遞到每個個人而增加了呼叫中心這個環節。
但是,當移動終端已經成為我們隨身的互聯網的時候,它的原有模式就有點落伍了。我以前一直是攜程的金牌會員,但最近一年就再沒有登陸過它的網站。
旅游行業實在是太龐大了,一般的說法,它涉及109個行業,要說清楚這個行業的變化很難。遠見旅游總裁袁健把旅游行業分為“主體、客體和介體”三個維度,主體就是我們旅游者,客體是目的地,介體就是幫助人們抵達目的地的各種手段。
移動互聯網對主體的影響已經被討論得很多了,今天不談。我要說的主要是數字化在客體這個維度能干什么,歡迎大家一起頭腦風暴。為方便起見,暫時把客體稱為景區吧,雖然并不合適。
一是景區的信息化建設。其實相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景區是更需要信息化的。景區的面積遠比企業來得大,一個小企業,面積百來方,可以實現“通信基本靠吼”,而景區不行。諾大的景區需要維護,來來往往的游客需要管理,信息化一定大有可為。但我只能說目前景區信息化還處于初級階段,以游客管理來說,基本靠導游。打個比方,要是有游客在景區迷了路,除非導游報告,不然[FS:PAGE]景區是不知道的,靠廣播尋人仍是主流的手段。
信息化建設能做的事情很多,比如景區供應鏈管理、旅游團管理、重點文物的維護管理、指揮調度、車輛調配等等。
二是景區的數字化營銷。在PC時代前,景區的營銷主要靠旅行社這樣的傳統渠道;在互聯網時代,在線旅游代理開始大行其道;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景區營銷的方式完全可以更加多樣化。智能終端的普及解決了以往景區無法主動接觸到游客的問題,微博、微信等應用都可以用來做營銷,在線旅游代理也都在移動端做部署。云和大數據為精準營銷提供了可能,三維技術和移動端的興起更為體驗式營銷打開了一條路。
另外我們注意到,一些景區代運營的企業開始更加活躍起來,對景區而言,如果實在沒有搞數字化的基因,交給他們運營也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三是景區的數字化服務。我不得不說這一塊只能算剛剛起步,傳統意義上的服務也就局限于給你提供廁所,賣紀念品,還有各個景區都隨處可見但我又偏偏不愛吃的豆腐干和玉米。智能手機尤其是它們的GPS功能讓數字化服務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間。現在已經有企業專門為景區提供三維導游解決方案,在景區里打開智能手機,你隨時可以知道自己在哪里,四周的景點有什么故事,到下一個景點怎么走等等。哪一天導游失業了,數字化服務就初具氣候了。
數字化服務是toC的業務,最為個性化,最為復雜,當然也擁有無限的想象空間,具體會冒出什么樣的應用,天知道!
數字化在旅游行業的應用,就像旅游本身一樣,沒去的地方永遠比去過的地方要多得多;同樣的,它所帶來的變化,也像旅游本身一樣,讓人欣喜和歡愉;還是同樣的,它的發展,仍像旅游本身一樣,需要我們親身參與和付出,只有這樣,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
相關文章
中國智慧景區建設現狀與思考
“智慧”是讓人更聰明的生活,“旅游”是讓人更詩意的棲居。“智慧旅游”儼然成為當下關注度極高的熱門詞語,究其內涵即是用高新尖端技術規劃游客的旅游方案,為游客出行提供更愜意、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務,最終實現“指尖一點擊,問題全解決”...
接棒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產業發展喜中有憂
江蘇是物聯網產業先發地區,其核心技術與產業基礎全國領先。江蘇物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技術標準先行。至今,僅無錫就主導了12項國際標準、50多項國家標準的制定,承擔省級以上物聯網研發項目2000多個,計算機虛擬化、多源異構數據...
鄔賀銓:移動互聯網在路上 永遠都有故事
5月5日,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發表“移動互聯網在路上”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智能終端的興起和4G牌照的發放促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發展的新階段。
app市場圈內事 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了
近年參展的互聯網企業遠超歷屆,除了有傳統互聯網“大腕”騰訊、網易、奇虎360等出席,互聯網“新貴”網秦、歐朋、高德等也一起閃亮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