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剛起步,資本市場成熱點
[ 導讀 ]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從2003年至2009年,已有十幾家相關公司獲得投資。通過統計可以發現,近年來關于物聯網概念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第一個層面。以二維碼、RFID(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芯片及智能卡等產品研發制造的企業備受投資機構的偏愛。
事實上,在大家對物聯網這個名詞還不是十分熟悉的情況下,一些嗅覺靈敏的資本,早已聞風而動。他們認為這是一場可以與互聯網比肩的技術革命。這一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也必將再次誕生出第二個微軟、百度。
傳感網絡成投資主流
很明顯,物聯網涉及的行業很多,范圍很廣。
按照物聯網的產業鏈大致可以分三個層面:首先是傳感網絡,以二維碼、RFID(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芯片及智能卡為主,實現“物”的識別;其次是傳輸網絡,通過現有的互聯網、廣電網絡、通信網絡等實現數據的傳輸與計算;三是應用網絡,即輸入輸出控制終端,可基于現有的手機、PC等終端進行。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從2003年至2009年,已有十幾家相關公司獲得投資(詳見表1)。通過統計可以發現,近年來關于物聯網概念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第一個層面。以二維碼、RFID(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芯片及智能卡等產品研發制造的企業備受投資機構的偏愛。
其實在清科統計之外,記者發現還有杭州瑞辰投資對杭州中芯微電子有限公司首期注資約200萬元;德豐杰龍脈中國基金和華虹國際有數百萬美元注入深迪半導體,這家由留學人員創辦的公司是研發商用陀螺儀系列慣性傳感器的MEMS芯片設計公司。
本文發表于博銳管理在線|www.boraid.com|40
杭州中芯微電子是一家專業從事微功耗遠距離射頻識別(RFID)產品研發、產銷的企業。該公司開發的安全警戒系統,主要應用于監獄管理。
不過,瑞辰投資看上的遠不止于此。杭州瑞辰投資副總裁申屠鵬毅曾對媒體表示,RFID作為一項新技術,在快消品、物流行業有廣泛應用空間。以備受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為例,通過RFID技術的應用,能有效控制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環節,實現信息透明。在物流方面,使用RFID技術后,也能實現全過程數字化監管。
投資產業鏈前端,是有成功案例可循的。RFID制造廠商遠望谷從2003年到2006三年間先后獲得來自深圳創新投、上海仕博和上海聯創三輪融資,之后于2007年成功上市。
可以說遠望谷是RFID制造商的領跑者。遠望谷自1993年起就致力于RFID技術和產品研發,借助中國鐵路車號自動識別系統,開創了國內RFID產品規模化應用的先河。遠望谷目前擁有50多項RFID專利技術、5大系列60多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RFID產品。
投資風潮難掩物聯網政策缺失困境
物聯網是未來發展趨勢。
“趨勢是趨勢,物聯網企業也確實已成為風投關注重點領域之一。但是也不要忘記2000年的網絡泡沫。互聯網那時也是趨勢,但很多投資都是血本無歸的。針對物聯網,企業也必須區別對待。”北京維思投資總裁郭旭升對記者說。
在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員高洪霞看來,中國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盡快實現三網融合,加快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為物聯網的實現提供必要的條件,提早謀劃物聯網發展。其次,制定物聯網標準體系。在國際上還沒有比較統一的物聯網標準體系之前,我國應盡快制定物聯網相關標準,規范中國物聯網市場。制定標準體系也是為了防止整個物聯網產業混亂、市場混亂。第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突破。以往在通信電信及互聯網領域的經驗告訴我們,沒有關鍵的核心技術,就不能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在未來的競爭中就會受制于人。因此,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將成為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物聯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驅動力。
高洪霞建議,國家應出臺物聯網行業相關可行性政策。特別是在金融、交通、能源等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應用領域,政策導向性對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政策先行”將是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重要保障。
物聯網企業發展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不過,資本青睞前途光明的物聯網產業是不可逆的,物聯網產業已經成為風險投資新的競技場。
傳感網絡成投資主流
很明顯,物聯網涉及的行業很多,范圍很廣。
按照物聯網的產業鏈大致可以分三個層面:首先是傳感網絡,以二維碼、RFID(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芯片及智能卡為主,實現“物”的識別;其次是傳輸網絡,通過現有的互聯網、廣電網絡、通信網絡等實現數據的傳輸與計算;三是應用網絡,即輸入輸出控制終端,可基于現有的手機、PC等終端進行。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從2003年至2009年,已有十幾家相關公司獲得投資(詳見表1)。通過統計可以發現,近年來關于物聯網概念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第一個層面。以二維碼、RFID(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芯片及智能卡等產品研發制造的企業備受投資機構的偏愛。
其實在清科統計之外,記者發現還有杭州瑞辰投資對杭州中芯微電子有限公司首期注資約200萬元;德豐杰龍脈中國基金和華虹國際有數百萬美元注入深迪半導體,這家由留學人員創辦的公司是研發商用陀螺儀系列慣性傳感器的MEMS芯片設計公司。
本文發表于博銳管理在線|www.boraid.com|40
杭州中芯微電子是一家專業從事微功耗遠距離射頻識別(RFID)產品研發、產銷的企業。該公司開發的安全警戒系統,主要應用于監獄管理。
不過,瑞辰投資看上的遠不止于此。杭州瑞辰投資副總裁申屠鵬毅曾對媒體表示,RFID作為一項新技術,在快消品、物流行業有廣泛應用空間。以備受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為例,通過RFID技術的應用,能有效控制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環節,實現信息透明。在物流方面,使用RFID技術后,也能實現全過程數字化監管。
投資產業鏈前端,是有成功案例可循的。RFID制造廠商遠望谷從2003年到2006三年間先后獲得來自深圳創新投、上海仕博和上海聯創三輪融資,之后于2007年成功上市。
可以說遠望谷是RFID制造商的領跑者。遠望谷自1993年起就致力于RFID技術和產品研發,借助中國鐵路車號自動識別系統,開創了國內RFID產品規模化應用的先河。遠望谷目前擁有50多項RFID專利技術、5大系列60多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RFID產品。
投資風潮難掩物聯網政策缺失困境
物聯網是未來發展趨勢。
“趨勢是趨勢,物聯網企業也確實已成為風投關注重點領域之一。但是也不要忘記2000年的網絡泡沫。互聯網那時也是趨勢,但很多投資都是血本無歸的。針對物聯網,企業也必須區別對待。”北京維思投資總裁郭旭升對記者說。
在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員高洪霞看來,中國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盡快實現三網融合,加快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為物聯網的實現提供必要的條件,提早謀劃物聯網發展。其次,制定物聯網標準體系。在國際上還沒有比較統一的物聯網標準體系之前,我國應盡快制定物聯網相關標準,規范中國物聯網市場。制定標準體系也是為了防止整個物聯網產業混亂、市場混亂。第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突破。以往在通信電信及互聯網領域的經驗告訴我們,沒有關鍵的核心技術,就不能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在未來的競爭中就會受制于人。因此,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將成為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物聯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驅動力。
高洪霞建議,國家應出臺物聯網行業相關可行性政策。特別是在金融、交通、能源等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應用領域,政策導向性對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政策先行”將是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重要保障。
物聯網企業發展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不過,資本青睞前途光明的物聯網產業是不可逆的,物聯網產業已經成為風險投資新的競技場。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