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對車傳感器融合為未來指路
[ 導讀 ] 每天,在大城市里,開車通勤的上班族往往會行駛很長的距離以繞開擁堵路段。他們會收聽交通臺的路況信息,出發前查詢網絡交通圖,攜帶有實時交每天,在大城市里,開車通勤的上班族往往會行駛很長的距離以繞開擁堵路段。
每天,在大城市里,開車通勤的上班族往往會行駛很長的距離以繞開擁堵路段。他們會收聽交通臺的路況信息,出發前查詢網絡交通圖,攜帶有實時交每天,在大城市里,開車通勤的上班族往往會行駛很長的距離以繞開擁堵路段。他們會收聽交通臺的路況信息,出發前查詢網絡交通圖,攜帶有實時交當即將離開擁堵路段,暢通的道路出現在眼前時,大多數人又會忍不住放慢車速,回頭看一眼擁堵的路況。
對駕駛員來說,觀摩事故現場非常有必要。駕車與安全息息相關,學車的過程中,避免事故是一個學習重點。“轉向時要看高看遠、擴大視野,給自己留下回旋的時間和空間”,這些都是安全駕駛的要點。看看事故現場不僅可以讓駕駛員對安全駕駛的重要性產生新的認識,也是一種令人產生切身體會的教育方法。
比如一輛轎車發生意外翻車,事故狀況會如何呢?多虧了翻車自動斷油安全裝置,汽油并沒有泄漏;安全帶和安全氣囊也起到了各自的作用。盡管門柱彎曲了,車頂并沒有被碾碎。雖然車輛看起來慘不忍睹,但汽車上的一些系統和結構減輕了碰撞造成的影響,有效地保護了駕乘人員。碰撞緩解系統非常了不起,能夠減少或完全避免車禍造成的致命傷害。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數據顯示,美國自2005年起,因機動車事故產生的死亡人數逐年平穩下降,下降的一萬人中至少有一部分得益于改善的被動安全系統。
但是在如今網絡化的世界,數據共享、準確的全球定位和先進的Telematics技術都已可以被靈活運用,很快,排除碰撞事故就成為了最終目標。專家稱超過80%的車輛碰撞事故緣于駕駛錯誤,尤其是年輕的和經驗不足的駕駛員,他們誤操作導致的事故比因機械故障或突發性自然災害而導致的事故要多。2010年在美國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近33000人,估計其中有超過25000人是因為單純的駕駛錯誤而喪命,即平均每天約有70人死于錯誤駕駛。這是一個極大的改進目標。
經濟衰退因素
一些專家相信,經濟衰退有助于減少交通事故,因為總行駛里程減少了(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統計,2011年上半年美國總行駛里程減少155億英里)。然而經濟衰退也延緩了車輛安全系統的升級。在過去的十年中,自適應安全系統和主動安全系統開始在大部分新車上成為標準配置,且價格并不昂貴,但是新車銷量減少了。同時汽車制造商削減了租賃業務,一度推動一些車齡在2~3年的車輛進入二手車市場。
據統計,目前美國道路上車輛的平均車齡為10.8年。這些車輛大部分搭載了防抱死制動系統(ABS),有一小部分搭載了先進的主動安全系統,如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ESC),或駕駛輔助系統如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美國Consumer Reports雜志汽車測試總監David Champion表示,Consumer Reports越來越多的測試車輛搭載了采用前視傳感器的新型主動安全系統。每年,Consumer Reports雜志會購買超過80輛汽車來進行測試,最近的幾批新購車輛中,許多都搭載了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和碰撞預警系統。“通過ESC和ABS,可以有效防止碰撞。
其他系統則可以減輕碰撞嚴重性,”Champion說道,“但是隨著各種先進安全系統在車輛上應用的增多,競爭也將日趨激烈。”
Champion寄希望于車對車碰撞系統上。“當你的車接近其他車輛時,你就會體驗到這個系統能拯救很多生命。”當車輛停在高速公路上一條視線不良的彎道時,很容易發生事故。但是通過車對車系統,這輛停下的車輛會發出“我已經停止”的信號并傳遞給其他車輛,讓后方車輛的駕駛員及時獲悉,從而防止碰撞。今年1月,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75號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數十輛汽車的碰撞事故,綿延近百米,冒出滾滾黑煙,造成數十人死亡。通過車對車系統就可以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即使不是每輛車都搭載該系統,至少一部分事先得到預警的駕駛員會降低車速,減輕事故造成的影響。
場地測試
目前,車對車系統已經在密歇根州東南部進行場地測試,有超過3000名駕駛員參加,包括卡車、公交車和乘用車,測試將涉及系統的每一個方面,從系統發出位置信號到其他更復雜的數據。美國汽車研究中心CAR(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交通系統總監Richard Wallace稱該系統會發出“不要撞我”的信息,并將該系統稱為“主動合作安全系統”。他認為該系統要求人們對車輛信息整合及其使用產生重大改觀。這種高自動化的傳感器與發動機聯動,需要通過防火墻,并滲透到人們的駕駛操作中。
智能設備
目前車上最熱門、最高科技的裝備是駕駛員隨身攜帶的智能設備。智能設備已越過了技術障礙。2007年時,基礎設施都基于5.9 GHz。如今,3G甚至4G智能設備網絡已經可以通過更大的帶寬,快速傳遞導航信息、天氣和安全信息。傳感器融合,或僅僅是簡單有效的數據融合需要避免信息傳輸過慢。如今這樣的融合已經可以延伸到車輛之外。
到2020年,隨著安全技術的發展以及車輛的更新換代,可能在上班高峰將鮮少發生翻車事故。這對將來購買新一代車輛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美好的未來,不僅科技將幫助駕駛變得更安全,人們也可以不用花費大量時間去考慮前方的道路狀況。
對駕駛員來說,觀摩事故現場非常有必要。駕車與安全息息相關,學車的過程中,避免事故是一個學習重點。“轉向時要看高看遠、擴大視野,給自己留下回旋的時間和空間”,這些都是安全駕駛的要點。看看事故現場不僅可以讓駕駛員對安全駕駛的重要性產生新的認識,也是一種令人產生切身體會的教育方法。
比如一輛轎車發生意外翻車,事故狀況會如何呢?多虧了翻車自動斷油安全裝置,汽油并沒有泄漏;安全帶和安全氣囊也起到了各自的作用。盡管門柱彎曲了,車頂并沒有被碾碎。雖然車輛看起來慘不忍睹,但汽車上的一些系統和結構減輕了碰撞造成的影響,有效地保護了駕乘人員。碰撞緩解系統非常了不起,能夠減少或完全避免車禍造成的致命傷害。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數據顯示,美國自2005年起,因機動車事故產生的死亡人數逐年平穩下降,下降的一萬人中至少有一部分得益于改善的被動安全系統。
但是在如今網絡化的世界,數據共享、準確的全球定位和先進的Telematics技術都已可以被靈活運用,很快,排除碰撞事故就成為了最終目標。專家稱超過80%的車輛碰撞事故緣于駕駛錯誤,尤其是年輕的和經驗不足的駕駛員,他們誤操作導致的事故比因機械故障或突發性自然災害而導致的事故要多。2010年在美國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近33000人,估計其中有超過25000人是因為單純的駕駛錯誤而喪命,即平均每天約有70人死于錯誤駕駛。這是一個極大的改進目標。
經濟衰退因素
一些專家相信,經濟衰退有助于減少交通事故,因為總行駛里程減少了(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統計,2011年上半年美國總行駛里程減少155億英里)。然而經濟衰退也延緩了車輛安全系統的升級。在過去的十年中,自適應安全系統和主動安全系統開始在大部分新車上成為標準配置,且價格并不昂貴,但是新車銷量減少了。同時汽車制造商削減了租賃業務,一度推動一些車齡在2~3年的車輛進入二手車市場。
據統計,目前美國道路上車輛的平均車齡為10.8年。這些車輛大部分搭載了防抱死制動系統(ABS),有一小部分搭載了先進的主動安全系統,如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ESC),或駕駛輔助系統如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美國Consumer Reports雜志汽車測試總監David Champion表示,Consumer Reports越來越多的測試車輛搭載了采用前視傳感器的新型主動安全系統。每年,Consumer Reports雜志會購買超過80輛汽車來進行測試,最近的幾批新購車輛中,許多都搭載了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和碰撞預警系統。“通過ESC和ABS,可以有效防止碰撞。
其他系統則可以減輕碰撞嚴重性,”Champion說道,“但是隨著各種先進安全系統在車輛上應用的增多,競爭也將日趨激烈。”
Champion寄希望于車對車碰撞系統上。“當你的車接近其他車輛時,你就會體驗到這個系統能拯救很多生命。”當車輛停在高速公路上一條視線不良的彎道時,很容易發生事故。但是通過車對車系統,這輛停下的車輛會發出“我已經停止”的信號并傳遞給其他車輛,讓后方車輛的駕駛員及時獲悉,從而防止碰撞。今年1月,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75號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數十輛汽車的碰撞事故,綿延近百米,冒出滾滾黑煙,造成數十人死亡。通過車對車系統就可以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即使不是每輛車都搭載該系統,至少一部分事先得到預警的駕駛員會降低車速,減輕事故造成的影響。
場地測試
目前,車對車系統已經在密歇根州東南部進行場地測試,有超過3000名駕駛員參加,包括卡車、公交車和乘用車,測試將涉及系統的每一個方面,從系統發出位置信號到其他更復雜的數據。美國汽車研究中心CAR(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交通系統總監Richard Wallace稱該系統會發出“不要撞我”的信息,并將該系統稱為“主動合作安全系統”。他認為該系統要求人們對車輛信息整合及其使用產生重大改觀。這種高自動化的傳感器與發動機聯動,需要通過防火墻,并滲透到人們的駕駛操作中。
智能設備
目前車上最熱門、最高科技的裝備是駕駛員隨身攜帶的智能設備。智能設備已越過了技術障礙。2007年時,基礎設施都基于5.9 GHz。如今,3G甚至4G智能設備網絡已經可以通過更大的帶寬,快速傳遞導航信息、天氣和安全信息。傳感器融合,或僅僅是簡單有效的數據融合需要避免信息傳輸過慢。如今這樣的融合已經可以延伸到車輛之外。
到2020年,隨著安全技術的發展以及車輛的更新換代,可能在上班高峰將鮮少發生翻車事故。這對將來購買新一代車輛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美好的未來,不僅科技將幫助駕駛變得更安全,人們也可以不用花費大量時間去考慮前方的道路狀況。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傳感器如何監控橋梁以保證安全
橋梁對我們的基礎設施至關重要,需要定期維護,以確保汽車、卡車、軌道和經常通過橋梁的人的安全。許多橋梁已經使用了50年甚至更久,每天都有市民在結構缺陷的橋梁上行走。IEEE資深成員ClintAndrews說:“橋梁的結構健康監測...
04月01日 10:17千家網
智慧城市建設步伐加快 傳感器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智慧城市的出現是基于2008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隨后引發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2012年,我國就已經開始了智慧城市的試點工作。2014年時政府正式印發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計劃到2020年建...
12月28日 14:02儀表網
超聲波傳感器的應用分析
眼下,國外許多汽車制造商和技術公司都在測試具備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自動駕駛汽車。日產、通用汽車甚至表示,到2020年,他們將在道路上試運行自動駕駛汽車,這兩種自動駕駛汽車以及結合了駕駛員輔助技術的人類駕駛汽車,都要廣泛使用傳...
10月27日 09:58智能制造網
工業物聯網傳感器如何改善制造業
2018年第四季度,制造業為美國經濟貢獻了2.38萬億美元,雇傭了1200多萬工人,占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1.4%。盡管所有媒體都對制造業地位的下降感到擔憂,但由于關鍵技術的進步,該行業近年來蓬勃發展。而工業物聯網(I...
02月24日 14:19中國電氣傳動網
2026年全球農業傳感器市場將達到25.6億美元
2018年全球農業傳感器市場價值為12.3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25.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04%。傳感技術用于精密農業,可提供有助于農民監測和優化農作物以及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因素的數據。這提供了可操作的數...
09月23日 13:32傳感器專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