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臺河市迎來智能交通時代 看顯示屏就知堵不堵車
看顯示屏就知堵不堵車。
志愿者小王被安排到桃山公園附近的路口執勤,過了大約三四天,他發現了一件怪事:路口的綠燈配時不一樣,甚至在同一時段也不一樣,雖然覺得有點稀奇,但小王又總結出了一條規律:車輛少時,綠燈時間自動縮短,司機們不用百無聊賴地苦等了。就在小王還在為自己的新發現感到好奇時,我市智能交通指揮系統已經緊鑼密鼓地投入使用。
10個系統實現微循環
9月22日,記者來到市交警支隊體驗“智能化”帶來的全新感受,偌大的顯示屏上正實時直播各主要路段路況,直觀而具體。盡管已經過了上班高峰,個別路段車流量仍比較大,交警迅速在電腦上輸入繞行建議,路面上的交通誘導屏也即時顯示最佳分流路線。
“若發生事故,幾秒鐘就能發現了。”記者注意到,從收集信息到發布建議,整個過程不足一分鐘,應急指揮時間大大縮短,分流效率大幅提升。據介紹,智能交通指揮中心于8月末正式啟用,中心由1個智能平臺和10個子系統構成,通過最新加裝的65個高清“電子眼”,全方位掌控市區交通狀況。除了能對道路交通進行指揮管理外,還可以控制道路信號燈的配時、監控抓拍交通違法行為,并對重大交通事故進行應急指揮。在實現交通微循環和業務辦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速,將使廣大市民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務。
“綠波效應”背后的奧秘
實現智能化交通管理后,山湖路3個路口—桃山公園、一轉盤、市實驗高中全部實現自動配時,綠燈可自己“商量”時間。然而,不少司機師傅面對變“聰明”的紅綠燈卻感到有些困惑:“等燈時間確實少了,不過我們也納悶,為啥看不見倒計時了”。
“由于駕駛員習慣了看倒計時不看燈,所以面對倒數還未到"0"就突然跳轉向位的情況很茫然。為此,我們關閉了一轉盤的倒計時系統,就是希望廣大司機能將注意力集中在信號燈上。”配時系統運行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15時10分,晚19時至第二天凌晨5時。山湖路3個路口開始自動配時以來,一個放行周期的時間比以前減少了10秒左右,明顯縮短了駕駛員等待時間。交警特別提示,這套系統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能帶來“綠波效應”。比如,您駕車通過第一個路口恰好遇上綠燈,接下來通過后面的路口,就會遇到一連串的綠燈;如果第一個路口遇上紅燈,當您等完這個紅燈后,接下來也會一路綠燈。
看顯示屏就知堵不堵車
上午10時30分,大同街上的一塊交通誘導屏正發揮著“導航”功能,屏幕顯示市區大多路段為綠色,山湖路往大商方向為黃色。在這張“電子地圖”上,主干道呈現紅黃綠三色,綠色表示路口交通順暢,黃色代表輕度擁堵,一旦出現紅色則表示相應路段擁堵嚴重,或者發生了交通事故,駕駛員可根據“紅黃綠”的分布情況選擇合理路線。除了“電子地圖”,還在65個路口設置了高清攝像頭,能多角度拍攝各種交通違法行為,闖紅燈、套牌、遮擋牌照等違法行為都將被這些犀利的“電子警察”記錄。
相關文章
交技發展:穩健發展的智能交通集成商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產品銷售等業務,其中公司近三年的業務收入中約90%來自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并在該細分市場上擁有約6%以上的市場份額,常年處于行業的第一梯隊;公...
上海交技公司的智能交通系統集成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業務。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智能交通系統項目的解決方案和集成服務。
蘇州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全國推廣
3月15日起,我市市區實施部分道路機動車“禁左”規定,不少市民對于回家繞行的煩惱不無感慨。祝辰介紹說,這套系統在北美幾個主要城市已經應用,“紐約市采用該原理的系統后,道路通行量提高3倍、通行速度增加2倍,每年可減少200萬小時...
智能交通領域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圖)
視頻分析與識別(video analyzing and recognition)技術指的是使用計算機從視頻中通過計算算法軟件進行運算和分析,提取視頻中的有用信息,完成這一信息提取和理解的一項技術,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計算機對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