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就是計算機
如果按計算機的發展軌跡,今天龐大且昂貴的數據中心還算不上“半成品”,但未來其將向著進一步小型化、標準化、產品化和服務化的方向發展,催生眾多云應用,并可能最終走入尋常百姓家。在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趨勢下,數據中心將成為新一代的大型計算機。
20年前,SUN公司提出了“網絡就是計算機”的口號。現在,計算的重點正在從依托PC這樣的客戶設備,通過高速網絡轉向互聯網服務。這種趨勢被標簽化為云計算,也讓承載云計算的數據中心成了計算機。
上世紀40年代,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選址賓夕法尼亞大學,重達30噸,占地170平方米,平均每15分鐘就會燒壞一支電子管。雖然用于軍事目的,但卻“無密可保”,因為每小時耗電超過174千瓦,只要開機工作全鎮家家戶戶的燈光都會變暗。建設這樣一臺計算機耗資驚人,預算15萬美元最后用了48萬美元。簡單比較,上世紀40年代美國工人的周薪約7美元,現在平均約700美元。因為龐大,科學家們不得不在計算機里面工作。
今天的數據中心是60多年前計算機的翻版:需要選擇合適的地理位置和專用建筑物,占用龐大的空間,很高的承重要求,敏感的環境要求,驚人的耗電量,維護成本驚人。因為龐大,工程師們也需要進入忽冷忽熱的內部工作。
早期計算機連個半成品都算不上,后來逐步微縮化和模塊化發展出了大型機、小型機、PC、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和傳感器等產品,并由此產生了無數的應用新場景,形成了龐大的計算機和計算機聯網產業。
現在的數據中心還主要靠經驗做復雜的設計,連半成品也算不上,但正在微縮化和模塊化,逐步產品化。集裝箱式的數據中心,正在把數據中心與建筑物進行耦合,開始模塊化了,可以搬動和游牧了。微模塊化數據中心,模塊尺寸更加靈活,可以更加小型化(若干機柜),初步具備移動性了。整機柜服務器,把復雜的ICT系統集成為一個整體交付,產品化特點更加明顯。數據中心形態的這些巨大變化,將為創造出更多基于云的Killer App奠定基礎。
如果按計算機的發展軌跡,下一步數據中心將進一步小型化、標準化、產品化和服務化,催生眾多云應用。很可能會進入家庭(對應PC),服務于“個人云計算”。在摩爾定律的驅動下,拿在手上的和戴在身上的數據中心會否出現,就要靠想象力和創造力了。據《科學》雜志的一篇報道,未來數據中心將進化成芯片大小,“芯上機柜”和“芯上數據中心”,正在成為現實。
計算機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先是硬件,后是軟件。硬件看得見摸得著,軟件很難評估價值,早期典型商業模式是賣硬件搭售軟件,比如上世紀80年代,巨頭IBM搭售創業型公司微軟的DOS系統。后來比爾·蓋茨看準趨勢,軟件成為獨立產品,專賣操作系統軟件和典型應用軟件(最賺錢的幾個辦公軟件),同時創造出了一個軟件產業。操作系統卡在應用和硬件資源的咽喉要道,發展出了“驅動程序”、“中間件”、“虛擬化”和“多任務”等概念,屏蔽了硬件之間的差異性,讓應用軟件和硬件可以獨立發展,后來居上成了計算機產業的核心驅動力。
相關文章
云數據中心、服務器和網絡連接的五大趨勢
在我們進入新的十年之際,我想與大家分享我對云計算和邊緣服務器市場的主要趨勢的看法。盡管企業在本地數據中心中運行工作負載的各種用例將持續存在,但投資將涌入主要的公共云數據服務提供商(SP)。隨著云數據中心不斷擴展、提高效率和...
廣西建設農業大數據中心,推進智慧農業發展
智能化大數據應用已走進廣西的田間地頭。近年來,廣西緊緊圍繞“互聯網+現代農業”,以建設智慧農業為目標,以廣西農業云平臺和廣西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建設為核心,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智慧農業工程,積極推進物聯網、大數據、3S技術...
如何讓云數據中心更有效率?IP的“組合拳”是關鍵
AllinCloud已然勢不可擋。憑借云計算的彈性擴容、按需使用、按量付費等優勢,云數據中心正在蠶食傳統數據中心的領地。據Cisco全球云指數測算,“到2021年,94%的工作負載和計算實例都將在云數據中心進行處理”。相應...
發改委出手,數據中心是否是下一個市場風口?
可能在大多數物聯網人的觀念里,數據中心是離生活非常遙遠的事物。數據中心可以被想象成一個放很多服務器的房子,它的生命周期包含了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四個階段,涉及到了用地、用電、用水、用網、IT設備、非IT設備、土建及其他工程、...
2021年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和托管行業的預測
如今,倫敦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中心市場之一,吸引了全球數據中心運營商進入英國市場。在過去的十年中,英國托管數據中心市場已越來越多地由美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提供商所占據,盡管這些公司將繼續在其既定的基礎上發展,但在2021年,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