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靈的智能交通+很高的文明素質
沒油了:40年后全球石油將消耗殆盡;堵車了:大型城市人均每月支付道路擁堵成本約為收入的10%;停車難:40%的車主每天至少為停車問題煩一次,上海短缺車位12萬個;撞車了:地球上每30秒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中國每年因違法引起的交通事故超過48萬起……
這些城市發展難題都和“車”有關。隨著中國進入“汽車社會”,這些問題也撲面而來。世博園上汽通用汽車館讓我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未來的汽車社會,不用汽油、沒有擁堵、沒有事故,連盲人也能開車……
概念車:看上去很美
集光電轉換、風電轉換和二氧化碳吸附轉換等新技術于一身的負排放概念車“葉子”,融休息室、辦公室、娛樂室于一體的概念車“海貝”,整合了全球定位系統導航技術、車對車交流技術、無線通信及遠程感應技術的概念車“EN-V”……通用汽車館展示出20年后的汽車模樣,讓人充滿期待。
更讓人震撼的是電影《2030,行!》——汽車通過建筑外墻軌道直接停上陽臺、所有車輛都能收到聯網信號幫助危急的產婦平安誕下寶寶、自動駕駛引領盲女在城市中自如穿梭……影片講述了3個愛的故事,主人公借助智能交通系統駕駛“葉子”“海貝”和“EN-V”,在美麗城市中幸福地生活。
車聯網:技術上不難
城市交通如同一個有機體,交通設施之間、車與車之間都有“車聯網”無線信息連接,依靠城市智能交通系統,車輛如同深海中魚群一樣快速游動,彼此卻不會相撞。馬路上并不需要紅綠燈……
這究竟是美好未來還是天方夜譚?日前在“2010寶康智能交通與安防論壇”上,記者采訪了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楊曉光教授。楊教授告訴記者,“車聯網”從技術上來說并不難實現:通過數據庫和智能電腦,每輛車在出行前就可以擬定最佳路線,通過互聯系統統一調整——相同路線的車輛可以整合,甚至組成一個車隊,線路沖突的則可以通過數據傳輸進行修正協調。
“我們的研究團隊目前正在太倉研究一個‘車路協調系統’,就是通過車輛信息共享技術,實現車輛在沒有信號燈的交叉路口自由通行。”楊曉光透露,這樣的技術不僅可以減少擁堵,更可以減少因車輛變速、信號燈設置造成的能源消耗。“下一代交通系統,是智能的、安全的,更是低碳環保的。”
駕車者:素質要提高
汽車館的參觀者對2030的未來充滿憧憬,但也有不少游客認為,美好的未來,更需要人們文明素質的提高。
來自北京的仇先生告訴記者,交通再智能化,如果有人不遵守規[FS:PAGE]則,還是無法實現,甚至會出現更加嚴重的事故。“我看那些未來的車有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兩種方式,如果有人亂加速、變道爭搶一下,就可能產生連鎖效應。所以我覺得,人的素質提高比技術更重要,希望20年后的我們可以做到。”
相關文章
交技發展:穩健發展的智能交通集成商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產品銷售等業務,其中公司近三年的業務收入中約90%來自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并在該細分市場上擁有約6%以上的市場份額,常年處于行業的第一梯隊;公...
上海交技公司的智能交通系統集成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業務。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智能交通系統項目的解決方案和集成服務。
蘇州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全國推廣
3月15日起,我市市區實施部分道路機動車“禁左”規定,不少市民對于回家繞行的煩惱不無感慨。祝辰介紹說,這套系統在北美幾個主要城市已經應用,“紐約市采用該原理的系統后,道路通行量提高3倍、通行速度增加2倍,每年可減少200萬小時...
智能交通領域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圖)
視頻分析與識別(video analyzing and recognition)技術指的是使用計算機從視頻中通過計算算法軟件進行運算和分析,提取視頻中的有用信息,完成這一信息提取和理解的一項技術,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計算機對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