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加快建設智能公交系統
2013年,吉林市將“公交便民”工程作為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來抓,加大公交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公交車輛,加快建設智能公交管理服務平臺。截至目前,吉林市更新和新增公交車輛119輛,新建公交候車亭20個,已更新公交站牌178個,新建并投入使用的公交停車場共計19427平方米。
近年來,吉林市對城市公共交通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在公益性支出補償上,從2011年開始給予全額補償,2013年起全額納入預算管理;在車輛裝備投入上,從2009年至2012年采取政府擔保貼息貸款方式幫助公交集團購置新車450輛,同時,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對發展城市公交的各項稅費優惠政策。近期,吉林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制定了《編制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的實施方案》,并編制了《公交線網優化實施方案》,對公交線路進行合理規劃。
相關文章
吉林省測繪局推動“數字城市”進入全面推廣階段
在網絡地圖上精準定位、輕輕點擊鼠標,就能夠看到該位置的詳細數據和信息……方便實現網上辦公、網上查找信息、網上學習、網上工作、網上休閑……在網上呈現出現實城市的虛擬形象,這就是“數字城市”給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給人們生活帶...
智能公交技術讓城市免于擁堵
智能公交系統是一個集公交指揮調度、公交運營管理、綜合業務通訊、乘客信息系統、動態信息發布、遠程圖文信息發布、網上交通信息查詢,多媒體數據信息傳輸等系統于一體的全方位管理服務系統。
霧霾或成為發展智能公交的絕佳機遇
2013年2月有媒體報道稱北京機動車是城市PM2.5的最大來源,約為四分之一,油質不夠高和長時間堵車造成的尾氣空耗是主要原因。怎樣讓汽車少排放,不堵車?不少人將目光聚焦在智能交通上面。
吉林省縣級數字城市建設全面展開
11月1日,吉林省測繪局分別與公主嶺市人民政府、汪清縣人民政府簽署“數字公主嶺”、“數字汪清”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項目共建共享合作協議。協議的簽署,標志著吉林省縣級數字城市建設工作全面展開。
吉林地區電網首個“雙視智能千里眼”上崗
“66千伏口前變電站,紅外線搖視監測,設備無過熱現象,運行良好。”6月15日,吉林供電公司變電工區集控中心值班員韓霞利用新安裝的雙視在線監控系統對遠在千里之外的66千伏口前變電站內的運行設備進行監測、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