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進入普及期 市場風起云涌
[ 導讀 ] 近期A股市場中的智能汽車概念股持續火爆。汽車業預測機構思邁汽車信息咨詢公司(IHS)預測,到2035年自動駕駛汽車就會在全球普及。
近期A股市場中的智能汽車概念股持續火爆。汽車業預測機構思邁汽車信息咨詢公司(IHS)預測,到2035年自動駕駛汽車就會在全球普及。根據IHS的預測數據,到2025年時全球自動駕駛車銷售可達23萬輛,占總體汽車銷售的0.2%,但是到2035年、全球將有5400萬輛自動駕駛車在道路上行駛,而當年全球的銷售可達1180萬輛,占全球汽車總銷售量的9.2%。
IHS還預測,到2050年時全球幾乎所有的汽車都將會是自動駕駛汽車。事實上,早在2009年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就已經曝光,并且在2012年5月就獲得了美國首個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證。目前自動駕駛汽車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需要司機預先輸入一些信息,另一種是完全自主駕駛不需要司機,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就是后者。
國際消費電子展覽會(CES)于1月7日在拉斯維加斯拉開帷幕,美國科技博客The Verge1月4日刊文稱,在今年的CES上,智能汽車可能將成為主流,且自動駕駛技術未來多年中將一直是CES的焦點,直到自動駕駛汽車真正實現商用。智能汽車有望成為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之后,又一個重要的新技術投資主題,值得投資者長期跟蹤和關注。
市場風起云涌
近日,雷克薩斯宣布第一輛搭載Google自動駕駛技術的雷克薩斯在美國進行道路試驗,而以沃爾沃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廠商也試圖在智能汽車領域分一杯羹。
目前以谷歌為代表的IT企業和傳統的整車制造商分別代表的兩種設計模式正在展開博弈。前者憑借強大的后臺數據、網絡技術、智能軟件的支持,很好地實現車與云端的互聯,而整車制造商更多地考慮到車輛的實用性和安全性。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谷歌正計劃收購最新崛起的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根據特斯拉CEO穆斯克透露,特斯拉在與谷歌對話,考慮將谷歌的無人駕駛技術用于旗下車型。
曾經把持IT江湖多年的幾家巨頭在谷歌和蘋果的沖擊下逐漸交出權杖,這是一個生態系統之戰,手機端幾乎成為谷歌和蘋果生態圈的天下,智能汽車或許將成為它們新的機會。除了谷歌、蘋果之外,微軟早就已經布局車載系統,而近期在日本舉辦的一場Linux汽車論壇上,以捷豹、路虎為代表的汽車廠商和以瑞薩電子為代表的供應商,表示要推動基于Linux內核的車載信息平臺的開發。
有科學家斷言,隨著技術發展的成熟智能汽車未來會被廣泛的普及和應用,智能汽車也將會成為下一個iphone。
智能車輛是一個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統,它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傳感、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
具體來講,智能汽車首先有一套導航信息資料庫,存有全國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各種服務設施(餐飲、旅館、加油站、景點、停車場)的信息資料;其次是GPS定位系統,利用這個系統精確定位車輛所在的位置,與道路資料庫中的數據相比較,確定以后的行駛方向;道路狀況信息系統,由交通管理中心提供實時的前方道路狀況信息,如堵車、事故等,必要時及時改變行駛路線;車輛防碰系統,包括探測雷達、信息處理系統、駕駛控制系統,控制與其他車輛的距離,在探測到障礙物時及時減速或剎車,并把信息傳給指揮中心和其他車輛;緊急報警系統,如果出了事故,自動報告指揮中心進行救援;無線通信系統,用于汽車與指揮中心的聯絡;自動駕駛系統,用于控制汽車的點火、改變速度和轉向等。
而車聯網是通過汽車收集、處理并共享大量信息,車與路、車與車、車與城市網絡實現互相聯接,從而實現更智能、更安全的駕駛,物聯網技術向行業化縱深發展的結果,著眼點在減少交通事故、減少交通堵塞、保障交通命脈暢通。從細分領域來看,車聯網應該包括兩部分內容:汽車電子;城市智能交通。相關概念包括交技發展、銀江股份、上海汽車等。
行業趨勢
對于智能汽車給汽車行業帶來的沖擊,業內人士分析了其將給整個汽車行業帶來的趨勢化發展。首先數字化是必然趨勢。汽車100年的技術已經到了臨界點。另外,擁有終端就擁有未來,不擁有終端就不會擁有未來,只是幫別人修路。其次,誰運營號碼誰就是王者。無論是運營商、微信、支付寶、QQ,必須要掌握用戶的號碼,其實某種層面上講,運營商就是號碼運營商,因此對于車廠來講一定要把手機號碼、車機號碼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三,入口為王。從大哥大一直到今天的手機,我們會看到它的整個形態是滑屏、觸摸+智能系統。今天的車機,大部分也是滑屏、觸摸+智能系統。過去車廠都不準做滑屏,“我們絕對不做觸摸屏”,寶馬、奧迪、沃爾沃、奔馳都這么說,現在推出來的全部帶觸摸屏。而汽車往哪里走?是往無人駕駛、智能城市的方向走。
信達證券認為,未來5-10年智能汽車或進入普及開始期,行業關注度將不斷提升。汽車產業的未來格局因智能化因素也將會發生根本性變革,汽車企業將更具有科技型企業的特征。另外,車聯網的應用普及及其商業化進程要快于智能汽車,同時相比乘用車,商用車的車聯網商業化基因和訴求更濃。
信達證券同時表示,中短期,相關的上市公司可關注,如上汽集團、福田汽車、榮之聯、四維圖新、海格通信等。中長期,對投資機會和公司選擇的思考:智能汽車及車聯網發展進程的方式,行業格局的變動,企業競爭優勢的轉化和判定等,都將影響對包括傳統汽車企業在內的所有參與主體的投資價值的把握。
從A股市場上智能汽車概念個股來看,啟明信息、天澤信息之前的接連漲停,顯示投資者對智能汽車概念的高度關注。四維圖新正在向車聯網領域發展,公司與長城汽車合作的車載前裝信息服務平臺,已獲得發改委專項基金4000萬元的財政資助;榮之聯透過收購車網互聯切入車聯網,提供車載信息采集終端、軟件平臺、運營服務等。
風險并存
對于智能汽車的前景,很多人覺得很美,但有關專家提醒,一旦走進去,或許就會發現風險很大。第一個風險便是架構。一個硬件必須要不斷升級,用戶體驗都要想得很好。用戶在不同設備端、不同使用環境對不同東西的選擇都要很快速地找到答案。概括來講,技術架構不應該是蓋房子,今天流行娛樂就做娛樂、明天流行安防就做安防,后天流行智能就做智能。車賣出去,三年、五年,第二批車出來,就代表著用戶無法延續性地使用服務。所以要求企業能根據不同競爭情況想出不同的對策。
第二個風險是整合能力。為什么有的車造的好、有的車造的不好。這和整合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把一些技術引進來,不整合好的話,企業后面的路會比較難走。此外這里涉及的技術領域也非常多,自己又做通訊運營、語音、又做地圖的話,對于一個公司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
此外還有用戶需求。企業要很詳盡地去規劃和考慮每個用戶在不同情況之下需要些什么內容,比如下雨時聽什么音樂,堵車時要聽什么音樂,心情不好時要聽什么音樂,等等。如果出來的東西就是一個大而全的,那這種信息對于用戶沒有任何價值。
IHS還預測,到2050年時全球幾乎所有的汽車都將會是自動駕駛汽車。事實上,早在2009年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就已經曝光,并且在2012年5月就獲得了美國首個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證。目前自動駕駛汽車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需要司機預先輸入一些信息,另一種是完全自主駕駛不需要司機,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就是后者。
國際消費電子展覽會(CES)于1月7日在拉斯維加斯拉開帷幕,美國科技博客The Verge1月4日刊文稱,在今年的CES上,智能汽車可能將成為主流,且自動駕駛技術未來多年中將一直是CES的焦點,直到自動駕駛汽車真正實現商用。智能汽車有望成為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之后,又一個重要的新技術投資主題,值得投資者長期跟蹤和關注。
市場風起云涌
近日,雷克薩斯宣布第一輛搭載Google自動駕駛技術的雷克薩斯在美國進行道路試驗,而以沃爾沃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廠商也試圖在智能汽車領域分一杯羹。
目前以谷歌為代表的IT企業和傳統的整車制造商分別代表的兩種設計模式正在展開博弈。前者憑借強大的后臺數據、網絡技術、智能軟件的支持,很好地實現車與云端的互聯,而整車制造商更多地考慮到車輛的實用性和安全性。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谷歌正計劃收購最新崛起的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根據特斯拉CEO穆斯克透露,特斯拉在與谷歌對話,考慮將谷歌的無人駕駛技術用于旗下車型。
曾經把持IT江湖多年的幾家巨頭在谷歌和蘋果的沖擊下逐漸交出權杖,這是一個生態系統之戰,手機端幾乎成為谷歌和蘋果生態圈的天下,智能汽車或許將成為它們新的機會。除了谷歌、蘋果之外,微軟早就已經布局車載系統,而近期在日本舉辦的一場Linux汽車論壇上,以捷豹、路虎為代表的汽車廠商和以瑞薩電子為代表的供應商,表示要推動基于Linux內核的車載信息平臺的開發。
有科學家斷言,隨著技術發展的成熟智能汽車未來會被廣泛的普及和應用,智能汽車也將會成為下一個iphone。
智能車輛是一個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統,它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傳感、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
具體來講,智能汽車首先有一套導航信息資料庫,存有全國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各種服務設施(餐飲、旅館、加油站、景點、停車場)的信息資料;其次是GPS定位系統,利用這個系統精確定位車輛所在的位置,與道路資料庫中的數據相比較,確定以后的行駛方向;道路狀況信息系統,由交通管理中心提供實時的前方道路狀況信息,如堵車、事故等,必要時及時改變行駛路線;車輛防碰系統,包括探測雷達、信息處理系統、駕駛控制系統,控制與其他車輛的距離,在探測到障礙物時及時減速或剎車,并把信息傳給指揮中心和其他車輛;緊急報警系統,如果出了事故,自動報告指揮中心進行救援;無線通信系統,用于汽車與指揮中心的聯絡;自動駕駛系統,用于控制汽車的點火、改變速度和轉向等。
而車聯網是通過汽車收集、處理并共享大量信息,車與路、車與車、車與城市網絡實現互相聯接,從而實現更智能、更安全的駕駛,物聯網技術向行業化縱深發展的結果,著眼點在減少交通事故、減少交通堵塞、保障交通命脈暢通。從細分領域來看,車聯網應該包括兩部分內容:汽車電子;城市智能交通。相關概念包括交技發展、銀江股份、上海汽車等。
行業趨勢
對于智能汽車給汽車行業帶來的沖擊,業內人士分析了其將給整個汽車行業帶來的趨勢化發展。首先數字化是必然趨勢。汽車100年的技術已經到了臨界點。另外,擁有終端就擁有未來,不擁有終端就不會擁有未來,只是幫別人修路。其次,誰運營號碼誰就是王者。無論是運營商、微信、支付寶、QQ,必須要掌握用戶的號碼,其實某種層面上講,運營商就是號碼運營商,因此對于車廠來講一定要把手機號碼、車機號碼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三,入口為王。從大哥大一直到今天的手機,我們會看到它的整個形態是滑屏、觸摸+智能系統。今天的車機,大部分也是滑屏、觸摸+智能系統。過去車廠都不準做滑屏,“我們絕對不做觸摸屏”,寶馬、奧迪、沃爾沃、奔馳都這么說,現在推出來的全部帶觸摸屏。而汽車往哪里走?是往無人駕駛、智能城市的方向走。
信達證券認為,未來5-10年智能汽車或進入普及開始期,行業關注度將不斷提升。汽車產業的未來格局因智能化因素也將會發生根本性變革,汽車企業將更具有科技型企業的特征。另外,車聯網的應用普及及其商業化進程要快于智能汽車,同時相比乘用車,商用車的車聯網商業化基因和訴求更濃。
信達證券同時表示,中短期,相關的上市公司可關注,如上汽集團、福田汽車、榮之聯、四維圖新、海格通信等。中長期,對投資機會和公司選擇的思考:智能汽車及車聯網發展進程的方式,行業格局的變動,企業競爭優勢的轉化和判定等,都將影響對包括傳統汽車企業在內的所有參與主體的投資價值的把握。
從A股市場上智能汽車概念個股來看,啟明信息、天澤信息之前的接連漲停,顯示投資者對智能汽車概念的高度關注。四維圖新正在向車聯網領域發展,公司與長城汽車合作的車載前裝信息服務平臺,已獲得發改委專項基金4000萬元的財政資助;榮之聯透過收購車網互聯切入車聯網,提供車載信息采集終端、軟件平臺、運營服務等。
風險并存
對于智能汽車的前景,很多人覺得很美,但有關專家提醒,一旦走進去,或許就會發現風險很大。第一個風險便是架構。一個硬件必須要不斷升級,用戶體驗都要想得很好。用戶在不同設備端、不同使用環境對不同東西的選擇都要很快速地找到答案。概括來講,技術架構不應該是蓋房子,今天流行娛樂就做娛樂、明天流行安防就做安防,后天流行智能就做智能。車賣出去,三年、五年,第二批車出來,就代表著用戶無法延續性地使用服務。所以要求企業能根據不同競爭情況想出不同的對策。
第二個風險是整合能力。為什么有的車造的好、有的車造的不好。這和整合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把一些技術引進來,不整合好的話,企業后面的路會比較難走。此外這里涉及的技術領域也非常多,自己又做通訊運營、語音、又做地圖的話,對于一個公司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
此外還有用戶需求。企業要很詳盡地去規劃和考慮每個用戶在不同情況之下需要些什么內容,比如下雨時聽什么音樂,堵車時要聽什么音樂,心情不好時要聽什么音樂,等等。如果出來的東西就是一個大而全的,那這種信息對于用戶沒有任何價值。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智能汽車市場為何有這么大的新引力?
“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創業項目,愿意壓上自己所有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今天(3月31日),雷軍的一番動情宣講,讓坊間流傳已久的小米造車最終坐實。小米表示,未來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10年內累計...
04月02日 09:35智能制造網
360也要下場搏一搏智能汽車的風口?
因“3.15”晚會事件多次登上熱搜的360創始人周鴻祎,近期又有了新動向。據第一財經報道,4月19日,周鴻祎低調現身2021上海國際車展哪吒汽車展臺。一位哪吒汽車內部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360方面與哪吒汽車接觸已有兩月之...
04月27日 12:08有牛財經
首批6城試點車城融合發展,智能汽車產業越過了一道大坎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確定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一批試點城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早在去年11月份,兩部委就已決定組織開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工作,要...
05月07日 15:06物聯傳媒
豐田推出凱美瑞智能汽車前沿技術
物聯網"概念的興起促使智能化程序在建筑、家居、醫療、汽車等行業加速植入,匯聚了頂尖科技打造的"智能城市"正在向我們靠攏。在智能化呼聲最高的汽車行業,隨著豐田G-Book智能副駕等智能通信技術的相繼進駐,率先掀起了3G時代的"智...
04月24日 14:49華夏物聯網
首批6城試點車城融合發展,智能汽車產業越過了一道大坎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確定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一批試點城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早在去年11月份,兩部委就已決定組織開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工作,要...
05月08日 14:40市大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