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駛來現代有軌電車
1月21日,新津縣召開“現代有軌電車嵌入式軌道系統減震降噪新技術”專家評審會。一旦通過評審,這一國內領先的技術將應用于成都首條現代有軌電車R1線的施工,不僅大幅縮短現場作業工期,還能使運行噪音降到70分貝以內。
“大辮子”電車,對于很多成都人來說并不陌生。上世紀80年代,成都1路、4路等,都采用過這種電車。從巴黎、倫敦、紐約,到國內的北京、上海、沈陽,有軌電車駛出了一條崛起—衰落—復興的軌跡,如今又駛近成都。
冠以“現代”二字的有軌電車,如何區別于“大辮子”和“鐺鐺車”?
現代有軌電車新在哪兒?
雖然仍扎著“大辮子”,但現代有軌電車的“里子”已經脫胎換骨。“較大的運輸能力、較高的運送速度、較小的環境污染、較高的舒適性和服務質量、良好的技術經濟性。”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帥斌如此總結。
從速度上看,傳統有軌電車設計最高時速一般在30公里左右,實際運行速度在10公里/\小時左右,而現代有軌電車的這兩個數字分別能達到70—80公里/小時和30公里/小時;從容量上看,傳統有軌電車車廂容量一般在100人以下,而現代有軌電車在150—300人左右。
實際上,現代有軌電車常常被拿來和其他交通方式橫向比較,“造價大約是地鐵的1/3—1/4,建設周期約為地鐵的1/3;載客量卻遠大于常規公交”,面對這種對比,不少人質疑:為啥不跟地鐵比容量,跟公交比造價?
“構建完善的城市立體交通體系,需要針對不同的客流量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新筑股份設計研究總院院長胡基士解釋,作為運量介于地鐵和公交之間的公交工具,有軌電車最適宜的就是作為中心城區的輔助線和中小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同時,要修建地鐵,審批權在國家發改委,且必須滿足“人口在300萬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1000億元以上”等條件,高門檻讓中小城市望而卻步;而出于道路資源和運營秩序的考慮,公交線路也不宜過長。因此,現代有軌電車在中小城市有良好的適應性。
不過,帥斌并不諱言有軌電車的弱點,“機動性較差、建設工程復雜,同時不利于道路路面結構的整體性和強度,架空線也對城市景觀有一定影響。”
為什么選擇在新津上線?
1月21日,位于新津的成都首條有軌電車示范線R1線部分路段已經開始打圍施工。此前,新津要建設有軌電車的消息甫一傳出,就在當地引發熱烈討論:為什么是新津?線路走向如何?客流量能否支撐?路權如何分配?票價標準怎樣?
這條示范線緣何最終花落新津?
在業界看來,這一選擇來自于新津良好的產業基礎和技術力量。而從現實需求上來說,新津也的確需要這樣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根據目前的規劃,新津現代有軌電車共有6條線路,不僅貫通縣域內部,還與成綿樂客運專線、地鐵1、3、8、14號線以及雙流機場等實現接駁,形成完整的路網系統。
30萬人口的新津,能否支撐這種交通方式?胡基士認為,有軌電車的一個優勢就在于其運能的靈活性強。“根據客流量的大小,我們可以調整車輛編組的長度以及發車密度。”同時,隨著天府新區建設的推進,區域內的人員流動預期會有大幅增長。
建設中的有軌電車,與其他車輛、行人的路權如何分配?“有軌電車采用低地板車,鋼軌與路面平行,因此不影響其他車輛、行人的通過。也就是說,在紅綠燈的控制下,有軌電車與其他其他交通方式共有路權。”胡基士說。
“采用現代有軌電車技術,不僅能有效避免對其他交通方式帶來的影響,而且還能最大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帥斌提到沈陽渾南新區現代有軌電車系統采用的“中央專有路權的綠化軌道”技術,該技術將軌道鋪設于道路中央綠化帶之上,極大的節約了土地資源。
胡基士同時建議,應該在有軌電車上大力應用智能交通系統,“比如,當車輛通過路口時,紅綠燈智能調節為綠燈,提高電車的通行速度和效率。”
相關文章
成都一無人快遞車逆行致堵車:科技便利背后的管理之痛
成都無人快遞車逆行致堵車,引發關注。無人快遞車普及帶來便利,但交通安全和“路權”問題成障礙。事件暴露管理挑戰,需完善法規和技術支持,確保科技便利不影響公共安全。
成都市建海量存儲及智能化數據中心
在成都市信息化辦公室主任劉勇看來,數據的海量集聚是通信樞紐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信息成都”和“智能成都”建設的重要目標和任務。目前我市正在大力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其中將會進行大量的前端信息采集,屆時,爆炸性的數據增長將對數據的...
專家在成都探討物聯網行業標準
物聯網需要盡快制定行業標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來自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中科院、清華大學、思科公司、華為公司等標準組成員單位的30多位專家來到成都,在為期3天的會議中針對安全標準和網絡標準等技術標準進行充分的研討。
工信部聯手成都建物聯網基地
協議另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共同推動成都物聯網應用中心的建設。該中心將立足四川、輻射西南,涉及領域涵蓋交通、食品安全、環保、物流、城市管理、安全監管等。物聯網中心的建設將從基礎產業、核心產業和戰略產業三個層面入手,電子材料關鍵元器件...
成都將建智能電網解決居民繳費難問題
26日上午,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與成都市簽訂《關于2010-2012年加快推進成都堅強智能電網工程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協議規定至2012年,成都將基本建成結構合理、技術先進、運行靈活、安全可靠、經濟高效、各電壓等級協調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