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城管”讓鶴城管理更智能
近日,龍沙區城管局開始嘗試通過智能手機來實現日常管理。他們在城管信息員的手機中安裝一個“移動城管”軟件。有了這個軟件,信息員們能夠實時地向城管指揮中心提交路面上的情況和問題。
信息員王惠晶發現在合意路上一家水果攤門前堆放著各種水果箱,在勸說商家無效的情況下,王惠晶將這個店家亂堆亂放的圖片,通過“移動城管”軟件發到了龍沙區城管指揮中心的系統上。龍沙區城管指揮中心電腦屏幕上立即顯示出了由王惠晶上傳的,內容為“亂堆亂放”的圖片信息。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馬上用對講機呼叫對應的城管中隊。
20分鐘后,記者趕到現場,看到江安中隊中隊長梁魏和城管隊員已驅車來到了合意路上的這家水果商店門前。在與王惠晶確定位置后,梁魏中隊長指揮城管隊員對商家亂堆亂放的紙箱進行清理。
看到自己反映的問題這么迅速的就得以解決,信息員王惠晶非常欣慰。“原來碰到這種情況,我們先上社區反映情況,社區跟街道溝通,街道跟城管局溝通,現在不用,我們直接把照片拍完后,發到城管局,就能處理,比以前省略了繁瑣的手續,以前上報街道,街道再溝通得一天時間,現在只半個多小時。”
自去年末,龍沙城管啟動“數字城管”指揮中心后,實現了對轄區6個街道760多個網格的全天候實時監控。龍沙區城管局局長魏培強介紹,自從引入“數字城管”,推進“四級網格”機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發現問題解決率達到100%。
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如何讓城市管理變得高效、便捷呢?“智慧城市”已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和城市發展追求的目標。它通過各種數字化、智能化的手段,使得現代城市運作更為安全、更為便捷、更為高效、更為人性。據了解,我市也在嘗試通過各種數字化的手段向“智慧型城管”邁進。
多渠道建設信息平臺
利用信息化的資源、數據、平臺整合,是“智慧城管”的有效路徑。克山縣城管局在去年借助道路升級改造的契機,通過對公安“天眼工程”的監控探頭整合利用,在城市管理指揮中心的視頻監控室里,對全縣街路情況做到“一目了然”。
克山縣城管局局長梁鑫介紹,“智慧城管”讓執法更方便,力度大。結合原來的城市“天眼工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城管成立指揮中心之后,把12319熱線綜合到一起,將給排水、規劃住建、園林、城管都綜合到12319熱線,“我們在6個社區有159個信息員,收集每一個網格的信息,發現問題及時和網格長聯系。并可以溝通12319熱線平臺,誰的管片,誰處理,每個程序都有記錄,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機制。有些臟亂差、發現不及時的問題,現在很快就能解決,效果非常好。”
據了解,目前建華區和鐵鋒區也安裝了數字城管系統,現處于試運行階段。訥河市投入3000萬,富裕縣投入1400萬,正在建設數字化城管模式。各縣(市)區已經全面實行了城管四級網絡建設,逐步完善了機構建制,街道成立了城管辦并有城管隊員派駐,社區也都合理劃分了網格并配有信息員。各縣(市)區同時還利用各種電子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應對速度和水平。
市城管局常務副局長李長國介紹,經過一段的工作努力,“數字城管”收到了很好效果,一個是城管的網格體系順暢了,一層對一層的機制健全了;第二從網格體制看,政府管理變為社區的網格管理,實行了信息員工作機制,城管的執法程序下沉到社區。這樣做到了城管工作至上而下,信息反饋制度健全了;第三從總體看,全社會重視城管,關心城管,支持城管,呵護城管的社會輿論取得了很好效果。
“數字城管”使我市的城市管理工作由粗放式、突擊式和生硬式逐步向主動型、精細型、服務型轉變,今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元素,應用到我們的城市管理中來,讓我們的城市管理不僅公開、透明,而且更加“智能”。
相關文章
邢臺“數字城管”實現城市管理無縫監管
昨日上午10時22分,“數字城管”監督員巡查到市泉南大街與興達路交叉口時發現,一污水井蓋破損,給市民出行帶來安全隱患。他隨即將情況上報給數字城管監督指揮中心。經過中心調度,市政維護人員迅速趕到現場,更換新井蓋。
數字政通:以數字城管布局大智慧城市
數字政通(300075)發布2013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4.3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053.64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