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電應“靜”下來等消費者
每年3月份,都是各個家電廠商開年新品發布的密集期。今年3月份,大批照例洶涌而來:電視、冰箱、洗衣機……正如一名業內人士所說,“如果沒有智能家電產品,都不好意思開新品發布會”。
然而,到底什么是智能家電?當企業熱衷于市場開發、新品發布的時候,消費者對智能家電的認知又有多少?他們理解智能家電嗎?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消費者對智能家電的理解普遍模糊,多數人甚至不能完全識別智能家電具有的特征。
數據:五成消費者 對智能家電認知少
作為近年來最為時髦的詞語,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只有極少數消費者表示從未聽說過智能家電。然而當記者繼續問起智能家電到底是什么時,上網、手機控制成為了消費者最為普遍的答案。
據奧維咨詢(AVC)近期發布的一項調研數據顯示,49.5%的受訪者表示聽說過智能家電但不了解。而針對“消費者認為智能家電應具備哪些特征”這一問題,有77.8%的消費者認為,智能家電應具備節能環保功能;72.2%的消費者認為應有語音、手勢控制功能;66.0%的消費者認為,手機遠程遙控是其必備功能。
從上面的結果不難看出,消費者對智能家電智能化特征的認知和需求,還局限于節能環保、便攜操作這兩大特征上,而對于智能家電最核心的模擬人操作、自動監測環境變化等功能的認識度相對偏低。
追訪:相比智能化 消費者更重實用性
進入3月份,TCL、海爾、長虹、美的、小天鵝紛紛公布了自己的智能化家電策劃和相關產品。其中,小天鵝i智能精準投放洗衣機,可以幫消費者準確拿捏洗衣液的使用量,甚至能將誤差鎖定到±1ml內。
而長虹旗下品牌美菱的一款智能冰箱,則內置攝像頭,能夠識別用戶在冰箱中放置了什么食物并管理食物保鮮期。此外,美的在所有空調新品中應用物聯網技術,讓空調變成聯網的智能終端設備。
這一切聽起來都是那么“高大上”,既細心又貼心。然而近日來記者采訪多名消費者,發現他們需要的只是最基本又單純的功能,“冰箱保鮮怎么樣?節能程度如何?洗衣機噪音大不大,價格怎么樣?”這些都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
當然,消費者并不排斥廠家帶來的其他附加功能,他們接受這些智能化功能時只有一個前提:簡單易用。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普通用戶不是專家,需要用最簡單的方式讓用戶去接受,研發企業要改進很多工藝,攻克很多技術難關來將安裝變得傻瓜化。
業內:智能化普及 應以用戶需求為目標
目前,某科技網站就智能化家電使用的問題,進行了一項線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7成消費者在生活中沒有使用過智能家電。
對此,一名家電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數字在體現消費者對智能家電認知度不高的同時,也暗含著未來智能家電市場的前景。但是,如何讓消費者自然而然地接受智能家電,讓市場迅速成長,對于廠家來說還急不得,仍需時日去讓消費者接受。
有業內人士認為,消費者對智能家電的理解模糊,主要是由于智能家電尚處于發展階段。目前的智能家電所達到的智能化水平,還僅限于如智能電視的語音、手勢控制人機交互、智能空調的自動溫度調節等。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家電最核心之處便是實現了擬人智能——產品可通過預裝的感應器和控制芯片來捕捉和處理信息,為消費者的生活注入科技的基因,“企業要想真正將智能家電普及,最為關鍵的還是應以用戶需求為奮斗目標,而非一味著急地去炒作概念。”
相關文章
越來越人性化的智能家電
CES2014展已經落下帷幕,在此次展覽上的各家廠商,也是推出了各種特色產品:曲面電視、可穿戴設備、3D 打印機以及智能汽車,智能家電等,讓消費者更加期待它們的到來。
智能家電催生新市場 低功耗受寵
智能家電普及之勢已是勢不可擋
2013年,與智慧家電相關的話題不絕于耳,筆者在一月內已經歷了三場主題內容為智能家電的研討會或者發布會。可見智能家電熱度之高,為家電行業的一個聚焦點。
傳感器:智能家電催生新市場 低功耗受青睞
在傳統空調中,溫度傳感器大多只需3枚,現在的變頻空調增加到5至8枚,冰箱行業也同樣如此,都相應增加了傳感器的數量,這就給傳感器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