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遞站實現“自助”寄快件
昨天,第二屆“贏在南京”青年大學生創業大賽進行現場評審,20個創業項目一一“過堂”。記者注意到,這些項目都非常接地氣,著眼于解決我們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問題。
為高樓做防雷“體檢”報告
南京信息工程學院的畢業生周燁帶來的項目是“氣象軟件產品及其產業化”,目前正準備在南京注冊公司。她告訴記者,他們團隊開發的軟件,能為建筑物、名勝古跡等做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報告。
“像紫峰大廈那么高,肯定要考慮被雷擊的風險,我們會根據它的建筑高度、地理位置、環境濕度等綜合因素進行評估,同時以歷史數據為依據,對它做出一些判斷,包括遭雷擊的概率是否可控,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等。”周燁說,氣象部門出具這樣一份報告可能得花1個月左右的時間,借助他們的軟件,只需短短幾個小時。“軟件賣10萬—20萬元,現在我們已經與內蒙古、海南、云南等地氣象部門開展合作,未來還將增添預測雷電風險的功能。”
收寄快遞不用再等快遞員
寄快遞,不用再與快遞員約時間,直接來到智能快遞站內,用儀器掃描一下,就能自動算出快遞件所需要的金額,將快遞放入快遞站的箱子里,刷卡完成付費——這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二學生蔣平帶來的創業項目。蔣平認為,比起市面上目前已有的快遞站,他們的優勢在于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我們通過頻率掃描更加精確。有的快遞站由于不知道市民郵寄的是什么物品,需要將快遞拆開,確認之后再包裝。但是我們的儀器可以掃描出里面的物件,這樣就避免了很多人工操作。而且,它同時也具有快件暫存功能。”
“根據我們的市場調查,現在很多快遞中轉站在中后期可能需要大量資金去維護,但我們的快遞站維護成本很低。根據測算,維護費用可以低于其他中轉站50%。”蔣平說,他已經與快遞公司洽談,有公司表示出了合作意向。
根據客戶需求制作獨一無二的歌曲
想要有一首屬于自己的歌,卻苦于不會創作?南京郵電大學畢業生曹翟和他的團隊看中了這一市場,他們帶來的項目是“原創歌曲私人定制工坊”。
“用戶可以通過網站或者是手機app,填寫我們的表單,上面有對于原創歌曲的各項要求,我們根據要求定制。然后給用戶聽,不滿意可以重新寫,直到客戶滿意為止。”團隊成員之一李心一介紹,“目前用戶體驗反饋都很好。”
據悉,目前曹翟的團隊已在淘寶上開店,并成功接到8單業務,記者看到,現有的4個評價都是好評,且都表示很滿意。
記者了解到,目前報名參賽的創業項目已達200多個,由于大學生報名踴躍,原定于本月底截止的報名時間將延至6月10日,報名網址:南京大學生創業網()。決賽將于10月份舉行,產生一、二、三等獎,獎金分別為3萬、2萬、1萬元。大賽獲獎項目三個月內在南京工商部門注冊落地成立企業的,可按相關政策給予10萬—20萬元一次性資助,特別優秀的項目最高資助額可達50萬元。
相關文章
自助智能快遞箱裝到小區里 業主憑手機驗證碼隨時取件
昨天,家住的園區湖東名湖花園的凌先生開始嘗試用新辦法取快遞——憑借發到手機上的快遞號和密碼,直接到小區18幢架空層的自助式智能快遞箱取件。
智能快遞擬收費 快遞員擔心白忙活
近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在電商推動下逐年高漲,據統計,2015年全國有望達到200億件。因此,派件末端“100米”就成了快遞行業發展的難題,為解決這一難題,2012年底國內很多企業紛紛投入到了智能快遞投遞箱的建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