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物聯網的關鍵是創造共贏產業生態環境
5月23日,由物聯智慧股份有限公司主辦、C114中國通信網承辦的“物聯網連接關鍵技術專場研討會”在深圳隆重舉行。本屆會議邀請到了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景、北京云基地首席顧問郭昕、中興物聯副總經理王志軍等行業專家出席并發表演講,物聯智慧董事長郭啟銘、深圳公司總經理楊健智等公司領導層也集體出席。
楊景上臺做了題為“物聯網市場和產業的發展趨勢”的主題報告。在報告中楊景指出,低價值、碎片化是物聯網發展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這方面可以學習移動互聯網的成功經驗,將物聯網的“物、聯、網”價值發揮出來,共同建立一個多贏的產業新生態。以下是楊景的演講全文:
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 楊景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今天能夠參加我們在春天里,在一個多雨的季節里,在深圳這個關于物聯網的活動。
我叫楊景,來自中國移動研究院,其實我加入中國移動時間也不長,到今天的這個月是四年,我是在2010年回國加入中國移動的。我們主要是從事什么研究呢?我們就是在研究新技術,也就是信息技術,在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怎么影響傳統產業,怎么開拓新市場,怎么建立一個新的生態環境。所以我看到今天會上題目非常好,“推動物聯網發展,共創產業新生態”。其實我們發現,我們要發現新市場一定要建立一個新生態,新生態是什么樣?我們大家都在講物聯網發展目前處在什么樣的狀況,但是我們知道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坐標系,這個坐標系就是我們的移動互聯網。
大家都知道移動互聯網是什么樣的產業,在過去五年中得到了多少發展?那么這個產業有什么樣的特性?我這張圖來自CTRA國際無線通訊聯盟2013年的大會,它首先告訴我們,移動互聯網已經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我們看到這張圖上有六個主要環節,包括第一個大的用戶需求,第二個是做終端的做設備的,第三是做應用的,第四做操作系統,第五是網絡運營商,第六是政府發放政策許可的。這六個環節形成了一個什么樣的關系?形成了一個循環的關系。循環的關系每一個環節都在不斷投資,不斷從發展當中受益。所以它是和我們過去工業品時代是完全不同,過去我們在產業鏈當中是樹樁的,最終終結者是消費者,而在移動互聯網當中消費者成了發展的動力之一。我們經常說我們要把消費者作為中心,但是這個中心達到了什么效果?我們有幾個數字。
第一個在美國,智能終端用了四年時間,就從5%發展到超過50%,在中國的時間更短。我們知道智能終端之前是什么?是山寨機時代,手機200塊錢一個,大家為什么會放棄200塊錢一個的功能手機,而要用5000塊錢的iPhone?這就是因為我們對消費有巨大的刺激力。
同時我們看到,更令我們驚異的是什么?美國原來沒有APP這個環節,因為有了移動互聯網APP變成了一個產業,2012年就達到了100億美元,說最近可以達到200億美元。我們看到我們很多移動互聯網的應用都屬于APP這個產業,這個產業的貢獻非常巨大。
第三個產業是我們大家想不到的,就是我們電信運營商。按理說過去電信運營商說越做寬帶虧的越多,很多人是這個觀點。但是有了移動互聯網,運營商開始做流量經營,而流量經營的結果是什么?是美國運營商在2012年平均每一個用戶投資達到了94美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為什么運營商愿意投這么多錢?因為投什么?投4G網絡,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用的人越來越多,帶寬要求越來越高,應用越來越豐富,所以應用上不斷的追加投資。
我們知道中國移動現在大面積投資4G網絡,也是受到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推動。同時我們看到我們在移動互聯網發展下,我們終端技術取得了極大的進步,我們拿第一代iPhone手機和現在的iPhone5S比一下看看,差了多少。我們現在安卓手機有多強的功能,終端技術、通信技術、軟件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傳感技術都隨著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力,我們大家的手機都有GPS,我們知道現在手機定位能力比五年前手機定位能力強多少,我們地圖功能強到什么地步?都帶動了很多技術的發展。同時移動互聯網原來面向手機現在在擴散,向移動終端、車載、可穿戴設備擴充,整個橫向增加了一大批產業。
最后一點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云計算”,云計算在移動互聯網上起的最大的作用是什么?企業IT的人做企業IT,做互聯網的人做互聯網,作物聯網人的做物聯網,原來分離的產業重新融合,我們現在做企業云、公共云、私有云,最后云計算能夠把這些產業有機的結合起來。所以我們這個產業發展方面推動消費,一方面推動新的產業,最大的是改動了我們現在的技術,我們自己做IT的人都有了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值得我們深思熟慮的。在這個情況下我們看到我們的設備移動性越來越強,我們設備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個情況下我們看到車是物聯網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我們講到車的時候我們發現,移動互聯網已經深度影響了汽車產業,右邊是我今年在CES上我拍了一張福特展臺的照片,這個展臺上大家看到的都是各種各樣的APP,上面是通用的下面是福特的,也就是說汽車已經變成了移動互聯網。
所以說我們可以看到,同時除了讓車載設備能夠像移動互聯網一樣的應用,現在我們看到的有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上路,我們看到蘋果Carplay已經完全把手機帶到車上,特斯拉已經完全按照蘋果模式造車,非常重要的一點。移動互聯網我們的物聯網的技術,已經開始對我們的汽車、交通一系列產業產生根本的影響,這個影響來的非常快,所以說我們可以看到,移動互聯網是我們跳出傳統的工業經濟,什么叫工業經濟?一個手機的過程就是一個工業經濟的過程,它徹底改變了這個環節,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也是我們說信息經濟社會一個重要的特征?
我們如何看待我們現在的物聯網市場?我覺得剛剛我們說了汽車聯網就是物聯網,但是車聯網目前的現狀怎么樣?我們總得來說我們現在看到物聯網市場,大部分是從技術主導的應用。我們很多人是搞技術的,我想把我的技術賣掉,我得把技術在這個地方用,要尋找技術的應用,是我們一個非常典型的技術的思路。
第二個是從企業生產過程出發,我把它延伸,比如說原來我做一個汽車,我正在生產過程當中,把它連上,把生產線連起來,賣掉我就不管了。現在我把車聯網,我可以檢測賣掉以后的車怎么運行,怎么使用,各個部分狀態有什么變化?跟企業一點關系沒有,僅僅是通過移動互聯網連起來。
現在我們是通過政府監管,我們現在兩高的汽車必須裝載設備,政府裝載它就是檢測車有沒有超載,有沒有違法行為。
再下來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以消費者需求來出發做物聯網服務,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關于物聯網的應用,我們在做什么呢?也就是說我們看到技術出發的,企業生產過程出發的,政府監管出發的,還是我們說的以消費者需求出發的,我們做智能加居,智慧家庭,這些應用其實我們在做的是什么?要么有的人在開發物聯網技術,有的人在銷售物聯網的產品,有人在集成物聯網的解決方案。有人在提供物聯網的服務。我們看到就是這四個行當,但是現在是什么現狀?
用幾個字描述,“低價值、碎片化”是我們現在這個產業遇到的最大問題。我們現在物聯網發展到今天,我們其實很多應用都呈現碎片化、孤島化的狀態。它是由什么引起的?其實就是因為我們不是真正從用戶需求角度去考慮物聯網的應用,移動互聯網給我們最大的經驗就是要激發用戶對網絡的需求,用戶能夠不斷增長的對網絡的需要,對應用的需要,不斷增長對智能手機的需要,而我們物聯網沒有做到,所以說有的人從企業出發,有的從政府出發,出發的結果自然是變成了一系列的孤島。這個孤島肯定是低價值的,所以在這個領域里,我們發現我們在講物聯網的時候,我們的物是誰?我們的聯是聯什么?我們的網在哪里?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和移動互聯網相比。
這兩個之間,我們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到底是做了什么物?我們到底是聯了什么?我們有沒有形成網?其實我們現在聯的物很少。聯的功能很差,而網根本沒有形成,它不是一個網。因此怎么形成網?通信是不是網?通信是網。云是不是網?云也是網。在這個里面我們怎么改善這些問題?其實我們可以看,我們大家過去所說的物聯網是M2M,把一個傳感器和一個企業聯起來,和政府聯起來。我剛剛講了,我就是完成一項功能。但是internet Of Everything,它要聯什么?要聯人和物。第一個要聯你的處理過程,所謂的處理過程含義是什么?含義是你的信息要傳達到正確的人,包括機器,包括人,準確的時間記錄我的生產過程和服務過程,每一個人的過程要聯進去。第三個是連接數據,這個數據是干什么的?做決策或者是知識。我們要把處理的過程聯起來,要把知識連接起來。這個時候才叫做internet of everything,它的價值有多大?舉例,保險公司按照你的用量計保險可以產生2450億的價值,把電表聯起來可以產生1050億價值,把交通紅綠燈信號控制聯起來,可以產生1000億美元的價值等等,包括我們房屋的自動化,這些都具有巨大的價值,這些價值是什么價值?是不是我們傳感器的價值?
算不算我們服務平臺的價值?也算。算不算企業的價值?也算。更重要的是,它不是單一的價值,是我們整個社會創造的價值。這些價值包括了什么?它深度的改變了我們人和社會的行為。我們知道移動互聯網,我們現在到哪兒誰都拿手機在看,我們的行為被改變了。我們物聯網有沒有改變誰的行為?
第二個我們要深度改變影響傳統產業的產品和市場。產品比方說汽車,你做的是這樣的汽車,你的功能是這樣的功能,大家買你的什么?要發生一個徹底的改變。大家知道google做了無人駕駛汽車,如果無人駕駛進入汽車市場,我們怎么選擇一個好的無人駕駛汽車,和一個壞的無人駕駛汽車?這里界定就不一樣了,對產品需求也完全不一樣。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它可以改變傳統產業的生產方式一輛汽車,不再是過去的做法,過去的交通運輸,由于有了車聯網也徹底改變,特別是車、物、人聯網之后。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深度影響了生產關系,企業和企業之間是什么關系?傳統企業里面,企業和企業是上下游的關系,制造業的關系。但是我們剛才說了,移動互聯網,萬物聯網過程下,是一個閉環的生態環境,這個環境的生產關系就徹底改變了,客戶關系也被徹底改變了,同時我們深度改變消費者、企業和社會之間的關系。
我們現在存在很多企業,這些企業是因為工業社會所存在的,是為了制造產品而存在的,是為了提供服務而存在的。如果到了移動互聯網的境界,我們的企業應該是個什么樣的形態?我們企業和企業之間是什么關系?企業和消費者之間是什么關系?這個關系就非常大。如果說我們在做物聯網的時候我們能看到這一點我們就知道我們的市場在哪里,我們要建立一個新市場,怎么建立?我們要連接人、要連接物,物里包括家庭、汽車、手機等等,還要連接處理過程,還要連接大量的知識和數據,這個就是我們看到物聯網上他們為我們帶來的這些一切,同時我們還要看到,也深刻的改變了我們自己,我們做信息通訊的這些人,我們自己要革命,我們現在的技術還不能夠滿足他,我們必須要開發大量新的技術,才能夠達到這樣一個境界。
所以我們說了我們要搞清楚,物聯網它最終在改變誰?生成誰?舉例來說車聯網,車聯網是典型的物聯網,它最近幾年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上面列的這些東西,前一段時間大家工人的Telematice,包括車載終端、藍牙打電話、可以發短信,可以知道交通信息,現在很多可以上微信、微博,有的是后裝一個終端比如說pad,我可以把數據采集出來直接發送到網絡上。這個是過去的車聯網,現在已經發展到什么樣?首先在車內,車位有儀表盤、動力總成、車架,安全系統、語音系統全部連接起來,用網絡連接。在車外,我們要和通信網絡聯,要車和車聯,車和銀行聯,車和衛星聯,車和服務設施聯,車和供電部門聯,車還要和消費者聯。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我們車和消費者聯,已經聯了很多。怎么樣做到車和其他部分聯?因為你聯的越多,你的價值越大。所以說我們可以看到,車聯網已經走到一個Telematice,走向V2X,X就是everything,所以我們說車到任何東西的過程就是我們講的萬物聯網的境界。
這個里面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境界是怎么實現的?未來是一個什么樣的發展趨勢?
其實這里面我們要做很深入的探討,在2010年之前,全球的車聯網,就是Telematice,是處在這樣局面,這個局面是什么?當時的車聯網三大功能,第一個導航和信息娛樂,第二車輛跟蹤和緊急救援,第三車況和駕駛狀況的監視。所有車聯網是車廠主導,車廠把這種功能作為一個賣車的賣點賣給大家,我的車是車聯網的我加5000塊錢。但是這種模式走了十年,結果是什么?
一、全世界沒有用戶愿意為它買單;
我車廠買車這個車是聯網的,免費送你兩年,兩年以后要交錢了,一家都不用,沒有人愿意用。按理說兩年免費習慣培養起來了,為什么不用?這有很大的問題。
二、所有這些服務滲透率非常低;
到現在為止,沒有超過20%,全球沒有超過20%。也就是說,大部分人,就是車廠都不愿意在所有車上去安裝這個功能,更不要說大家都愿意去用。
三、所有提供PSP服務的,沒有一家是盈利的,全是靠車廠補貼生存的。
所以說這個產業生態是物聯網嗎?是,它是什么?孤島化的,每個車廠一個孤島。它是碎片化的,它的信息只能用在車廠,沒有別的地方可以使用。所以這十年,我們認為很可能代表了我們物聯網的一個階段。就是所謂孤島化、碎片化。
第二個階段是什么階段?2010年以后。
大家發現,我的車輛可以產生很多的附加價值。第一個價值是誰?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突然一下明白了,如果你的車聯網了,我知道你的駕駛行為。我知道你的駕駛行為,我就可以精確的給你用戶定價。如果你開的多,你的保費就高。你開的少保費低。你是個安全的駕駛員你保費就低,你是不安全的駕駛員你保費就高。所以保險公司發現,我一上這個系統以后,好的保險我就留著,差的我把保險價格漲他們就跑到別的保險公司去。我的用戶全是根本不會發生交通事故的,我給你半價好不好。所以對保險公司的競爭力大大提升,這就變成一個很大的市場。
除了我們剛才講的信息、娛樂、跟蹤、救援外,保險公司取得一個極大的利益點。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交通安全執法,可以用來抓違章的,制止你的違章。同時商業運輸也可以從中間獲得很多利益。但是這些部門,如果是碎片化的來做,依然是保險公司加各插口,所以有一個ODB出來了,一個ODB可以接好幾個插頭。這有一個問題,保險公司發現如果我把我所有用戶行為都采集來,我的IT系統要擴容要花很多錢。這個情況下大家遇到了很多瓶頸,這時候我發現技術上需要一個新的解決方案,這就是云計算。
由于采用云計算后,車廠的功能和保險公司的功能融合起來,而且云計算加APP,等會兒我們會講,徹底改變了我們孤島化和分離化的碎片化的局面。但是這個是不是講到頭了呢?Telematice到頭了。
但是再往下走我們發現,所有做交通安全的都在干一件什么事情?在講安全。安全實際上是我們過去被忽視的一個概念。因為過去溫飽沒有解決,大家不顧交通安全的往外闖。但是經濟發展到今天,安全成為第一話題,我們關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健康、社會保障等等都是安全,安全的需求出來了。因此我們現在國際上叫做V2X,車和車聯網,車和路聯網。根據車和車聯網,可以有效的降低80%的交通事故,我根本不會撞車。那你車跟車聯網的技術,實際上是我們現在必須發展的一個全新的技術。而這個意味著從2015年—2020年,全球會高速發展的這個技術就叫V2X。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作為物聯網,車聯網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某一個企業主導推動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其他企業,其他類型的行業,從他中間獲得價值的階段。第三個階段,是在我們前面的價值極大化的基礎上尋找新市場的階段。所以我們發現安全變成一個全新的市場,這個市場是我們需要把智能汽車、智能交通,云計算,和我們的通信技術,4G通信技術結合在一起的階段,它和我們過去一個企業驅動是完全不一樣的,是要各方共同參與,它的目標是什么?是通過交通安全和效率,通過多方的參與來提升我們車聯網的價值,物聯網它的兩點,第一點一定要找到市場的價值點。第二部分有多方參與,參與的人越多價值越大。
我們看到最近幾年,車聯網的技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我們看一下發生了什么變化?首先是車載信息終端發生了變化。在2011年、2012年時,所有車載終端都是封閉式的系統,到了2013年、2014年都采用APP+云平臺的結構。這個結構我們可以看到手機上的體驗到了汽車上。而且我們剛剛說了,過去車廠的系統要和保險公司聯是非常復雜的,因為你不知道用戶買的是哪一家保險公司的保險,你必須組成一個網狀網把車廠的系統和保險公司系統互聯,我們有了APP就簡單了,我是哪家保險公司我下載哪家保險公司APP,我就全部解決了,大大簡化了,我們提供附庸價值,提升價值的功能,所以APP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構。同時我們看到云計算,語音、人機交互和智能終端的配合,這是非常大的最近幾年的建站。
還有通過所謂PAS平臺,能夠讓公安、車廠、保險各方受益,支持各種各樣的應用,打開了一個基礎。第二個是LTE被普遍使用,被普遍使用出現了很多新功能,大大改善了用戶的體驗。
我們剛才說了車廠出的車載系統過去沒有人愿意買單,但是奧迪今年在北美出的汽車,他配的車載系統是google的三維的導航系統,這個導航系統每個用戶每個月要交30—40美元的費用,竟然它的使用率是90%,大家為什么愿意使用?有人說是不是奧迪車是高檔車?這些人都有錢?不是,關鍵是它滿足了用戶的需求,但是沒有LTE你是做不出來這樣共冷的。所以我們看到,在今年主流車廠已經全線實現了聯網,而且通用、奧迪都采用了4G的聯網,我們不要說3G已經有了已經解決了。第三條非常重要,我們過去汽車產業、交通產業、信息通訊業,做IT、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個人是個人,互相之間沒有聯系,現在發現大家屁股坐在如其,融合了,已經深入進入汽車業、交通業,汽車和交通是非常大的行業。這個行業有什么特點?我們看到google、蘋果及ATNT組織了很多聯盟,另外開源平臺已經出現了,都是在汽車開源,當然有人覺得太危險了,怎么能這樣做?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大大的增強了我們整個汽車從操作系統,到應用系統的競爭力。
然后我們可以看到,它在這個情況下,已經改變了智能汽車的開發路線,也改變了智能交通的開發路線,我們過去做交通的人有一批人專門做智能交通,他們想我手機上看到下一班公共汽車幾點來,我就知道是智能交通。但是現在因為有了物聯網,介入了整個智能交通行業,整個交通變得更加高效更加安全。同時我們看到自適應的交通信號開始出現,同時交通運輸模式也出現了。
第四點我們看到,短程通訊技術,剛才講的V2X技術,現象已經做到什么程度?美國做了兩年的實驗,今年開始要立法所有車都要裝。同時我們看到它提高了安全同時,同時提高了效率。歐盟和日本在做轎車,叫做陸地火車的實驗。也就是說車和車之間聯網以后,前面有一輛車在走,后面全部無人駕駛。它的效率提高到什么地步?一方面是安全,一方面效率大幅度提高。過去車和車之間距離要有150米在高速公路上,否則有可能追尾。車和車聯網以后可以縮小到25米和15米,為什么?因為前面一剎車后面跟著剎車,所以交通效率大幅度提高。
我們的問題是,我們做物聯網的人從中如何獲得價值,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問題,我們經常說,我們要獲得價值,就像學移動互聯網,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們為交通創造的價值,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價值兌現,兌現到所有參加物聯網的企業、個人包括消費者都能夠獲益。同時我們看到產業結構發生變化,我們不要小看一個東西聯盟以后和不聯盟,這個產業變了,我們可以知道自動駕駛是我們過去汽車業研究了十幾二十年的東西,但是自動駕駛出現以后,你發現不是車廠在領導是OEM在領導,這次在CES展覽最大的展臺不是車廠的,大家免費體驗無人駕駛汽車,為什么?因為真正開發不是車廠開發的,是OEM開發的,汽車電子業開發的。汽車電子業開始不認為自己是物聯網,但是現在汽車一聯網就發生改變了。
第二汽車供應扁平化了,第三汽車制造開放了,第四汽車設計開放了,大家看到了特斯拉,特斯拉顛覆了過去汽車產業的模式,過去汽車產業是從上往下走,現在是以消費者為主。特斯拉平臺已經有兩款車完全獨立設計的在歐洲出現,車變成了什么?變成了一堆零件,你在電腦上設計你要的車,你要左方向就左方向,你要跑車就跑車,家用車就給你家用車。我們想象特斯拉平臺加上3D打印,我們自己可以每個人在家里做一輛車,當然要有專業設計師為你設計。就像我們可以做非常個性的衣服,一定要找專業的設計師,絕對我們自己在家做不到,但是當然我們以后在網絡上就會出現這樣的設計師。
這個當中一個最重要的點,是產業的融合,產業改變了自己的路徑。過去做交通的人是悶頭開發自己的交通控制軟件,過去做汽車的人,是自己在這兒開發主動的安全、被動的安全、自動跟車,環境檢測等等這些工作,過去做保險的人就是想賣一張保單賺保費。但是因為信息通訊業介入,就出現了車聯網,車聯網以后它推動了幾個產業的融合,這個融合最大的意義在哪里?在交通上,汽車上。汽車本身造成了新的形態,交通出現了新的形態,這個新的形態的駕駛可以用簡單的一句話來說,我們現在做交通的人,不管你單車,不管你汽車性能,他把你汽車看成是一個流,這個流的結果是,它的模型都是以那時均衡,那時均衡就是各方博弈,沒有一方獲益的,如果車聯網了,信息對稱了,信息對稱以后是我們追求產業發展,企業發展最最重要的概念。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旦車聯網以后可以取得巨大的進步,所以我們現在車聯網,目的是要實現它的社會和經濟價值變現,把它變成錢,變成價值。這個里面我們一定要解決固有的矛盾,創新產品,解決傳統市場的矛盾,要去建立新市場,要解決跨域多邊系列的復雜性,建立新價值。我們知道越多變價值越多,但是越多變復雜性越高,我們怎么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核心就是要做成閉環,做成控制,而這個控制有三個方向去考慮物聯網的價值。
一、我有更豐富的傳感;
二、有更深入的挖掘;
三、更多方的擴散。
所以我們講了三個緯度去實現價值的擴大化,我們做任何物聯網,做家居,做汽車都應該遵循這樣的路線。而這個路線最本身一條,要把我們過去3G不同的人攪合在一起,做物聯網的人,M2M的人,做移動互聯網的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還有做企業IT的人,我們過去這幾方面的人是分開的,在一個公司里面都屬于不同的部門,就在我們移動我們有所謂消費者服務,有所謂政企服務,有不同產品面對不同人,我們要整合起來,這個環境要解決物聯網面對不同的點,物聯網面對各種各樣的終端,你怎么樣在各種各樣終端在一個網絡上生存?物聯網還有一條,它有非常復雜的企業環境,你面臨不同的企業,他們有不同的需求,同一個行業的企業也要互相競爭,通過什么樣的平臺能夠滿足他們的競爭,讓他們可以可持續的發展。
我們講蘋果就造了這樣一個平臺,但是只是一個應用平臺,而我們要解決企業的需求,還要解決終端的多樣性的問題。而這個當中,就是我們要做物聯網,做運營商、做虛擬運營商核心能力,這個核心能力體現在什么?體現在我們怎么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滿足企業的需求,滿足政府監管的需求,還要滿足通信業自身發展的需求,但是這四個需求中間,這之間云平臺就具備了非常重要的意義。
很多人問你做物聯網到底要有什么樣的核心能力?我覺得我們有什么樣的核心能力,取決于你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并沒有絕對的核心能力,但是一定要有一個產業環境,這個圖畫的并不是說我們具備什么能力,而是具備什么樣的產業環境,這個產業環境需要什么樣的技術支撐。我們講的網絡和云計算都是我們的核心。
在這個之下我們可以看AT&T的世界,它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未來聯網汽車是AT&T非常重要的市場重點,它看的是一個新市場,過去沒有聯網汽車,我要為聯網汽車做一個新市場。第二要把聯網汽車變成移動的生活。第三點要協同創新,提供解決方案作為手段,不是我AT&T一家做,我跟很多廠商一起做。第四我們要建立商業和技術的跨域多邊關系。剛剛講做交通的人,做汽車的人,做信息技術的人,做物聯網的人,做終端的人怎么能夠跨越的坐在一起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同時這個方案不是說一次性的賣一個產品,要可持續發展,可持續增長的,我們可以看到,它做了一個平臺叫做AT&TJry。
第一個信用卡要有一個平臺,第二個是有一個計費的結果方案,也就是流量管理,要非常精細化把你加到一個最佳計費的屏障。安全、保障以及解決方案。怎么提供安全?怎么提供保障,以及提供解決方案。
還要有語音交互,安全駕駛方案,要把服務分發到每一輛車上,要能夠把它的分管,它的固件能夠動態的在網絡上升級。也就是說每一個應用都是可以下載的,每個固件可以下載的,操作系統也可以更新,應用商店有一大排應用就是蘋果的概念。同時所有企業在上面運行,大家要有一個公共的空間協同。
這個環境由誰參加呢?有通用汽車、特斯拉、日產,Red Bend,愛立信,還有流媒體,還有云技術提供私有云、公有云管理和互聯的等等這些。整個這么多企業在AT&T這個平臺,大家一起開發未來汽車的解決方案。注意不是功能,我今天有今天的解決方案,明天可以有明天的解決方案,而AT&T把握這個平臺,讓所有方都能夠參與開發多能夠獲益,還包括用戶。AT&T是一個運營商,引領未來物聯網產業,通過一個協同平臺,讓各方參與,共同開發,共同運營,最后共同獲益一個可持續發展環境,這就對應我們說的移動互聯網,對我們車聯網,對我們互聯網最大的影響是什么?我們可以從這張圖上看出來,也就是說我們為了達到物聯網高速發展的目標,我們必須要很好的學習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經驗,而我們學習經驗的結果是什么?結果就是要建立一個,上面說的產業新生態,所以我也希望我今天的演講,能夠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可以引起思考的內容,也非常希望大家能夠和我們能夠進行進一步的討論和合作,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