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化與智能交通的未來
這幾日,在思考綜合交通信息化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確是個復雜的系統,從鐵路、公路、航運、航空、樞紐到公共交通、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停車系統、物流貨運,大交通的信息化規劃該怎么做?如何確定信息化的發展水平?技術與需求哪個左右了信息化?未來的交通到底是怎么樣的?真期望能有雙慧眼,能夠透過滾滾紅塵看到未來5年,10年,乃至20年的交通世界。
數字化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物聯網,intelligent 和smart有什么區別?看到城市交通論壇上也有關于信息化與智能交通的探討,有的說,前者大于后者,也有反之,各有見地。我也難分仲伯,只是覺得它們都表達了核心的理念,就是讓交通更流暢、讓生活更美好。
分析一下交通信息化與智能交通,有哪些相似和不同呢?
一、相似點
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都有一條主線,那就是數據、信息,從數據的采集、匯聚到處理,應用,每個環節不可少。對智能交通系統來說,這也是其子系統綜合交通信息平臺的主要流程。
二、區別處
從應用領域看,我們理解的智能交通,涉及城市道路網絡層面的比較多,但是,GPS、導航、監控、圖像分析這些技術在航空、水域上都有應用。
我覺得,交通信息化,更廣泛,更大眾化,它涵蓋了鐵路、公路、水路各行各業,更偏重于數字化運營和應用服務軟件。而智能交通,從人、車、路的鏈路看,包含進行數據采集的現場設備,本地及中央的控制設備,當然,更重要的是貫穿這些硬件中的控制軟件及傳輸數據流。
三、回顧過去
上海中心城區經過過去十幾年的ITS建設,已經基本完成了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對外交通的交通信息采集與匯聚。通過環形線圈、視頻、GPS、手機、閘機、公交卡等多種交通信息采集方式,對城市道路交叉口、路段、快速路、高架道路、橋梁隧道、公交車輛、軌道客流、出租車、停車場、樞紐場站等實現了全方位的數據采集。
回顧上海過去10年的智能交通建設,數的起來的大事件有:成立了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涌現了同濟大學、城建院、綜交所、電科智能、交技股份、寶信等一批從事ITS的企事業單位;建設了上海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統一期、二期工程;完成了科技部支撐計劃世博智能交通集成系統,建設了集7種交通運輸方式于一體的虹橋綜合交通[FS:PAGE]樞紐信息化管理系統。
四、 大膽設想
在今后的2010-2020年,上海市在ITS領域會有什么重大的工程呢?現在能看到可能有迪斯尼樂園信息化管理系統,郊區新城(嘉定、青浦、南橋)的智能交通系統建設,還有呢?
RFID的盛行,北斗導航的衛星,電子車牌的軍事化試用,我不知道未來的交通會發生什么樣的變革?
(1) 會不會每輛車都安裝了RFID身份識別標簽,具有電子運營證及電子車牌的功能的OBU,城市交通不再需要用環形線圈來采集流量數據,而是主要安裝路側設備RSU?
(2) 會不會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啟用,大大降低車載導航儀的成本,每輛車在出廠都配備了導航設備,實現動態信息導航,我們再也不需要高架道路上安裝的那些大型可變信息板?所有的板子、龍門架都拆除?
(3) 隨著國民誠信度的提高,個人隱私的尊重以及文明交通素質的加強,我們會不會不再需要那些卡口、電子警察等設備來監督取證?
五、言歸正傳
設想終歸是設想,我還沒有可靠的理論依據和技術發展跟蹤,我試圖從世博園區的城市未來館找到答案,可是也沒有標準。所以,我只能寫下這樣幾行字,籠統的描述下未來的交通信息化發展趨勢:
(1)融合多種信息采集手段,實現交通信息資源化,構建交通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體系。
(2)加強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和信息資源平臺。
(3)挖掘多式聯運基礎關聯交通信息,為協同組織、應急管理提供信息服務。
相關文章
交技發展:穩健發展的智能交通集成商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產品銷售等業務,其中公司近三年的業務收入中約90%來自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并在該細分市場上擁有約6%以上的市場份額,常年處于行業的第一梯隊;公...
上海交技公司的智能交通系統集成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業務。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智能交通系統項目的解決方案和集成服務。
蘇州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全國推廣
3月15日起,我市市區實施部分道路機動車“禁左”規定,不少市民對于回家繞行的煩惱不無感慨。祝辰介紹說,這套系統在北美幾個主要城市已經應用,“紐約市采用該原理的系統后,道路通行量提高3倍、通行速度增加2倍,每年可減少200萬小時...
智能交通領域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圖)
視頻分析與識別(video analyzing and recognition)技術指的是使用計算機從視頻中通過計算算法軟件進行運算和分析,提取視頻中的有用信息,完成這一信息提取和理解的一項技術,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計算機對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