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淑敏:三網融合是自然演進的結果
曹淑敏在演講時表示回顧網絡發展,最早出現的是電話話,從最早的模擬電話到程控電話,從固定電話到移動電話,很長的時間都是電話發展史。這個階段特征很有意思,網、業務和終端是一體的,業務就是電話為主,有部分說明數據業務。從業務到網絡,到終端基本上都是以運營商為主體在發展,互聯網大發展改變了這一點,互聯網在1994年在美國走入商用,我們國家1995年引入,在全世界呈現大發展態勢。而且是由于電視網寬帶的發展,才使得互聯網有今天,如果沒有本世紀初寬帶在全球大普及,互聯網絕對不可能有今天發展,因為互聯網不是獨立網,現在是承載在電信網上,下一步三網融合將承載在廣電網上。在互聯網上我們發現應用層面發生很大變化,我們業務部再是電話業務,而是有大量各種各樣業務出現,網頁瀏覽、電子游戲、博客等等出現,這時候電信網也不再是電話網,它寬帶化,承載大量數字業務傳輸。終端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從電話變成了計算機,互聯網發展史更大是計算機發展史,從大型機,小型機,個人電腦,到桌面互聯網,到現在的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是基于規模更大移動用戶群體,現在全球將近50億用戶,中國超過8億。這三要素的變化在應用層面比互聯網更加豐富,在網絡層面主要是基于移動網構建的互聯網,或者是移動互聯網。它的終端又發生很大變化,因為在互聯網時代,終端是以計算機為主,以PC為主,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是手機和PC的融合,我們看到有手機形態的,有更多是手機電腦化,更多是手機具有電腦功能,我們看到智能手機,我們看到iPod平板電話,還有上網本,還有電子閱讀器等等。就是出現越來越多的終端。
三網融合帶來的首先一個是在終端側引入電視機概念,過去是手機和計算機結合,到三網融合階段,電視機作為以視頻業務和單向看為主的形態,加入到和計算機、手機繼續融合和結合。我們網絡也發生很多變化,網絡過去是在電信網絡基礎上,不管是固定還是移動,在發展互聯網,到三網融合階段,廣電網也成為互聯網一個承載網絡,所以網絡側也發生很大變化。在應用層面也發生一些變化,過去應用是以互聯網應用為主,加上傳統電信業務,三網融合階段更多以視頻為特征大量業務會進入到網絡。在三網融合階段,它實際上是一個自然演進的結果,應用層面更加豐富,網絡層面承載更多,終端側更豐富變化。物聯網仍然是這樣,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拓展和深化,在應用層面看到各個行業的結合,在網絡層面可以各個方面的融合,在終端側上跟誰結合就是[FS:PAGE]變成某種應用,智能電網就是和智能電網的結合,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等,不管物聯網哪種應用都離不開通訊模塊和計算能力,再加上那個領域應用對應的終端。
最后,曹淑敏認為最主要的公用就是帶動寬帶加速發展,縮短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視頻等內容產業加快發展,互聯網快速發展,改善互聯網企業的發展狀況。并且她還指出三網融合是產業的明顯趨勢,是順及時和產業發展趨勢的,同時也是站在國家戰略高度,兼顧發展與管理,同時也會區分媒體屬性和產業屬性,加強內容與網絡經營和監管分離,最重要的是將會減少和防止重復建設。
相關文章
曹淑敏委員建議加強物聯網頂層設計
自去年溫家寶總理提出“感知中國”以來,各部委、各地方、各企業、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紛紛積極響應。今年全國“兩會”上,物聯網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得以強調,成為一大熱門話題。
三網融合三年拉動投資達到6880億
在2010全球寬帶通信及物聯網高層論壇本次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認為,三網融合將帶動設備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未來三年三網融合會投資消費6880億元,這包括電信網的寬帶升級,廣播電視網的雙向改造還有機頂盒的產業等,...
國家電網空降三網融合
打開國家電網的網站首頁,將看到一條“頭條新聞”:7月2日,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在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電網和通信領域進一步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