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將用無線傳感探測技術防控火災
華夏物聯網訊 浙江省嘉興市將成為全國首個將國際先進的無線傳感探測技術應用到城市火災防控體系中去的城市。筆者從該市南湖區消防大隊獲悉,無線傳感探測技術將應用于月河歷史街區消防安保系統,對街區實行全天候無縫隙監控。
近日,中科院嘉興應用技術研究與轉化中心的專家組走訪月河歷史街區,為無線傳感探測技術應用到月河歷史街區消防安全做了實地調研。“胎”里帶來的消防安全隱患
月河歷史街區緊鄰京杭古運河,位于嘉興市區城北的中心商務區,總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規劃修繕傳統民居建筑8.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億元。在修繕過程中,整個街區工程沿用了原木結構形式,在充分保護歷史街區及歷史建筑風貌的同時埋藏了容易發生火災的隱患,使古建筑具有比較大的火災危險性。由于街區內水網密布,多石拱橋,消防車根本無法深入到景區內部,所以無法借助外部消防力量進行有效的施救。鑒于此,只有加強景區自身消防隊伍建設,才能確保整個歷史街區的消防安全。
南湖區消防大隊和嘉興市嘉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相關領導對此高度重視,雙方多次協商討論景區的消防安全問題。最終,街區建立了自己的水上專職消防隊,在景區內進行24小時巡邏,排查和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雖然月河歷史街區從開放至今,整體消防安全形勢穩定,專職消防隊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依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街區消防問題,亟須從技術角度加以完善。”南湖區消防大隊有關負責人表示,月河歷史街區的消防隱患是“胎”里的毛病,要根治有一定的難度。用無線傳感探測技術加強“技防”
對于街區的消防安全工作,雖然主管單位在“人防”方面不惜血本投入,但受到建筑設計和歷史條件等因素的制約,目前還不能達到全天候無縫隙監控目標,依然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南湖區消防大隊經過多次與月河歷史街區的相關負責人研究討論,決定以科技手段作為重要補充,通過“技防”全面提升整個景區的消防安保水平。南湖區消防大隊與中科院嘉興應用技術研究與轉化中心取得聯系,覺得無線傳感探測技術在景區消防安保方面的應用具有可行性。
專家們在景區及消防部門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實地勘察了整個月河歷史街區的建筑結構和消防安全狀況,并對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與初步解決方案設想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取得了廣泛共識。
據介紹,無線傳感探測[FS:PAGE]技術作為安全監控手段之一,早就廣泛運用于軍事領域,經過不斷發展,目前已經在公共交通、航空航天、農業生產、重大活動安保等民用行業領域及活動中得以成功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專家表示,無線傳感探測技術通過與固定消防設施、火災自動報警遠程監控系統等專業消防設施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彌補整個景區“人防”技術水平限制和建筑設計等因素的制約,真正實現消防安全全天候無縫隙監控,確保消防安全形勢穩定。
目前,有關各方正就該項技術的具體轉化與運用合作細節進行友好協商,力爭早日付諸實施,為確保這個有著近百年歷史的景區消防安全加上“雙保險”。
相關文章
適應通信的無線傳感網節點設計方案
無線傳感器網絡(WSN)是由大量無處不在的、具有通信與計算能力的微小傳感器節點密集布設在無人值守的監控區域而構成的能夠根據環境自主完成指定任務的智能自治測控網絡系統,可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國防、電力、能源、環境、醫療、災難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