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有望電話處理交通違法
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推出了9項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措施。公安部要求,今后,駕照考試要全部使用指紋、視頻、錄音等監控手段,加強監督;各地要設立平臺,供市民電話選號、處理交通違法;實行4S店代辦新車登記、上牌;在省際公路交界處設立交通違法處理站,方便外地駕駛人處理在本地發生的交通違法。
政策一:要求車輛管理所與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聯網,實現檢測過程全程監控、檢測數據自動傳輸。
政策二:推進駕駛人考試智能監控和評判,加強考試監督制約。車輛管理所進行機動車駕駛人考試要全部使用指紋、視頻、錄音等監控手段,以加強對考試工作的全程監督。
政策三: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手段強化社會服務功能,直轄市、地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設立互聯網和電話服務平臺,可選取機動車號牌號碼、補換領機動車牌證和駕駛證、預約駕駛人考試、信息變更備案、處理交通違法;查詢機動車和駕駛證信息、交通違法情況、交通事故處理情況等。
政策四:實行由汽車品牌專賣店代辦機動車注冊登記,群眾購車后即可現場辦理登記、領取牌證,車輛管理所采取事后審核、歸檔核查和日常巡查等方式進行監督管理。
政策五:深入推進交通管理服務站建設,完善管理功能,規范服務內容,形成布局合理的服務網點,爭取實現城區車駕管服務半徑不超過5公里。
政策六:推進異地交通違法處理和罰款繳納,實現“人性化”執法與管理。推行在省際公路交界處設立交通違法處理站,方便外地駕駛人處理在本地發生的交通違法。
政策七:全面推行交通事故民事損害賠償糾紛調解制度,爭取50%以上的縣(市、區)建立人民調解工作機制。
政策八:整合機動車登記、駕駛證管理、交通違法處理、交通事故處理等信息系統,建立全國統一的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應用系統。
政策九:推進“文明交通行動計劃”深入實施,營造良好社會宣傳氛圍。
記者追訪
部分政策本市已試點推行
昨天,市交管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安部的部分政策,在本市已試點推行。
4S店上牌服務:據了解,本市從2003年6月開始在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推行“一站式購車”服務,實質上就是“車輛帶牌銷售”。目前本市有7家汽車銷售店,可以為車主提供包括上牌在內的一站式服務。交管部門表示,如果所有的4S店全部推廣一站式上牌服務,將涉及驗車在哪、如何與公安局網絡連接等很多問題。所以具體政策還需進一步研究。
電話選號:本市目前已經開始了電話選號試點[FS:PAGE]工作,但采用這種方式選號的市民并不多。
異地交通違法處理:由于各地的交通違法信息還沒有全國聯網,因此,車輛的異地交通違法必須在違法地接受處罰。往往車主離開北京后,才得知自己被非現場處罰,還得回北京接受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