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產業聯盟楊驊:物聯網要發展須先定標準

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
華夏物聯網訊: 10月11日消息,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在2010中國國際通信信息展“ICT中國·2010高層論壇”上表示,社會各界對物聯網都給予極高的期望,但是物聯網應用涉及的環節太多,必須由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并且為避免造成信息流通不流暢的情況出現,物聯網相關標準必須優先制定。
楊驊并指出,物聯網應用會為LTE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從2G到3G、再到LTE,專家提出的數據通信傳輸標準已經高達100兆、甚至更高,“這么高的速率用來干什么,物聯網應用是非常好的結合,有了物聯網應用的拉動,我相信對TD-LTE的后續發展就奠定了非常好的市場空”。
2010中國國際通信信息展10月11日在京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創新引領發展、融合成就未來”,將就三網融合、3G應用、4G前瞻技術開發、物聯網等通信行業熱點展開討論。
做為本屆通信展主題論壇之一的“ICT中國·2010高層論壇”于10月11-12日同期舉行。騰訊科技作為官方指定合作門戶網站對本次論壇進行全方位的視頻、圖文直播和采訪。
以下為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演講的文字實錄:
楊驊:各位專家、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一年一度的ICT中國高層論壇,和大家探討TD的發展。時光先生已經對TD-LTE的發展做了一些觀點的介紹,我想我這邊有些重復的不再重復了,我重點從產業方面如何推進給大家做一個匯報。
我這里主要分兩部分,一個是產業現狀和后續的演進技術發展,再有融合背景下的TD創新。這張圖大家非常熟悉,我們已經用了4到5年的時間,但內容我們在不斷豐富,截止到目前為止,整個產業鏈可以說進一步完善,產業鏈企業已經余百家,目前國際上,國內知名的通信企業基本已經參與到整個產業鏈的開發當中,為整體產業發展做了很好的支撐。從具體的產品化角度講,大家所關心的設備和芯片終端,目前是這樣的現狀,產品從系統商來說已經全面實現系列化發展,大家可以從這兩天的展覽上可以看到,各廠家系列化TD-SCDMA到TD-LTE的產品,UPA產品現在已經開始應用,HSPA+的產品完成了手輪測試,這部分工作還需要完善,現網關鍵指標已經達到2G網絡水平,基于寬帶MCPA技術的TD-SCDMA寬帶RRU,推動TD-SCDMA從產品到網絡再到產品鏈層面的成熟。TD-SCDMA終端芯片已經超過3000萬,這個數字就預示著TD終端芯片已經度過了產業化初期,65nm芯片已經進入終端解決方案階段,隨著大家對芯片的整體推動,芯片有7到8家企業投入到產業化過[FS:PAGE]程中,通過中國移動的市場規模拉動和大家的共同投入,現在芯片整個規模效應已經逐漸開始顯現,芯片價格是大家關心的,目前已經降到了8至10美元的水平,這個價格成本水平已經和其他的技術制式相接近了。
終端也是不斷的豐富,截至10年8月份,我們現在已經有461款終端獲得了TD入網許可證,大大豐富了終端產品。這里尤其需要提到的是投入比較晚的國際品牌的一些終端也陸續開始面市,比如說三星終端這里,已經成了高端終端的主力軍,LG終端也在oPhone里提出系列化產品。摩托終端已經成為高速互聯網接入的主要的終端產品,諾基亞終端,開拓了新的操作系統的領域。索尼愛立信終端也已經開始面市。這里可以看到,國內國外的終端產業力量都已經進入這里,豐富了終端產品。除了前期終端主要的操作系統以外,其他操作系統多樣化發展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動。比如說HTC開發出的基于Android2.2操作系統終端已經面市,機遇Windows mobile6.5操作系統的,這為用戶選擇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終端產品形態不斷拓展,終端成本也在持續下降,所以各種特色化終端不斷的陸續面市,同時成本隨著芯片的下降也在進一步降低。到今年4季度,現在我們已經跨入到了4季度,五、六百元終端以及千元左右的智能終端都已經開始上市,為廣大用戶選擇都提供了非常方便的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剛才時光也講到儀表,儀表確實前期是我們產業比較薄弱的環節,目前網絡的儀表已經得到了全面應用,終端綜測儀已經大量出貨,終端一致性的測試系統現在已經基本完善,現在已經有7到8家企業建立起TD終端一致性測試環境,所以一致性系統開始應用。終端綜測儀升級全面至HSPA,TD-LTE終端綜測儀重大專項全面啟動。
從TD-LTE的產業角度來講,我們聯盟也積極推動了TD-LTE產業發展,在產業發展的初期,我們就注重了吸納更多的國際廠商共同推動TD-LTE的發展,為未來TD-LTE的國際發展奠定一個基礎。所以我們看到,這是目前已經進入到的部分TD-LTE領域里的企業,這里既包括運營商,為TD-LTE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很具體的技術規格的要求,使得廠商研發有了很明確的方向。也有大量的芯片企業、終端企業等等大家共同推動LTE的發展,目前為止,LTE產業雛形已經基本形成,我們也在政府支持下,在大力的推動。現在已經有9家系統廠商完成了第一部分的LTE室內測試,測試指標滿足3GPP和NGMN的具體指標要求,當然這是第一步的,要完全達到商用,產品穩定性和網絡可用性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基于兼容性的考慮,目前許多已經開發了T[FS:PAGE]D-SCDMA產品的廠家,目前紛紛退出基于TD-SCDMA向TD-LTE平滑演進的系統設備,這里我們會具體講到。有些廠商基于FDD的開發經驗,推出了基于FDD-LTE和TD-LTE共平臺融合的產品解決方案,這已經開始進入到測試階段。針對TD-LTE全球化無縫漫游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各系統廠商前期測試集中在2.3到2.4平段,9月份2.6單系統測試已經開始,本月逐步轉入到外場測試當中。這里主要給大家展示系統廠商如何考慮TD-SCDMA和LTE的融合,現在主要系統廠商設備,已經在基站里語流了LTE插板位置,本次中國移動招標就是按寬帶產品的要求進行的,我們希望未來通過這幾輪建設,演進到LTE只進行軟件升級和增加板卡就可以平滑過渡到TD-LTE,所以我們對天線的要求是支持TD-SCDMA也支持LTE頻段,所以現在建設的天線,未來演進的LTE的時候不需要進行新的天饋系統的建設。當然如果未來在3G和4G頻段上有比較大的差別的話,我們可以通過雙RU的方式實現不同頻率的支撐。
在LTE芯片上,現在已經有多家廠家提供了可測試的芯片,像高通、三星、創意等等公司,而且TD-LTE的芯片一致性測試工作也在進行,時光講到有些環節在TD當中起步比較晚,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障礙,TD-LTE發展初期,我們全面考慮了從芯片到測試的各個環節,因此現在在LTE芯片開發過程中,我們同步進行一致性測試,使得開發測試完成的時候,整個芯片滿足適應多系統和多芯片廠家的不同終端業務互通的要求。
標準方面大家也知道,我們已經入選了4G侯選標準,這幾天重慶正在開會議,有人說今年要確定,有人說12年確定,不管怎么說TD-LTE的標準已經完成了技術規范相關工作,等待的ITO正式發布,這期間,我們根據開發的進程,在不斷的完善和提交TD-LTE的更新的版本,使得未來更好的指導LTE產業化工作。
但是TD的發展面臨很多挑戰,通過了十年的過程,艱難的走到了今天,但未來LTE也一樣面臨諸多的挑戰。在技術發展的支持下,移動數據通信的帶寬會持續的增長,LTE除了具備帶寬寬,低時延的能力之外,會以荷重方式帶來差異化應用。怎么進行兼容,這是需要研究的。同時作為高速的寬帶接入技術,LTE雙線部署需要做應用場景需求和網絡建設成本方面取得平衡。商用初期是熱點覆蓋,但后續整個網絡部署和業務推廣模式是什么樣的,這需要下大力氣進行研究。未來移動通信網絡環境和終端必將是多模式共存,相應的產品技術要求妄圖管理和維護、運營,這些也需要先期接入。未來TD-LTE語音方案我們列出了有這么多,當然現在比較主流的是第三種[FS:PAGE],開機的時候在LTE階段,有話音業務的時候回歸到3G或者2G的話音階段,這些問題需要盡快確定具體方案,這樣才有助于研發的順利進行。同時不但TD-LTE,FDD-LTE業面臨多膜設計的挑戰。這么多頻率在同一個終端使用,多膜設計如何實現,兼容性怎么解決,這也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下面講一下融合背景下TD發展的考慮,目前我們通過了多少代或者多少產業發展,我們走到了目前3G網絡大規模建設,物聯網應用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的階段,我們知道每一種新的應用或者新的概念出現,都會帶來新的產業發展和空間,到了現在3G發展和物聯網應用提出的階段,同樣會給整個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溫總理去年8月份視察江蘇明確指出,把傳感系統和3G中的TD-SCDMA技術結合起來,在國家重大專項中加快推廣。我們看物聯網應用和TD契合點在哪里。物聯網應用改變了過去通信的又一個模式,以往通信是人對人的通信,最多已經實現了人對物的通信,但未來物與物的通信將更加廣泛的開始使用。未來物對物里,非常重要的問題是什么呢?是安全機制問題。如果安全機制得不到可靠的保證,你的物流不能由你自己主動的控制,而被黑客控制的話,那對整個市場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另外就是多技術協議的融合,因為未來的物聯網應用的場景將會是多網絡融合下的應用情況,這種情況下,多技術制式的協議的兼容、接口的融合里需要重點進行研究的。
現在中國一動也非常重視物聯網應用,并且已經開展了相關的工作,建立了相關的物聯網的研究基地和相關物聯網數據中心,并且全球首個TD無線城市把物聯網相關很多應用落實到了TD的網絡當中。所以在廈門,已經實現了TD遠程無線監控,為整個城市的管理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在天津移動,創新叫TD醫患通,醫療行業解決了病人檢測、病人監護以及和醫生相互的溝通,這些需要大量人力解決的問題,物聯網應用在醫療系統領域的應用做了很好的探索。在物聯網應用當中,各個行業,比如交通和物流、能源環保、公共安全、教育文化等等方面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們認真的研究,逐一根據行業特點、用戶需求和通信網絡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物聯網的應用。同時對物聯網應用在個人和家庭應用上也會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像智能家具、RFID等等,這方面很多專家做了很好的研究。但做好這樣的應用,對TD整個產業需要進一步的強化并且優化相關的工作,這里首先要結合物與物的特點,優化傳統的通信的模式,優化通信的話務模型,移動性管理、健全加密登記制,加快退出基于TD的物聯網終端,實現[FS:PAGE]人對人、物對物的整個設備實現和整體的思維的轉變。同時我們要實現從單純的管道到管道的,要端到端的應用。同時要充分發揮TD目前網絡的優勢和業務運營的優勢,實現TD與物聯網從網絡融合到業務融合的一步。
這里需要注意的有這幾個方面,首先在一項新生事物當中,物聯網大家都給予了厚望,投入了高度的熱情,但具體物聯網產業和應用的實際的推進當中,我們要逐步的摸索物聯網應用的相關規律,要逐步了解物聯網應用當中通訊網絡,多網絡融合如何進行完成。同時物聯網應用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須由國家制定相關的物聯網發展的法律法規,否則就會出現混亂的局面,促進其促進良性發展而不是依靠單個企業或者單一的產業進行發展,而是需要整個行業或者整個國家的力量共同協調。另外一個方面,我們剛才講到,物聯網應用未來是多網絡融合,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提泛在網的概念,就是多種網絡組合了無所不在的網,來支撐各種需求的人和物、物與物的聯系。要完成這樣的工作,由于它的涉及面非常廣泛,因此標準必須先行,否則會形成信息流通不暢。所以涉及到物聯網應用的方方面面,我們要從標準入手,先來定義標準,這樣產業發展才有可遵循的準則,同時要從惠民角度,如何提出或者率先提出適合人們需求的應用。因此物聯網發展的角度來說,必須要從頂層開始做頂層設計,做全系統的網絡融合的考慮,而不是由單一的一個行業發展一個單一應用,最后大家聯不到一起。接口的標準化需要需要重點進行關注,安全的研究是物聯網良性發展的可靠的保證,但這些方面都有大量的具體的技術基礎性工作需要我們共同推動。
物聯網應用不單是TD乃至后續的LTE發展都提供了廣泛的空間。從2G到3G,從簡單的話音到具備一定速率的數據通信發展,到LTE,專家已經提出的標準是100兆,以后甚至更高,這么高的速率用來干什么,物聯網應用是非常好的結合,有了物聯網應用的拉動,我相信對TD-LTE的后續發展就奠定了非常好的市場空間,所以物聯網應用會為LTE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但這里有很多基礎性工作需要我們共同關注,大家共同努力,完成物聯網應用乃至LTE發展和3G發展的相關不同階段的關鍵問題的解決,這都有賴于我們在座的共同努力。也很感謝各位長期以來一直對于我們TD產業和TD聯盟的關心,在此我代表聯盟對大家表示感謝,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物聯網標準在路上 或明年3月份推出
據外媒報道,美國結構化信息標準發展委員會(OASIS)成立專門的MQTT技術委員會,旨在負責制定基于MQTT技術的物聯網標準協議,該技術委員會將在2014年3月份完成相關的規范工作。
苗圩:加快物聯網標準制定和知識產權工作
8月2日,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部際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在無錫市召開。會議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主持,部際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組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和江蘇省省長李學勇出席會議并講話。
物聯網標準推動產業發展
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兼容相結合,聯合制定我國物聯網標準
張琪教授演講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包括信息化建設必須堅持標準先行,加快制定移動支付的標準勢在必行,有關RFID的制定情況,堅持聯合、加快發展,搶占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