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島”建設帶動電子農務工作的開展
以“智能島”建設帶動電子農務工作的開展
今年八月,海南省在重新修編《“信息智能島”規劃綱要》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海南省“信息智能島”規劃》,該《規劃》更加強化了以信息化支撐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行動節點和主要任務。根據《規劃》,海南省信息智能島建設將圍繞“一個基礎、兩個園區、三個重點、四個體系、五個突破”來展開:
一個基礎,是指建設一個覆蓋全島有線和無線相結合的高速寬帶基礎網絡。
兩個園區,是重點建設海南生態軟件園和三亞創意產業園。
三個重點,是以推進國際旅游島、高效農業和擴大開放三個信息化綜合支撐服務為重點。
四個體系,將建立健全信息化體制和機制保障體系,創新支持產業發展和人才引進的政策保障體系,理順信息化投入和項目運行模式保障體系,完善全社會信息化環境保障體系。
五個突破,即率先在全國實現無線省,高速寬帶無線網絡覆蓋全島;實現“三網融合”,全國省級網絡使用效率最高;光纖入戶率及人均帶寬在各省中名列前茅;率先在全國實現全省旅游業信息化達國際化水平;海南生態軟件園成為國家支持的重要軟件產業基地。在此,本文僅就農業信息服務問題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成效顯著值得發揚
近幾年來,海南省科技廳、農業廳在“科技興農”工作中,做了大量確有影響、深受廣大農民歡迎的好事、實事。主要表現在:
1、農業科技服務110的覆蓋率已占全省農村總人口的95%以上,此舉為全國首創且覆蓋率為全國之冠;
2、農村沼氣實用技術的推廣得到普及,使用率占農村用戶的90%以上,其使用普及程度位居全國之首;
3、率先全國在省農業部門增設了市場信息化處,此舉開全國先河,為全省農民搶占市場先機提供了“準確情報”;
4、率先全國建立建全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并成立了農產品標準化處,專職負責相關安全督導工作;
5、全省的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全省未發現發生過一次(件)禽、畜疫情,維護了“無疫島”的聲譽;
6、建立了全省熱帶水果質量追朔系統和生豬二維碼標識系統,給水果產品和生豬配上了“身份證”,為農產品直接進入超市酒店和出島出品提供了質量保證;
7、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取得了實踐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農民的開支,提高了生產效益;
8、進一步完善了農業信息網絡的布網設點工作,“三農”工作逐步走上了信息化的軌道,農民主動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的意識正在不斷強化[FS:PAGE]。 二、存在問題有待改進
首先,是農業信息不通,造成農產品買賣不暢銷、產業結構調整不到位、就業結構調整不協調的問題影響較大。如果把信息技術廣泛用于廣大農村,將大大改變農民由于信息不靈通而盲目種植、養殖、銷售而造成效益低、產品質量差以及產品品牌跟不上市場的情況。我們現在的農民往往信息不通,不知道該如何去提高產品競爭力,亦不知道該如何收取和發布市場信息等科技手段,如海南的特色產品可以賣到好價錢,同一種產品在大陸的旺銷季節可以選擇市場,可是我們就不知道其中的方式,使大部分利潤都被中間商賺走,農民得到利潤較少的情況屢見不鮮。要改變這種狀況,讓農民了解需要種什么,怎樣去管理,怎樣去了解信息,怎樣去開拓市場,關鍵就是要加快信息化建設。
其次,服務機構編制尚未建全,技術人員缺乏,制約了信息服務工作的廣泛開展。同時,因為資金和技術問題,各村與生產基地、協會組織、農戶個體之間尚未形成網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信息服務的覆蓋率和時效性。
第三,是培訓力度和電腦設備的普及率都還有待加強。目前還有不少農戶確實因為困難而買不起電腦,對集中培訓也不感興趣,遇事只能向別人打聽。這種情況只有依靠信息服務駐點加以改進。
三、著眼全局科學發展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農業電子政務建設。充分利用重大信息化建設工程,結合“智能島”建設項目,重點是建設好延伸到每一個產業基地、協會組織、每一個村(組)的農村信息服務網絡,推進智能化農業生產決策、指揮、管理等支持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二是要建立健全農業生產運行監測系統。建立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生長模擬和專家系統、病蟲害預測預報系統、最佳灌溉咨詢系統和配方施肥咨詢系統等,加強農機生產作業供求對接信息服務,對畜禽業的設施與規模養殖實行全程監控與精準管理。
三是要運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技推廣方式。結合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科技示范園區項目,加快提升農技推廣網功能建設,運用3G技術、傳感器、互聯網等新一代技術,快捷高效地推廣農業農村實用技術。積極推進農業信息化試點示范,普及應用信息技術,增強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輻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優質、精準、高效和生態農業,加快開發多功能、智能化、經濟型農業裝備設施,重點開發信息采集、精準作業、農業遠程數字化和可視化、災害預警等技術。
四是要加快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積極開發應用農業智能管理系統[FS:PAGE],推行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農業生產。建立重大疫情監測及疫病可追溯信息系統,創建原料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應用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質量安全監管信息系統,提升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的質量安全監管能力。
五是要努力打造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在已基本普及“三電合一”的基礎上,把網絡信息建設項目的重點放在市(縣)、鄉(鎮)、村,建設鄉村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信息站,推進信息服務向基層延伸,著力構建市(縣)、鄉(鎮)、村一體化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加強農科服務110中心及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組建專家隊伍,積極開發信息資源,逐步實現面向“三農”的集政策法規、生產技術、市場流通于一體的全方位服務。
六是要加快建立農產品電子交易系統。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和升級,完善農村市場供求信息系統,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搭建電子商務平臺,形成以批發市場、商貿中心、物流調度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為依托的農業電子商務服務系統。讓信息服務網絡延伸到大陸各大、中城市的主要酒店超市、各大農貿市場和東盟各國的農產品集散地。
相關文章
海南“信息智能島”建設時不我待
海南于198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伴隨特區的發展和信息化浪潮的掀起,海南的信息化建設逐步展開。1997年,海南省提出了建設“信息智能島”的發展戰略,本文從海南“信息智能島”發展戰略、信息化的探索與實踐、“十二五”的發展藍圖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