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博:智能交通讓城市血脈噴張
10月16日,上海世博會單日入園參觀人數突破100萬人次;
10月24日,上海世博會參觀總人數突破7000萬人次;
184天,7300萬人次,觀博客流如潮涌一般;
……
開園期間,上海世博會不僅經歷了20余次單日超50萬人次的大客流,還遭遇了百萬人次的超大客流。被網友稱為“超過了世界上80多個國家人口數”的世博客流量對上海市的交通造成了巨大壓力。
面對嚴峻的交通壓力,上海市的交通保障部門始終從容應對、忙而不亂、平穩有序。
近年來,我省的機動車數量迅猛增加,車路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路堵現象。由堵引發亂,由亂增加堵,生出越堵越亂的“怪圈”,其中尤以省城太原市最為突出。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排名中,太原市的交通秩序排名僅為倒數第八。
上海依靠的是什么?我省又有什么可以借鑒?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秘密武器,保障世博交通
世博會客流潮汐性、聚集性較強,對城市交通的沖擊較大,對上海市的交通提出了多重考驗。一方面,上海世博會是一次規模空前、時間超長的大型國際盛會,參觀客流持續增長,交通保障關系到國內外游客能否順暢進入上海,能否順利抵達園區參觀,觀博后能否快速離開園區。此外,更關系到上海全市交通的正常運行,盡可能降低世博會對上海日常交通的影響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上海世博會會期長達半年之久,國內外參觀游客人數達數千萬,而且世博普通日門票并沒有規定入園日期,這意味著世博客流的不可預測性成為世博交通組織者的又一個難題。
上海并沒有現成的經驗方法可以借鑒,解決這道難題成了世博會成功舉辦的關鍵。
上海并沒有讓世人失望。
為保障世博會交通順暢,利用智能交通的理念和技術,上海市研發了國際領先的 “交通綜合信息系統”,在世博會召開期間,對世博客流和全市交通情況做到了“實時、動態”掌握,實現了城市交通的科學化管理,保障了世博會舉辦期間上海市交通的平穩、有序、高效。
“交通綜合信息系統”以其高度的整合性、技術的先進性、機制的創新性,通過有效整合和匯集城市交通信息資源,建立了以交通綜合信息平臺為核心的交通信息資源共享、交換樞紐,為交通保障部門提供了決策參考,有利于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該系統通過先進的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可以動態掌握實時世博客流情況,尤其可以實現監測世博在途客流,包括有多少客流、何時以何種方式前往世博園,信息采集準確率平均高達90%以上,具[FS:PAGE]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成為上海市管理世博交通的“秘密武器”。
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主任江綿康說,“交通綜合信息系統”是上海市交通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經過世博會的“實戰”考驗,這套系統已發揮了3大作用。首先,為道路交通組織提供重要依據,確保世博道路交通順暢。其次,為客運交通組織提供重要依據,保障世博期間公共交通的運力調度。第三,對外提供交通信息服務,通過綜合交通信息發布,促進市內車流、客流的自然均衡。
目前,上海市這套“交通綜合信息系統”已經實現了城市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對外交通和世博交通信息的全覆蓋,并且可以實時發布全市各類交通誘導信息,可謂“天羅地網”保障城市“血脈”暢通。
科技護航,一切盡在掌握
在上海,平時在馬路上開車的人可能并不知道,每行進三四百米就會觸發一個感應線圈,正是這些鋪設在城市道路暗處的小小線圈,向“交通綜合信息系統”傳回了道路擁擠情況的信息。
“根據平均車速在每小時20公里以下、20公里至40公里、40公里以上,在信息平臺的大屏幕上會分別用紅、黃、綠表示道路當前的狀況是阻塞、擁堵,還是暢通。”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副主任何承告訴記者,該系統可以實時處理城市快速路網、外環內地面道路網、外環外高速公路國省干道的道路交通信息,及時反饋公交、地鐵、公共停車場等的當前情況,道路的臨時開挖信息以及專門服務世博的客流和交通信息。
“該系統正試點在高速公路網采用手機信號測速,就是我們會采集車上乘客使用手機與不同手機基站切換信號的速度,根據一個計算機算法,得出高速公路上車輛的即時速度。”何承介紹說,該技術如能推廣,將大大降低信息采集的成本,并且對采集速度的準確率也會相應提高。
目前,上海市已借助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在各交通要道布下“天羅地網”,通過視頻信息和交通狀態信息采集,動態掌握實時世博客流和全市交通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我們馬上通知有關部門采取措施疏導。”何承告訴記者。
在“交通綜合信息系統”的“世博客流”功能窗口記者看到,該系統通過匯總航空、鐵路、陸路等客流信息,統計每日入滬客流。同時通過當天世博預約大巴、軌道交通、世博直達線、世博公交線、園區周邊公交線和世博專用出租車等客流數據的實時采集,推算出當前世博在途客流數量,而且數據每15分鐘更新一次。
“保障大型活動交通,抓住客流動向就像牽住了牛鼻子。搞清楚有多少人來,從哪里來,用什么[FS:PAGE]方式來,就可以根據掌握的準確信息,作為調度決策的依據,就可以科學應對。”江綿康說。
江綿康表示,通過這套自主創新的系統,用最新數據和歷史數據制作成動態圖表,調度指揮部門對客流動向就一目了然,遭遇超大客流也不會慌亂。
此外,世博會召開期間,上海市的交警部門還依托信息平臺開發了“進滬陸路道口流量專題圖”與“世博園區管控區周邊道路流量專題圖”,作為動態科學管理的基礎,令上海世博交通保障“一切盡在掌握”。
“軟硬”兼施,確保暢行無阻
交通保障,首要是硬件設施準備充分。
為了迎接世博會召開,上海市前期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凸顯公交先行的現代化交通系統成為保障參觀者 “暢行世博”的根本保障。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世博會召開前上海公路總里程已超過1.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8公里,城市道路總里程約4400公里;黃浦江上也形成了4橋12隧的便捷越江體系,現代化交通系統已逐漸完備。”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主任黃融說,“上海還建成了運營里程約420公里的國內最大地鐵網絡,全市公交線路總計1147條,運營總長2.3萬公里,公交優先戰略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充分體現,也是世博交通順暢的根本支撐。”
上海世博會交通保障平穩有序,不僅有基礎設施的“硬”保障,更有科學研究、精細管理的“軟”秘訣。
世博會交通協調保障組常務副組長、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局長孫建平分析說,世博開園期間,世博交通對城市交通影響很小,很多上海市民甚至覺得交通狀況比世博前更通暢。“通過科學分析研究,我們共制定了29套交通方案,幾乎把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都預計到了,做到時時都有準備,事事心里有底。”
孫建平透露,世博交通平穩有序,主要有三大秘訣:一是全面打造“集約化”綜合交通網絡。有95%的游客通過地鐵、公交、大巴等“集約化”的公共交通方式觀博,大大減輕了市內交通壓力;二是充分運用“信息化”現代通信技術。強有力的信息支撐系統,不僅對客流進行了準確預判,而且實現了精確調度指揮;三是協同構建 “一體化”指揮調度體系。首創了由33家交通相關機構參加的世博交通協調保障組,實現了園內、外交通,動、靜態交通,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統籌協調,無縫銜接。
相關文章
世博智能機器人海寶的物聯網技術
據介紹,“海寶”機器人集成了多種傳感器信號的采集、多關節運動控制以及人臉檢測、識別、語音識別、定位、導航等多種先進技術,還能通過豐富的面部表情、多變的劉海顏色、結合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和優秀的語言能力,表達它的想法和情緒。
上海世博會構建未來城市夢想
該文是對《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包括南市發電廠在內的四家重污染老廠被搬遷,騰出10.5萬平方米,改建為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展覽用地。其中,電廠主廠房被改造為世博會的主題館之一,即“未來城市館”...
香港創意將“閃亮登場”上海世博會
上海世博會將于5月1日正式開幕,世博會“香港館”和“城市最佳實踐區”20日開始試運營,務求以最佳狀態迎接世博會。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正作最后的準備,希望借上海世博會這一百年難得的機遇,向世界展示香港這一現代化、活力充沛的國際...
交技發展:穩健發展的智能交通集成商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產品銷售等業務,其中公司近三年的業務收入中約90%來自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并在該細分市場上擁有約6%以上的市場份額,常年處于行業的第一梯隊;公...
上海交技公司的智能交通系統集成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業務。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智能交通系統項目的解決方案和集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