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試點
在經歷了“工業城”、“技術城”的時代之后,我們生活的都市將要邁入的,是另一種新型城市——智能城市時代。日本已經正式啟動了在橫濱、豐田、京都和北九州市四個地區的智能城市試點項目。預計在1年多后,千葉的智能城市項目也將建成。
那么,什么是智能城市呢?以美國的奧克蘭為例。去年,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發起的“更智能城市”(Smarter Cities) 項目最終將奧克蘭列入“更智能城市”,原因在于它擁有水力發電、精明增長模式、可充電的停車點、溫室氣體減排等種種優勢。去年該市100%的能源供應均來自可再生能源,還使用了各種創新節能的辦法,比如像使用太陽能驅動的停車計時器等等。而在日本,智能城市項目主要通過大量引入可再生能源與電動汽車,采用清潔能源,對家庭、建筑物和社區實施智能能源管理而實現。
這些聰明的城市有點像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未來城市,人們通過電腦來操控和管理自己的住宅和生活,但整個城市因為采用了太陽能等新型能源而更有效率、更潔凈。人們在出門前可以通過社區管理和交通管理的軟件,查詢到社區中和寓所附近可乘的公用汽車,而城市的管理者則可以通過軟件系統實時查詢整座城市的能源生產和消耗情況,并通過合理的操作管理城市的能源。人們生活的社區不僅是大家活動的區域,更是一個信息交流的中心,你可以通過軟件網絡認識新朋友,并與志同道合的鄰居結伴出游。
當然,建立和推廣智能城市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我看來,新興城市和小城市將是首先接受“只能改造”的試點和范本。在日本,與未來設計中心合作開發智能城市項目、作為試點的柏之葉是個新興城市,地處千葉縣柏市。比起東京這樣的大城市改造項目,新興城市可以減少復雜流程和重建成本。通過未來設計中心的資源整合,在目前的智能城市試點中,各大日本企業都愿意提供他們最頂尖的技術,例如日立負責新型電網的建筑,夏普提供太陽能發電技術,惠普提供網絡機器管理等。這種開發模式,其實可以成為一個模板,被推廣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城市。在我看來,在城市化進程方面,日本和中國有許多相似之處,中國的智能城市建設也可以從小型、新型城市開始。
相關文章
構建云端智能城市的系統是國際化的必由之路
建議市政府在云計算生態建立過程中,參與國際云計算平臺標準,建立深圳市云產業標準的實現平臺,并且要求國內外的科研單位、學術機構和企業共同參與。
2030車聯網不是浮云 成為未來智能城市標志
上周,我們給大家展示了德國正在興起的一種“汽車共享”服務,這種服務可以將汽車的擁有量減少到5/6,解決很多的能源和交通資源問題。
打個電話回家開空調 北部新區打造云端智能城市
昨日,北部新區管委會與市通信管理局及中國電信重慶分公司、中國移動重慶公司、中國聯通重慶分公司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將北部新區打造成“云端智能城市示范區”。
巴黎火車北站部署智能城市家具數字標牌
作為巴黎智能城市家具試驗的一部分,Oxialive在巴黎火車北站前面部署了一根數字標牌柱,這根數字標牌柱名為Manu,由位于法國北部的Oxialive公司聯手LED解決方案供應商Q-Lite 和SSII Atoo共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