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乾:“智慧地球”是掛羊頭賣狗肉
自從2008年IBM公司提出“smart earth”的概念以來,中文媒體開始多出了一個新的詞匯:“智慧地球”。特別是最近一年以來,IBM公司通過路演、論壇、白皮書和網站宣傳等營銷方式,使得“智慧地球”立即成為中文媒體報道的一個熱詞,甚至成為一些政府部門相關文件和規劃的正式用語,相應的政府信息化建設項目也被重新冠以“智慧××”,如以“智慧城市”替代已經沿用多年的“數字城市”。由一個企業提出的概念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風行全國信息化建設領域,這點確實出人意料,難免不讓人感到疑惑進而產生疑慮。
不過,仔細地考察IBM提出“智慧地球”的具體過程并深入研究IBM所發布的相關報告與資料,我們不難發現,“智慧地球”其實是IBM為應對金融危機而提出的市場競爭策略,其中包含著許多不為他人所知道的商業安排及技巧,我們不應輕信更不能簡單地照搬照抄,否則將對我國的IT產業發展以及信息化建設產生重大的影響。
簡要地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IBM“智慧地球”的本質和影響:
首先,“智慧地球”擾亂了當前國家有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方針政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兩化融合”政策。自從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來,“智慧地球”就成為很多學者和媒體討論信息化建設的基本用語,一些人開口“智慧地球”閉口“智慧地球”,再也不去研究和分析作為國家重大戰略的“兩化融合”政策了,好像除了“智慧地球”,信息化建設就沒有別的內容。
“兩化融合”是我國為實現從工業社會走向信息社會而作出的長期戰略部署,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是指導各地方各部門相關工作的指南,必須堅持不懈地努力推進。“兩化融合”被當前鋪天蓋地的“智慧地球”熱潮所淹沒,其發展勢頭讓人不得不有所警惕。
其次,“智慧地球”并非一種重大的技術創新。通常來說,提出一個新的技術口號必須是其能夠帶來新型的技術與應用。但是,從IBM發布的“智慧的地球在中國”白皮書以及其高層人物就此所作的專門闡述來看,我們并沒有發現“智慧地球”包含著多少聞所未聞的或革命性的技術與應用方式,與我們通常所看到的所謂信息化解決方案并沒有多少差別,僅僅是將當前一些熱門的IT概念與各行業應用捆綁在一起而已。用一句俗話來說,IBM不過是在“掛羊頭賣狗肉”。
第三,“智慧地球”僅僅是IBM維持其在中國的壟斷地[FS:PAGE]位、打擊競爭對手的又一策略。2008年以來,經濟危機給大多數國家的政府和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信息化投入成為被縮減的首要對象,這就給象IBM這樣的IT企業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于是,應用新的技術手段、整合并提高現有信息化基礎設施效益、降低成本,就成為IT企業推銷其技術方案的基本方向。實際上,近年來,RFID(射頻身份識別技術)、SOA(面向服務架構)、云計算、SaaS(軟件即服務)、物聯網等IT技術及其應用方式的集中出現都與這種大環境密切相關。
多少年來,IBM一向善于以新思維、新概念引領IT產業的發展方向,對信息化建設發揮風向標的作用。不過,近年來在上述IT技術及其應用方式的創新中,IBM都不怎么占據上風。云計算是目前最受關注也最有現實發展前景的,被業界寄予厚望,認為有可能對軟件技術與產業發展發生重大的影響,但是引領云計算發展的卻是GOOGLE而不是IBM;SOA也是這幾年來發展非常迅速的新技術,日益成為信息化建設的主流技術與方法,然而SOA最初是由Gartner公司提出并發展起來的;RFID作為當前流行的物聯網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已經相對成熟并得到標準化,早已引來各路豪杰爭食,IBM本身難以在此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占據產業發展主導權、掌握市場話語權就成為新形勢下IT超級大鱷IBM的戰略重點,于是乎“智慧地球”應運而生也就不足奇怪了。
不過,“智慧地球”的最大特點僅僅是整合利用當前的各類新型IT技術及其應用方式,如果將其作為一種重大的技術創新去大肆宣傳并進而影響到我國的信息化發展政策,那就未免有點過了。
第四,“智慧地球”本身是個偽概念。從上述的分析,我們已經發現,“智慧地球”本身缺乏核心的科學知識及技術體系,不足以成為一項具有明確科學工具的技術革新和知識體系。另外,“智慧地球”作為一個詞匯,亦讓人不知所措。所謂“智慧”即是人類基于歷史經驗和專業知識所作出的行為優化,是一個社會學的概念,而“地球”能有什么“智慧”可談呢?
“智慧地球”的演進過程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其道理深入淺出,發人深省。當前,面對眾多紛繁復雜并略帶花哨的技術術語,我們尤其不要僅僅是奉行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要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究其背后所隱藏的目的、動機及其后果。當前,對我們來說,以下幾點是至關重要的:
首先,深入研究當前IT技術及信息化領域所出現[FS:PAGE]的各種新技術、新方案,厘清各自優缺點,搞清相互之間的利害關系,尤其要注意這些技術與應用方式對我國未來IT產業與信息化發展的影響。當前,在新聞宣傳以及媒體報道中,尤其強調要以“物聯網”替代“智慧地球”,并將物聯網看作是實現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
其次,加強對國家信息化方針政策的宣傳與貫徹工作,明確IT技術與信息化政策的界限,防止并清理各種以IT技術術語模糊和淡化信息化政策的現象與做法,維護國家信息化戰略部署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在這方面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當前尤其要注意“智慧地球”概念對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戰略與規劃的沖擊,防止個別企業以此為噱頭大肆營銷并壟斷地方政府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從而帶來潛在的影響。可喜的是,這個問題正在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最近工信部李毅中部長在有關會議上就指出,IBM提出的“智慧地球”將威脅國家信息安全,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時,必須提高警惕,不能受制于人。因此,未雨綢繆、防范于未然、消除影響,是當前我國IT市場發展及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問題。
第三,把握新一輪IT新技術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在過去的十多年里,IT技術主要來自美國,具體由美國的幾家跨國公司所把持,我國幾乎沒有技術與標準的話語權,隱含巨大的潛在威脅。當前,新一輪信息技術熱潮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對我國來說,挑戰與機遇并存。從挑戰來看,新一輪信息技術發展并未給市場結構帶來大洗牌的格局,幾家跨國公司仍然占據著優勢地位。從機遇來看,近年來我國在IT產品制造和應用方面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中國制造”讓我們在IT產業鏈條的中下游占據強大優勢,為提升產業結構、促進技術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我國在移動通訊和新一代互聯網領域占據一定的優勢,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保障。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當前的有利地位,搶占機遇,實現我國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業的跨越式發展,是我國產業發展政策的重要內容。
相關文章
高校盲目設置物聯網專業現象批判
:“高校現在引入物聯網專業,是個很大的挑戰”,年初被批準開設物聯網專業的北京科技大學目前正在籌備,北科大電子信息系主任、教材《物聯網現在與未來》一書作者王志良教授將之比作“40年前高校引入計算機專業”,“(物聯網教育)完全是摸...
IBM智慧地球:讓城市更富“智慧”
當今世界,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資源日益短缺;另一方面,從居住到出行,從工作到娛樂,人們要求越來越高的生活質量。這兩者都是城市成長難以解決的煩惱。怎樣解決問題?這就要求人們在規劃和建設城市時必須改變思路
IBM將在巴西成立“智慧地球”研究實驗室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簡稱IBM)表示,將與巴西政府開展合作,在該國成立一個研究實驗室。
智慧地球時代測繪地理信息學的新使命
2009年IBM公司首席執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這一概念,11月,溫家寶總理發表了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要著力突破傳感網、物聯網關鍵技術,及早部署后IP時代相關技術研發,使信息網絡產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邁向信...
工信部關注IBM智慧地球概念炒作與信息安全
工信部已經關注到近期中國信息化建設正陷入的新一輪概念炒作中,并對IBM炒作概念的做法有了警惕。IBM的“智慧地球”戰略在信息安全等領域引起國家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部分專家甚至相關部委正在重估它在一些地方城市的部分項目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