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淑敏:智慧廣州條件成熟 關鍵在于突破體制機制
曹淑敏以“城市的神經系統”來形容智慧城市,指出其實質上是信息技術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化應用。她認為,廣州具備了向信息社會轉型的基礎和條件,最關鍵在于突破體制機制而不在于技術……
“所有的東西都在聯網,進而海量應用,信息通信技術變革滲入城市各行各業,切入點正是智慧城市建設。”昨日,廣州市召開第四場全市領導干部新型城市化發展專題學習會,邀請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作“新型城市化中的智慧城市建設”輔導報告。曹淑敏認為,“廣州兩年前提出智慧城市建設,極富前瞻性。”
國內“寬帶不寬”與經濟水平相對應
曹淑敏說,“寬帶中國”建設4G技術的試驗選擇廣州、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廈門作為六大試驗地,廣州是其中重要試點。
“‘寬帶不寬’、‘假寬帶’,這是民間一直以來的質疑,我認為,中國寬帶速度是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曹淑敏指出,到2015年,我國擬實現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5億以上,城市家庭平均寬帶能力為20Mbps以上,農村家庭平均4Mbps以上,并為此致力于今年內可達至使用4M及以上寬帶產品的用戶超過50%,擴大公共熱點區域無線局域網覆蓋規模,進一步推廣和普及寬帶應用,并降低單位帶寬價格。
安裝小小傳感器 助建筑節能30%
“智慧城市實質上是信息技術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化應用”,曹淑敏以“城市的神經系統”來形容。
“日本在大地震后,在建筑物中安裝2萬個傳感器,將建筑內的空調、照明、電源、監控、安全設施等子系統聯網,形成兼容性系統綜合數據并進行智能分析,節約運行電能消耗達30%。”單單一個物聯網應用,就可以廣泛滲透到石化、氣象、運輸、建筑、醫療、環保等社會各行各業,“更別提云計算系統,能將IT能力像水、電等資源運用一樣隨時開關、取用,讓公共服務無處不在了。”曹淑敏笑著說。
應盡快出臺建設智慧廣州的意見
曹淑敏認為,廣州具備了向信息社會轉型的基礎和條件。
她建議,“首先應盡快出臺關于建設智慧廣州的意[FS:PAGE]見”。此外,最初的著眼點仍是基礎設施的建設,“國際公認的智慧社區標準,無一例外都是基礎設施放第一位”。智慧廣州的建設最關鍵在于突破體制機制而不在于技術,要建立起政府引導、市場推動的運作模式,實現跨部門信息資源共享與聯合使用,并以傳感、定位識別等技術啟動,向無止境的智慧城市推進。
相關文章
南北聯動 精品薈萃 助力智慧廣州發展
第十五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第二屆中國(廣州)國際創新博覽會重要活動之一“智慧城市技術成果專場推介會·交易會” 于2012年12月20日在廣州市廣州大廈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由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家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
“智慧廣州”關鍵在培育創新文化
“智慧城市”既是進入后工業化時期城市文明未來發展的新趨勢,也是當前推進城市生產、生活和管理方式創新,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發展方向。如今美國、歐盟、日本、新加坡等都已開始建設“智慧城市”的嘗試,在國內也已...
“智慧廣州”建設的關鍵在培育創新文化
引領未來發展 廣州"五個新"推進智慧廣州建設
開啟新的生活模式,廣州市民有望在智慧的引領下更加幸福地享受生活了。記者從今日(14日)廣州市召開的“廣州建設智慧城市”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廣州將全面實施“智慧廣州”戰略,重點打造新設施、新應用、新產業、新技術和新生活等“五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