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未來發展 廣州"五個新"推進智慧廣州建設

開啟新的生活模式,廣州市民有望在智慧的引領下更加幸福地享受生活了。記者從今日(14日)廣州市召開的“廣州建設智慧城市”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廣州將全面實施“智慧廣州”戰略,重點打造新設施、新應用、新產業、新技術和新生活等“五個新”,推動廣州城市發展模式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廣大市民謀求更大福祉。
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吳奇澤出席了今日的新聞發布會,并向與會媒體詳細介紹廣州市智慧廣州建設的情況,據吳奇澤介紹,廣州市已專門成立了智慧廣州建設領導小組,廣州市市長萬慶良擔任組長,目前,智慧廣州“五個一”示范工程以及智慧設施、智能交通、智慧社區、智慧港口、智慧農村等一批先導工程已穩步推進。
據了解,“智慧城市”是把握世界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大趨勢,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低碳技術引領和驅動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發展轉型升級,形成的新型城市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2010年至2020年,“智慧廣州”將“五個一”示范工程(一頁、一卡、一臺、一庫、一城)為帶動,著力打造“五個新”,即建設一批智慧新設施,推進一批智慧新應用,發展一批智慧新產業,開發一批智慧新技術,創造一個智慧新生活。

智慧廣州堅持以人為本 讓市民生活更美好
在會上記者了解到,“智慧廣州”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導向,圍繞市民需求,從市民的參與性和創造性方面實現市民“智慧”。至2015年,廣州互聯網普及率將達到80%以上,企業平均接入帶寬達到100Mb/s,家庭平均接入帶寬達到30Mb/s,無線局域網接入點突破30萬個。不僅如此,廣州市80%以上的成年居民和企業還將擁有個性化政府服務網頁,擁有相應的云存儲空間,90%以上的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實現全流程在線辦理。
此外,“智慧廣州”工程還將推進智能交通、智慧社保、智慧醫療、智慧教育、食品藥品溯源,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將通過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社區等示范工程以及智能水網、智能環境等,著力為廣州市民營造智慧的生活環境和生態友好型的人居環境。
廣州還將依托“智慧廣州”推動城市管理從傳統模式向智能化模式轉變。廣州將推進“平安城市”、“智慧城管”、“智能交通”和應急管理指揮一體化等系列工程建設,以智能化的管理,改變"粗放式"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提高城市運行效率。
推動經濟發展從拼“汗水”向拼“智慧”轉變
據悉,“智慧廣州”將以新一代信[FS:PAGE]息技術為引擎,推動城市發展從以資源、勞動力和資本為主轉向以技術和知識進步為主,催生基于數據和知識的新產品、新服務、新產業和新市場,發展創新驅動的知識型經濟,推動經濟向高端發展。
新一代信息技術尤其是物聯網技術將成為廣州推動傳統優勢制造業升級改造的主要動力。廣州將大力推進信息化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做大“廣州服務”,推進電子商務、智慧物流和智慧金融,重點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
預計至2015年,實現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超過90%,重點企業網上采購額超過采購總量的80%,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營業收入超過6500億元,其中,電子信息產品營業收入達到3500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3000億元,物聯網相關產業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網絡商都基本建成。同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實現智慧發展、協同進化。
智慧廣州“五個一”示范工程先行先試
據了解,“智慧廣州”建設點多線長面廣,其整體建設采用先行先試,示范帶動的原則,分階段、有步驟開展各項工作。其中,廣州將用五年時間構建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成為“智慧廣東”建設示范城市,2020年,智慧廣州體系基本形成,城市智慧化程度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按照萬市長指示,2011年初,“智慧廣州”啟動了“五個一”示范工程建設,積累經驗后再全面啟動智慧城市建設,目前各項工作正在加緊推進中。
相關文章
“智慧廣州”關鍵在培育創新文化
“智慧城市”既是進入后工業化時期城市文明未來發展的新趨勢,也是當前推進城市生產、生活和管理方式創新,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發展方向。如今美國、歐盟、日本、新加坡等都已開始建設“智慧城市”的嘗試,在國內也已...
“智慧廣州”建設的關鍵在培育創新文化
曹淑敏:智慧廣州條件成熟 關鍵在于突破體制機制
曹淑敏以“城市的神經系統”來形容智慧城市,指出其實質上是信息技術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化應用。她認為,廣州具備了向信息社會轉型的基礎和條件,最關鍵在于突破體制機制而不在于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