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高同慶現場演示“智能交通”
還在擔心交通擁堵,不知走哪條路更便捷順暢?不妨出發前帶上“交通顧問”,隨時隨地查看交通路況。昨天,江蘇省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江蘇公司總經理高同慶現場向記者展示了智能交通的最新軟件產品——“天翼看交通”,“只要一個手機,交通出行,刷卡消費統統都能搞定”。
“路況直播間”搬到你手機上
“天翼看交通”真的能“治堵”?他沒作過多解釋,而是現場演示了一下。“我現在要去新街口大轉盤,那邊堵不堵車?它來告訴你。”說著,高同慶拿起一個5.3英寸屏幕的手機,點開“天翼看交通”這個客戶端,輸入“新街口轉盤”,約兩秒鐘后屏幕上展現出了新街口轉盤的實時路況。記者看到,由東往西方向是紅燈,一排車子停在行車道上;由西向東是綠燈,車子暢通無阻。
“這就相當于把路況直播間‘搬’到了手機上。”高同慶介紹,目前南京有2000多個攝像頭,這意味著在南京可隨時查到路況信息。據悉,今年6月,這一“治堵”軟件產品將在全省推廣,屆時將有15000個攝像頭為其服務。
“交通顧問”隨時推薦最優路線
還在用導航“指揮”出行?out了,現在流行“一鍵導航”。“比如從鐘山賓館到新街口德基廣場,我們來試驗。”高同慶拿出手機,找到了“一鍵導航”,隨后輕輕一按。電話隨即撥通,“您好,請問您要去哪?”“德基廣場,謝謝。”正當記者納悶對方如何判斷用戶所在地時,高同慶手機上發來了路線圖,“GPS可以定位我現在的位置,告訴我怎么走”。
“一鍵導航”還能向用戶推薦最優路線,堪稱名副其實的“交通顧問”。據介紹,這個“交通顧問”背后有一個大平臺,話務員24小時為用戶提供服務。
建議免費提供動態交通信息
其實,如何“治堵”一直都是高同慶關心的問題。今年省兩會,他帶來的建議之一就與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有關。
他表示,江蘇歷經十余年的“智能交通”建設,交通IT環境質量飛速提升,但與一些城市相比仍有差距,比如智能交通信息發布手段單一,無法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需要。
目前,想要使用“天翼看交通”,用戶每個月還需花費幾塊錢。
高同慶希望政府能協調交通主管相關部門,將動態交通信息免費提供給廣大市民,開放便民信息、便民應用數據及系統接口,建[FS:PAGE]立信息共享平臺,為開發交通信息應用提供數據、資金等相關支持。
政務信息平臺要“能云全云”
“我們現在正從‘云沖動’變為‘云實在’。”高同慶說,無錫、常州等地政府部門目前已經“云”起來了,現在這是潮流,“能云全云”。
他表示,政府、企業選擇利用云計算平臺通過網絡將大量硬件、平臺、軟件構成的資源,以按需服務的形式交付給最終用戶,一方面降低信息化建設和運營維護成本,一方面使應用及服務更快、更好地部署,政府提升民生服務、企業最大化集約經營。他建議政府各相關部門可將現有政務信息平臺遷移至云計算平臺中,利用云計算平臺逐步形成以移動互聯網應用為服務形式的面向城市管理、民生民計、電子政務等領域的服務體系。
“三網融合”百姓電視更精彩
目前,江蘇已經有南京、揚州、泰州等8個城市進入國務院三網融合試點城市。高同慶說:“IPTV是三網融合較為典型的應用。江蘇公司投入40多億元,建成世界一流的IPTV平臺。截至2011年底,江蘇的IPTV用戶超過280萬戶,規模居全國第一。”
江蘇IPTV規模領跑全國,其互動性、個性化以及與傳統數字電視的差異化得到了觀眾的認同,活躍度在全國保持領先;用戶日均觀看時長為5小時,用戶觀看主動性大幅度提升,日均點播次數穩定在10次以上。
高同慶建議,江蘇要加大力度、加強扶持,擴大試點的廣度與深度;加強監管、推進合作,豐富三網融合內容與應用。這樣未來江蘇百姓能夠收看到更加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
相關文章
交技發展:穩健發展的智能交通集成商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產品銷售等業務,其中公司近三年的業務收入中約90%來自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并在該細分市場上擁有約6%以上的市場份額,常年處于行業的第一梯隊;公...
上海交技公司的智能交通系統集成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業務。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智能交通系統項目的解決方案和集成服務。
蘇州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全國推廣
3月15日起,我市市區實施部分道路機動車“禁左”規定,不少市民對于回家繞行的煩惱不無感慨。祝辰介紹說,這套系統在北美幾個主要城市已經應用,“紐約市采用該原理的系統后,道路通行量提高3倍、通行速度增加2倍,每年可減少200萬小時...
智能交通領域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圖)
視頻分析與識別(video analyzing and recognition)技術指的是使用計算機從視頻中通過計算算法軟件進行運算和分析,提取視頻中的有用信息,完成這一信息提取和理解的一項技術,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計算機對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