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重點是物、是聯、還是網
[ 導讀 ] 最近,物聯網的概念炒的很熱,但凡能跟物聯網掛上鉤的都火了,包括企業、產品、技術等,例如,二代證普及過后,發展嚴重缺乏動力的RFID產業便借助物聯網的興起而再次煥發出青春。但是,發展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的同時,必須深刻了解物聯網的本質,把握物聯網和核心內容,才
說起物聯網,“懂行”的人都知道這并不是一個嶄新的概念,一直以來,在通信行業都有M2M的概念,甚至有很多成熟的產品和應用,而在很多年前,國際上就有人提出了物聯網或傳感網的概念,還有諸如泛在網絡(Ubiquitous)等類似概念。總體上說,這些概念都強調物與物之間的鏈接與通信。
說起現在聲勢浩大,發展的如火如荼的物聯網,與IBM成功的概念運作分不開,“智慧地球”——多么意念化的概念,把“物聯網”與“智慧”完美集合,給人們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那么,為什么物聯網會與智慧聯系到一起呢?
在科技發展到如此高度的今天,憑借超強的反應速度,以及永不疲倦的工作能力,計算機已經承擔了人們大量的工作,特別是與計算相關的,但是,計算機并不能完全替代人類的工作,而這正是因為計算機缺乏真正的“智能化”,計算機無法像人一樣,不但具備視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等感官,還能對感受到的事物做出判斷,并進行反應。舉個例子,計算機可以看得到,但是它無法完全理解看到的是什么?因此,科技發展的下一個重要階段,就是智能化。那么,如何才能實現智能化呢?其實說起來倒是很簡單,只要具備人一樣的感受周圍事物,以及通過感受形成正確認知的能力。物聯網是解決智能化問題的重要途徑,簡單來理解,物聯網由幾個部分組成,一個是“感”的部分,一個是“知”的部分,再一個是“網”的部分:先通過各類傳感器接收外界信號,然后對信號進行分析和處理,再把各種信號匯聚到網上,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世界的網絡體系。
最近,物聯網的概念炒的很熱,但凡能跟物聯網掛上鉤的都火了,包括企業、產品、技術等,例如,二代證普及過后,發展嚴重缺乏動力的RFID產業便借助物聯網的興起而再次煥發出青春。但是,發展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的同時,必須深刻了解物聯網的本質,把握物聯網和核心內容,才能抓住重點,真正推動技術進步及產業發展。
物聯網的字面意義是指物物相連,有點類似與M2M的概念,單從“物聯網”這個名字當中,我們可以把物聯網的發展分為“物”、“聯”和“網”:“物”是指進行通信或信息交換的個體,如裝配了GPS的汽車、貼有RFID標簽的奧運會盒飯等;“聯”是指個體之間的信息交換手段,涉及到各種信息交換技術,如RFID技術、3G技術、衛星定位技術等;“網”是所有個體聯系起來的網絡。
從技術和發展的情況來看,“物”是物聯網技術應用的載體,如汽車、家電,甚至是城市的交通指示燈等物體,這些物體和產品是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載體,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物聯網應用的不斷深化,理論上說,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成為“物聯網”中的“物”,物聯網無處不在,當然,“物”也就不是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點。“聯”是一種手段,目前大多應用一些比較成熟的技術,如移動通信、無線寬帶,RFID,以及衛星通信等技術,這些技術主要的作用是把物和物鏈接起來,從目前的發展來看,由于“聯”所有相關技術并不獨屬于物聯網,因此這一領域創新的空間并不是很大,主要取決于其他相關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最后,說道“網”,這才是物聯網的本質,物聯網也是一種網,物聯網的核心是網絡的建設和架構,它是物聯網應用的關鍵,如果沒有網,或者網不夠高級、復雜,物聯網的實用性就大打折扣。舉個例子,RFID技術非常成熟,如果把自己家的幾扇門都應用上RFID技術,理論上說,只要相連,也可以叫物聯網,但是這種應用實際意義很小。
其實,不論“智慧地球”還是“感知中國”講的都是比較大的物聯網的概念,包括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庭、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所有這些應用,都是依托于一個龐大的網絡建設,與“網”相關的應用、組網等內容才是物聯網建設的核心,也應該是物聯網發展的重點。許多物聯網廠商都不是核心[FS:PAGE]IC、傳感器,以及應用個體的供應商,這些企業的優勢是應用,而不是產品或成熟的通信技術。舉個例子,IBM并不需要自己做傳感器、CPU,也不需要自己做汽車、空調和攝像頭,他掌握的是物聯網的核心,那就是“網”,也可以說是“應用”。
總之,物聯網的關鍵不是“物”、也不是“聯”,而是“網”,網絡建設和應用才是核心,而其他許多搭物聯網順風車的都是炒作而已,比如說,物聯網里面應用的很多產品與普通產品并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它在“網”上而已。
說起現在聲勢浩大,發展的如火如荼的物聯網,與IBM成功的概念運作分不開,“智慧地球”——多么意念化的概念,把“物聯網”與“智慧”完美集合,給人們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那么,為什么物聯網會與智慧聯系到一起呢?
在科技發展到如此高度的今天,憑借超強的反應速度,以及永不疲倦的工作能力,計算機已經承擔了人們大量的工作,特別是與計算相關的,但是,計算機并不能完全替代人類的工作,而這正是因為計算機缺乏真正的“智能化”,計算機無法像人一樣,不但具備視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等感官,還能對感受到的事物做出判斷,并進行反應。舉個例子,計算機可以看得到,但是它無法完全理解看到的是什么?因此,科技發展的下一個重要階段,就是智能化。那么,如何才能實現智能化呢?其實說起來倒是很簡單,只要具備人一樣的感受周圍事物,以及通過感受形成正確認知的能力。物聯網是解決智能化問題的重要途徑,簡單來理解,物聯網由幾個部分組成,一個是“感”的部分,一個是“知”的部分,再一個是“網”的部分:先通過各類傳感器接收外界信號,然后對信號進行分析和處理,再把各種信號匯聚到網上,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世界的網絡體系。
最近,物聯網的概念炒的很熱,但凡能跟物聯網掛上鉤的都火了,包括企業、產品、技術等,例如,二代證普及過后,發展嚴重缺乏動力的RFID產業便借助物聯網的興起而再次煥發出青春。但是,發展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的同時,必須深刻了解物聯網的本質,把握物聯網和核心內容,才能抓住重點,真正推動技術進步及產業發展。
物聯網的字面意義是指物物相連,有點類似與M2M的概念,單從“物聯網”這個名字當中,我們可以把物聯網的發展分為“物”、“聯”和“網”:“物”是指進行通信或信息交換的個體,如裝配了GPS的汽車、貼有RFID標簽的奧運會盒飯等;“聯”是指個體之間的信息交換手段,涉及到各種信息交換技術,如RFID技術、3G技術、衛星定位技術等;“網”是所有個體聯系起來的網絡。
從技術和發展的情況來看,“物”是物聯網技術應用的載體,如汽車、家電,甚至是城市的交通指示燈等物體,這些物體和產品是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載體,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物聯網應用的不斷深化,理論上說,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成為“物聯網”中的“物”,物聯網無處不在,當然,“物”也就不是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點。“聯”是一種手段,目前大多應用一些比較成熟的技術,如移動通信、無線寬帶,RFID,以及衛星通信等技術,這些技術主要的作用是把物和物鏈接起來,從目前的發展來看,由于“聯”所有相關技術并不獨屬于物聯網,因此這一領域創新的空間并不是很大,主要取決于其他相關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最后,說道“網”,這才是物聯網的本質,物聯網也是一種網,物聯網的核心是網絡的建設和架構,它是物聯網應用的關鍵,如果沒有網,或者網不夠高級、復雜,物聯網的實用性就大打折扣。舉個例子,RFID技術非常成熟,如果把自己家的幾扇門都應用上RFID技術,理論上說,只要相連,也可以叫物聯網,但是這種應用實際意義很小。
其實,不論“智慧地球”還是“感知中國”講的都是比較大的物聯網的概念,包括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庭、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所有這些應用,都是依托于一個龐大的網絡建設,與“網”相關的應用、組網等內容才是物聯網建設的核心,也應該是物聯網發展的重點。許多物聯網廠商都不是核心[FS:PAGE]IC、傳感器,以及應用個體的供應商,這些企業的優勢是應用,而不是產品或成熟的通信技術。舉個例子,IBM并不需要自己做傳感器、CPU,也不需要自己做汽車、空調和攝像頭,他掌握的是物聯網的核心,那就是“網”,也可以說是“應用”。
總之,物聯網的關鍵不是“物”、也不是“聯”,而是“網”,網絡建設和應用才是核心,而其他許多搭物聯網順風車的都是炒作而已,比如說,物聯網里面應用的很多產品與普通產品并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它在“網”上而已。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