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的話題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會的舉辦,讓這一理念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接受。那么,人類將會在未來城市中如何生活?未來的城市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作為世博會論壇的延伸,也作為2010中國(奉化)雪竇山彌勒文化節的主體活動之一,2010年中國未來城市發展峰會16日在浙江奉化溪口隆重舉行。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未來城市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把一次“中國未來城市發展峰會”放到奉化溪口舉辦也很有意義。正在舉辦的上海世博會上,奉化溪口鎮作為“亞洲惟一代表城市”入選“城市未來館”,“全球生態500佳”、“世界十佳和諧鄉村”的奉化滕頭村作為“全球唯一鄉村案例”入選“城市最佳實踐區”,這兩個對外交流平臺再一次擴大了奉化溝通世界的窗口。奉化市長張文杰表示,奉化溪口是亞洲唯一入選2010上海世博會未來城市館案例的代表,溪口將最大限度地體現“全境生態、全域生態、全民生態、全程生態”理念的實力和魅力。
奉化也很會借勢造勢,不失時機地舉辦彌勒文化節,借勢世博,推出以和樂文化為代表的奉化城市名片。歷史與未來,區域與世界,生態保護與工業文明,快生活與慢生活,鄉村與都市,等等話題,均可通過碰撞產生出辯證的火花。
其實,奉化自身的品牌也很具有獨特性,“彌勒圣地、蔣氏故里、名山勝景、陽光海灣”,奉化的這16字主題定位,以及如下目標——構筑以溪口為龍頭,聯合城區和濱海的旅游“金三角”格局,努力把奉化建設成為長三角首選、國內一流、海外知名的休閑人居和旅游度假勝地——可謂得天獨厚。
這次“中國未來城市發展峰會”還向全球發出了《建設生態之城倡議書》。倡議書說,在全球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城市在帶給人類豐富物質文明的同時,也使人類面臨眾多資源、環境問題,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在此背景下,建設生態之城成為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會議發出倡議說,保護環境和維持生態平衡是未來城市發展面臨的巨大的挑戰,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已經是人類的必然選擇。為此,會議倡議在未來城市的發展道路上走”全境生態、全域生態、全民生態、全程生態”可持續之路。
有兩位與會者的演講值得一提。上海世博局主題館部部長章克勤在峰會演講中表示,確保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和諧共存,迎合了未來城市強調環境保護、有效利用資源、低碳節能的概念。積極利用旅游資源、有力開發、利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走健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符合全球對于未來城市化[FS:PAGE]發展趨勢的設想。而同濟大學王偉強教授則在演講中表示,城市應立足于創新、健康、人文、法治的精神,還僅僅停留在高樓大廈、寬闊的馬路、鳥瞰的城市,那將把城市建設帶入一種人為的誤區。考慮到”科技進步、生態環境、城市協作、人文精神”在城市發展的歷史中所扮演的關鍵性作用,未來新興城市的發展將會在”智能城市、生態城市、集群城市、人本城市”等方向上走得更遠。
一次峰會,引出諸多話題,這也是世博會的延伸產品。
相關文章
智能建筑將是未來城市主要構成環節
建設智慧城市的最終目的就是讓生活更加簡單,快捷。它作為現代產業技術集成體,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樓宇自動化,正在智慧城市建設推動下,快速發展。
無人汽車對未來城市智能化意味著什么?
如果你人在灣區,可能會偶然看到Google的無人汽車在101公路上默默的前行,或者自己把自己給停在舊金山的某條街旁。其他汽車大佬,像奧迪、豐田和奔馳也有做無人汽車的計劃,也許不久以后在路上開著車,旁邊就是一輛寶馬牌的無人汽車。
智慧城市是未來城市發展勢不可擋的基本樣式
隨著中國城市化的不斷深入推進,中國的城市進入到一個肌體超負運轉與和畸變發展的階段。高昂的房價和擁堵的交通,看病人多,吃飯人多,停車難,上學難,工作難,上銀行辦事永遠是人滿為患。